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是谁?

3.我是谁?

婴儿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脱离母体,并独立存在,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萌芽。虽然我们尽力满足婴儿的需要,但婴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的需要并不总是能被满足。有时候这样的场景对他们来说比较有挑战性——“塔拉,别着急,妈妈会帮你把球滚过来的,但我得先帮你姐姐上厕所。”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意识到人际交往有界限、世界充满了冲突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自我意识帮助儿童认识这些冲突,并在其间寻求自己合理利益的获得(寻求自我利益的获得不是年幼儿童能完成的任务,它常常意味着儿童最根本上的成熟。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做出正确决定,以此来获得合理利益,表现友好,尊重秩序,对不想要的事情说不)。

在探寻“我是谁”的阶段,儿童也开始迈出寻求归属的第一步。当我们更多地认识自己的时候,才有可能去了解我们属于哪里或哪个团体,以及和谁最合得来。执行力可以帮助儿童分析自己和别人的相似之处,以及如何利用相似性这座社会交往的桥梁。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动作学习优势的儿童,可能更多地通过跑步、触摸、操作进行学习,所以在除身体自我意识以外的其他自我意识的发展上会有一些延迟。那些会乱跑乱撞,或运动能力很强的儿童,可能在描述感觉、理解动机、理解自己的动作对他人的影响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另外他们对身体感觉、感官刺激的需要也比较强烈。所以,对于具有动作学习优势的儿童,你可能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才能使他们更少地闯祸,和他人保持健康的人际关系。

你的孩子是一个忙碌的小蜜蜂吗?

具有动作优势的儿童通常非常活泼好动,常在自我意识和社交技能的发展上落后于同龄儿童。如果一个小孩拥有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动作协调,活力四射,他很可能会通过运动来表达自己。比如他会在成功完成一件事情后来一个空翻,或在不知道如何和一个人聊天搭讪的时候跑个四分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我们生来就只可能具有某一些方面的特长,不可能在哪方面都具有优秀(我现在都还不会空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