多动和冲动密不可分

5.多动和冲动密不可分

显然,多动经常和他的兄弟——冲动一同出现。尽管我们试图在行为层面描述这两种表现,一些科学家却建议我们从更为广泛的层面考虑多动与冲动。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研究者、理论家雅各布·布朗劳斯基提出了人类执行大脑的独特性。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多动症专家拉塞尔·巴克利又重新唤起了大家对布朗劳斯基理论的热情。布朗劳斯基强调,将人类从动物中区分出来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类具备延迟回应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抑制对刺激的反射性反应,可以在接收到刺激信号后给自己时间思考和计划怎么去回应,这种延迟回应的能力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反应与回应的区别在于反应是自动化的、反射性的,而回应是需要执行力参与协调的。延迟回应的价值无须多言,举个例子,想想我们被一个大块头挑衅、被楼下的奇怪声响吓了一跳,或者当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突然发现车里有一只蜜蜂,这时如果我们能深思熟虑而不是冲动行事,结果是不是会更好些。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几乎不间断的刺激,尤其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刺激让人们变得很容易冲动。例如,我们的车闸和方向盘非常敏感,带来的结果就是我们感觉自己可以更快更随意地驾驶,同时还能保证安全。所有的电子设备可以在眨眼之间传送和运用信息。最初好像是我们想要科技产品追上我们思考的速度,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科技开始反过来决定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来思考,我们需要同时注意多少信息?在青年人的流行文化中,你也不难发现这种趋势。你注意到畅销的儿童读物都在追求多媒体效应吗?文字被分成一块一块的,散落在书页的各个角落,花花绿绿的颜色无时不在吸引着孩子的注意。这种图文设计活生生就是“纸上的多动症”——毫无逻辑、片段化、充满过度刺激——也许这正是我们的思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