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8.情绪管理:自我控制的核心

第九章 技能8.情绪管理:自我控制的核心

情绪管理是大脑执行力的一个主要功能,也是儿童期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情绪调节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情绪调节能力让儿童有信息区处理强烈的情绪唤醒。情绪调节也意味着我们表达的情绪与引起情绪的事件或想法相符合。实际上,情绪调节是一种“损害控制”。也就是说,当有强烈的不愉快情绪时,那些具备“损害控制”能力的孩子可以调节情绪强度,更快速地恢复平静。自我控制不仅是保持良好情绪状态的关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世界地图》(AMap of theW orld)的作者简·汉密尔顿(Jane Hamilton)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儿童早期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对于情绪失控儿童的父母来说可能一点儿都不陌生:

我不会答应我5岁的女儿艾玛的请求——把牛奶放在她的红色塑料杯里,因为那样她就会把牛奶往她的麦片粥里倒……艾玛的尖叫声让水晶花瓶咯咯作响,让我觉得头疼。她拍打着椅子,情绪非常激动。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我没办法安慰她。“艾玛,艾玛,艾玛,”我只能这么喊她。我很希望我能够教会她泰然自若地面对生活中的小波折。有可能我的一个过错会引起一整个早上的连锁反应,一个脾气接着一个脾气,直至我们绝望了才结束。她是个近乎歇斯底里的孩子,泪水总在她的眼眶里打转……我不知道这狂风暴雨的几年我是如何靠着平静而深沉的母爱支撑下来的。我讨厌她在生气时的无理与暴躁。她没有任何理由愤怒。

一个经常发怒、反复无常的孩子会很快地摧毁父母的“效能感”。然而大多数的孩子(和成人)只是偶尔这样,只有少部分的孩子始终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大人一样,失控的情绪状态对孩子来说也是令人恐惧和不利于成长的。

如果太多的心理和身体能量被用来应对情绪爆发,这样的家庭中会出现很多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任何一个生活在艾玛式灾难中的父母都知道让孩子掌握情绪调节能力是很困难的。当儿童被学校劝退,或者青少年从事危险、违法活动时,大家就会意识到情绪失控的严重后果了。这里提到的情绪失控,很可能就是“执行力”不足导致的。

情绪失控不仅意味着情绪过激。有些孩子情绪反应不是过强,而是不足。那些坐着像“超级大懒虫”一样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缺乏兴趣爱好,这让他们的看护人很担心。通常这些孩子的家长希望他们能偶尔活跃一下——变得浮躁,大喊大叫,或者大哭——怎样都可以。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一些孩子会有过激或不足的情绪反应,并且着眼于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合理的情绪反应。尽管对执行力的探究接近尾声,我们还是不得不强调它。帮助孩子调节、管理自己的情绪对于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指远离欲望、延迟满足和稳定的刺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能引导儿童的情绪健康发展,那么无论他们将来遇到怎样的个人挑战和困难,生活都将会更加轻松、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