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

挑战3

你能感受我的痛苦吗?

很多时候,这些儿童的反应是很明显的——说一些有关他们自己或别人的戏剧化的言论。自然,这会令家长们很吃惊。如果一个6岁儿童说她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被生出来”,相信我们会很震惊。很多父母因为孩子戏剧化的语言而为他们寻求治疗,认为这些话表明他们有自杀的想法。但我们忘了,孩子们会从生活中各种渠道频繁地听到这类话语。当儿童感到沮丧,想要造成某种情绪上的影响的时候,他们会利用那些能够制造恐慌的话语,并且很多孩子感到这些令人惊慌的话几乎能够确保吸引父母的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倾向于戏剧化言论,你可能有过以下类似的经历:

你的孩子反应戏剧化吗?

拉塞尔的母亲走进家门,关掉电视,说:“拉塞尔,我告诉过你,做完作业前不要看电视。”拉塞尔吼叫着:“什么?你就是恨我,你为什么不杀了我?我要报警叫警察来抓你。”

尼娜独自坐在她家的后院里哭个不停。尽管奶奶说待在外面很热,尼娜仍然待在那里。坐在六月火辣的阳光下,她几乎要被熔化了。奶奶似乎听到她说“这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然后惊讶地多看了她一眼。

阿方索把他的滑板车举过头顶,很显眼地站在那里。“放下它,”他的父亲喊道。“你认为你能控制我吗?”阿方索答道。“不,但我觉得天黑的时候把你叫进来是对的,”他父亲说。“这不对。我要逃跑,再也不回来了,你的规矩要把我毁灭了。”

这样的挑战看上去是很可怕的。作为大人,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孩子们的感受,即使我们怀疑他们只不过是在说大话,是为了表达悲伤而有意为之的。然而,大多情况下,儿童说的这些戏剧化的语言只是他们情绪的武器,而不是他们的真心话。另外一些情况下可能是因为儿童对自己的强烈情绪有点过度兴奋。情绪敏感的儿童有时会被情绪带动而停不下来。小一点的孩子不停地哭,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现在在哭。你难道没有见过一个小孩被什么东西吓到,安抚之后又一次哭起来吗?强烈的情绪会造成深刻的记忆,有些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平静下来。然而,当人变得情绪过激的时候,其他人最好保持冷静。有时候澄清问题会有帮助。例如,你的女儿哭着说如果你不带她去看13禁电影,她就去死。你有如下方式可以来应对:

女儿:“噢,天呐,为什么总是这样?詹妮尔都能去。”

反应1:“宝贝,不要那么沮丧,我们真的不是不让你看电影,只是我们担心那种电影不适合你看。没必要沮丧,也许我们能找到你喜欢看的另一部电影。那不更好吗?”

反应2:“冷静下来,我们已经说了你不能去看那部电影。你知道,没有人会为了一部电影而埋在沙发里尖叫、哭泣。我们理解你很沮丧,等你冷静下来后,我们再坐下来讨论你的选择。当你准备好冷静谈话的时候告诉我们。”

两种反应都传达了一样的消息,第二种反应更像是提供了激活执行力的技巧。因为它包括了明确的信息,界定了事情的严重程度,并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冷静下来,我们再谈)。

当然,如果一个儿童重复地爆发情绪,或者在耐心、反复的指导下仍不能控制情绪,或者你不确定,那就请咨询专家排除精神失调或导致情绪爆发的其他潜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