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潜能

教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潜能

由于儿童大脑具备可塑性,我们可以说执行力和相关认知能力不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那些平时沟通较多,并且具备丰富词汇家庭的孩子往往比那些较少语言熏陶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学习语言方面的技能。或者可以说,如果在儿童成长的家庭里,交谈中经常培养孩子的联想、计划和组织等日常生活技能,鼓励反思,那么这些经历无疑会在他/她的思维上留下印记。

一份来源于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中心以700名一年级学生为样本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学前阶段,母亲的敏感性与环境刺激的丰富性能够有效预测小学开始阶段儿童的记忆和注意力水平。这一调查同样显示,尽管托幼机构和学校环境对于发展执行控制力很重要,但是两者在预测儿童学业成就上都没有儿童的家庭环境更重要。

教养重要吗?

一种说法在某些有关教养的书籍当中相当流行,那就是父母对儿童的能力或者性格毫无影响。换句话说,作为他们的老师,不管我们怎样努力,怎样运用技巧,他们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愿你能和我一样不屑于这种可笑的观点。尤其具有讽刺性的是,这些观点竟然被那些知名大学的学者所赞同。如果教师的质量无关紧要,那他们为什么要选择去哈佛?为什么有些教练不管他们教什么队伍都会培养出冠军呢?这是因为伟大的领导者(父母)可以对他们所负责的生命个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不管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都不能让目前大众对于行为遗传决定论的迷恋削弱我们对于教养力量的信仰。把它想成是打牌——一个善于观察、耐心、有策略的玩家可以打赢一手并不好的牌。

精神病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曾将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投入到研究生活经验与大脑发育的重要联系中。坎德尔明确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大脑所有的功能都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很明显,他已经调查过社会影响是如何与大脑区域特定神经细胞的特定基因联系在一起的。坎德尔的一项重要结论就是,人类的进化过程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要远超过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反映在人类尤其是儿童大脑的可塑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