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7.自我意识:思维的镜子
奥奈达只有7岁,个子不高,只有22公斤重,但她在体操练习场上光芒四射,教练说她甚至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体操选手。她跃入空中毫无畏惧,弹跳也很干脆不犹豫。“她非常坚毅,但有时候似乎有点太过了。”她父亲说道,“奥奈达在体操馆里会忘记周围还有别的孩子,也不愿意教练把注意力分给别的小孩。她知道自己很棒,也知道我们都以她为傲。可她总会和别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我只是希望她可以更多地考虑别人。她是不是还不够成熟?”
乔纳森11岁了,但他长得比同龄人都高,他为此很烦恼。他很害怕去学校,尤其是当身边有很多人的时候——比如走近学校门厅,进入体育场以及下课的时候。在这种时候他都是最引人注目的,他觉得自己总像高塔一样在同学间移动。一些孩子觉察到了他的尴尬,给他取外号,叫他“怪物”。乔纳森的父母和老师见了两次面,担心他的情况。他可能已经开始时不时暗自哭泣,也拒绝和家长一起出门。老师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我知道乔纳森比较高,”老师说,“但学校里也有别的高个儿,他们都以此为傲,还故意表现呢。其他学生似乎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样子。而乔纳森总驼着背试图把自己藏起来,有点缺乏自信,因此成为一些小孩欺负的目标。我希望他可以接受自己的样子,并且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一项优点。”
到现在我们已经解释了执行力八项技能中的六项。我们把注意力放在问题解决上,这六项能力能帮助有效完成任务,集中并保持注意力。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大脑的执行力是如何促进社会性发展以及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解决的。不管我们说的情况是兄弟间的相处,班级同学分配集体任务,还是青少年实习的职场人际,大脑的执行功能都能带来洞见,促进问题解决。大脑执行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与监控自我,帮助做决定来获得想要的结果,或在某个特殊的情况下帮助处理和解决问题。自我意识的这些方面可以帮助儿童投入社会交往,在某一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做出正确反应,促进社会互动。
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阶段,儿童将会问:“我是谁?”“我和别人一样吗?”(比如,“我是一个比我身边的朋友都喜欢数学的人。”)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阶段,儿童意识到不仅仅是自己不同于他人,他人和自己对同一个情境的反应也不一样,人们是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意见的。这又带来下一个问题:“别人都怎么看我?”(“老师喜欢像我这样的小孩吗?”)自我意识的第三阶段,儿童关于自我的知识将会不断积累,儿童开始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调和我对自己的看法和别人对我的看法的不同?是否需要我的行为改变?如何改变?”(比如说,“虽然我很没有耐性,但我要是一下子说出所有的答案,别人会认为我在炫耀。”或者“我在运动后会很渴,可以喝下一加仑的运动饮料,这对我来说很普通。可是我妈妈会说我喝太多了,会叫我‘小怪兽’,所以我还是应该留一点给别人。”)
这些自我意识的阶段也对应着不同的社会交往能力的水平,而这种能力到青少年末期或成年都不一定能完全发展成熟。对于认知有障碍的儿童来说获得成熟的自我意识尤其困难。
亘集是一个聪明的16岁男孩,他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意味着有时候他的父母会因为他不敏感的表现而烦恼。“我说话的时候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我爸爸告诉我说,如果我想对别人长什么样儿或者做的事情发表看法,应该先问问他是怎么想的。有一次我跟我堂弟说他长得很矮,爸爸跟我说虽然这是事实,但我这么说是不对的。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吧。”
有多动和注意力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在发展自我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比较冲动,这使得他们很难进行自我反省或进行社会学习的练习。
有一次我问9岁男孩杰克的母亲芭芭拉,杰克在学校和别的孩子相处如何。“这就是我们来这儿咨询的原因,我们可以控制他的多动,但很担心他在别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有一次我看到他在操场上横冲直撞、抢人玩具,等不及和别的孩子玩儿。他好像在自己的单行道里走着,其他孩子都在躲避他。”
自我意识从重要的互动中发展起来,和大脑相对应的主要脑区是前额叶和右脑半球。造成非语言的学习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交往缺陷的神经发展障碍的部分原因,是大脑前额叶和右脑半球之间联结不足。这些区域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有效的社会性思维,尤其和自我觉察相关。2001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告了一项实验研究,被试者在左脑或右脑被麻醉的情况下看自己的脸的图片。左半脑被麻醉之后,被试者仍然可以回忆出自己曾经看过自己的脸的图片,但右脑被麻醉之后,他们就无法完成这个回忆任务了。这项研究强调了右脑对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作用。执行力帮助我们客观看待自己,还提供给我们发展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