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标的生活

有目标的生活

有时候我们很难知道是谁在驱动着“效率列车”前进。最近一期《时代》杂志上有篇文章《目标驱动夏令营》,重点突出了夏令营是如何为孩子们做出转变的。那几天,夏令营会模拟商业行为,而不再是让孩子们围在篝火旁,参加射箭比赛或者游泳到天黑。夏令营能让孩子们体验各种事情,从提升使用计算机的技巧、学习如何做一名好莱坞替身演员到成为一名秘密特工——完全没问题!毫无疑问,很多孩子会爱上这样的夏令营活动。然而,我们需要停下来考虑一下这种特殊的夏令营所隐含的信息——聚焦性地、目标导向地并且非常认真地考虑了孩子的兴趣。

正如我们所期望的,这些公认的核心价值观已经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和大家一样,我也发现与二三十年前的孩子们相比,现在的孩子们需要做更多的家庭作业。这种变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家庭而言。在许多家庭中,人们都比较重视亲子家庭作业时间,而且将其像晚餐和其他家庭活动一样排上日程。

最近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2005年,年龄在6~17岁的孩子比1981—1982年期间的同龄人在学校多花大约23%的时间,学习时间大概增加了51%。这让我想到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儿童们现在的生活——“一天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在我们关于能力的讨论逐步深入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不仅在讨论这些贯穿整个儿童时期的能力,我们也重点考虑了这个时代对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对能力的理解和要求也因背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出生地、社会经济地位甚至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家长对孩子的能力期望。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在最好的学校面临的成绩排名和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定程度上这也能显示出家长和孩子的能力值。特殊需要的孩子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也感受到了同龄人的发展势头,并将自己与有其他特殊需要的同伴进行比较。当我们考虑到能力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对孩子的能力持有一种合理的期望,帮助孩子尽可能地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