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DHI测定概述
第一节 DHI测定的基本概念和目的意义
一、DHI测定的基本概念
二、DHI测定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开展DHI测定应用效果概况
一、国外开展DHI测定应用效果概况
二、国内开展DHI测定应用效果概况
第三节 DHI测定的价值作用
一、完善奶牛生产记录体系
二、提高原料奶质量
三、为牛场兽医提供信息
四、合理调配牛群日粮
五、推进牛群遗传改良
六、实现了奶牛场数据化管理目标
七、有利于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
八、为原料奶定价提供科学依据
九、有利于建立牛奶第三方检验制度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DHI测定技术
第一节 DHI测定的组织形式
一、DHI测定的领导机构
二、DHI测定的检测机构
三、DHI测定的参测单位
第二节 DHI测定的基本流程
一、样本采集
二、样本测定
三、DHI报告提供的内容
四、信息反馈与指导
第三节 DHI测定项目记录
一、被测奶牛场应提供的基础数据
二、DHI报告提供的项目指标和内容
三、DHI为牛场服务原则
第四节 DHI测定注意事项
一、采样注意事项
二、乳成分测定注意事项
三、测定仪器的校准
四、不同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DHI测定报告应用
第一节 DHI测定经济效益
一、北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效益
二、中国生产性能测定经济效益
三、DHI测定的应用方向
第二节 DHI测定指标及其含义
一、乳脂肪率
二、乳蛋白率
三、乳糖
四、全乳固体
五、尿素氮含量(MUN)
六、乳体细胞数(SCC)
第三节 DHI综合分析报告项目含义及其在奶牛场的应用
一、DHI报告项目名称释义
二、牛场应用DHI报告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DHI测定与奶牛营养结构
第一节 饲养奶牛所需饲料及种类
一、粗饲料
二、青绿饲料
三、青贮饲料
四、能量饲料
五、蛋白质饲料
六、矿物质饲料
七、维生素饲料
八、添加剂饲料
第二节 DHI报告中脂蛋比与饲料营养水平的关系
一、乳脂率低
二、蛋白率低
三、脂蛋比异常
第三节 DHI报告中尿素氮与饲料蛋白结构的关系
一、检测尿素氮的意义
二、尿素氮的阈值范围
三、尿素氮异常原因
第四节 奶牛饲料加工技术及工艺
一、青干草的制作
二、粗饲料的加工
三、青贮饲料的制作
第五节 奶牛不同时期营养需求
一、犊牛的营养需求
二、育成牛的营养需求分析
三、空怀母牛的营养需求
四、妊娠母牛的营养需求分析
五、哺乳期母牛的营养需求
第六节 奶牛饲料配制原则和方法
一、奶牛日粮配制的原则
二、日粮配制的方法
第七节 奶牛TMR饲喂技术
一、TMR技术的特点
二、TMR技术应用条件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DHI测定与奶牛遗传改良
第一节 现代奶牛遗传改良概述
一、国外奶牛遗传改良进展
二、国内奶牛遗传改良进展
第二节 DHI测定对现代奶牛遗传改良的意义
一、DHI测定指导奶牛育种
二、奶牛育种需用的DHI测定数据
第三节 奶牛群体遗传改良途径与主要方式
一、品种遗传水平改良
二、家系遗传水平改良
三、个体遗传水平改良
第四节 我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经验和启示
一、加强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二、完善与遗传改良计划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育种水平
四、加大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的资金支持
五、提高种公牛站的市场竞争力
六、完善奶牛良种市场信息平台
七、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支撑部门和奶业协会的作用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五节 繁殖率高低对奶牛生产的重要意义
一、繁殖率与奶牛养殖
二、造成繁殖率低的因素
三、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第六节 DHI测定报告与奶牛选种选配
一、DHI在奶牛选种中的作用
二、DHI在奶牛选配中的作用
第七节 奶牛线性评定与良种奶牛品种登记
一、奶牛线性评定
二、良种奶牛品种登记
第八节 DHI测定与奶牛种公牛后裔测定
一、种公牛后裔测定场的认定
二、公牛女儿生产性能测定
三、计算种公牛后裔测定成绩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 DHI测定与奶牛场生产管理
第一节 奶牛饲养环境及技术参数
一、总体布局
二、技术参数
三、奶牛日粮的作用
四、奶牛场的生物安全
第二节 体细胞与卧床管理
一、奶牛的体细胞
二、奶牛卧床
三、奶牛的日常管理
第三节 体细胞与挤奶台管理关系
一、挤奶台目标
二、挤奶台管理
第四节 DHI报告与淘售牛关系
一、造成奶牛淘汰的因素
二、减少奶牛淘汰措施
第五节 奶牛的生理结构及管理要点
一、被皮系统
二、消化系统
三、泌尿系统
四、生殖系统
五、心血管系统
六、内分泌系统
第六节 泌乳曲线与产奶牛的管理
一、泌乳曲线
二、奶牛疾病监控
三、TMR饲喂技术
四、投入品的安全
第七节 DHI报告与胎儿期的管理
一、怀孕期
二、新产期
三、哺乳期
四、春夏的管理
第八节 产奶前期小奶牛的管理
一、营养指标
二、犊牛期
三、后备期
四、选种选配
第九节 DHI测定与奶牛过渡期饲养管理
一、围产期奶牛的管理
二、配种期奶牛的管理
三、干奶期奶牛的管理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DHI测定与奶牛疾病防治
第一节 乳房炎
一、发病率及其危害性
二、发病原因
三、症状及诊断
四、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第二节 酮病
一、发病率及其危害性
二、发病原因
三、症状及诊断
四、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第三节 瘤胃酸中毒
一、发病率及其危害性
二、发病原因
三、症状及诊断
四、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第四节 前胃弛缓
一、发病率及其危害性
二、发病原因
三、症状及诊断
四、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第五节 肢蹄病
一、发病率及其危害性
二、发病原因
三、症状及诊断
四、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第六节 不育症
一、发病率及其危害性
二、发病原因
三、症状及诊断
四、治疗方法
五、预防措施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体细胞对奶与奶制品的影响
第一节 原料奶中的体细胞及其影响因素
一、体细胞的概念
二、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因素
第二节 原料奶中体细胞的控制措施
一、控制体细胞数的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
三、实施优质乳工程
四、用科技提升牛奶产量和质量
第三节 体细胞对原料奶的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
第四节 体细胞对原料奶化学组成风味的影响
一、乳房炎对体细胞的影响
二、乳房炎对乳成分及加工性能的影响
第五节 体细胞对原料奶物理特性性能的影响
第六节 体细胞对原料奶加工特性的影响
一、体细胞对奶成分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二、体细胞对干酪生产的影响
三、体细胞对酸奶储存的影响
第七节 体细胞对奶制品品质的影响
一、体细胞数对干酪的影响
二、体细胞数对奶制品的影响
第八节 原料奶中体细胞的检测方法
一、体细胞测定的意义
二、体细胞检测对象
三、体细胞检测方法
附件A 生鲜牛奶中体细胞的显微镜法测定
一、内容与要求
二、器材与试剂
三、评分细则
四、试样的准备
五、测定
六、结果计算
七、允许差
八、染色溶液的制备
九、生鲜牛奶中体细胞测定原始记录
附件B 生鲜牛奶中体细胞的电子粒子计数体细胞仪法测定
一、内容与要求
二、器材与试剂
三、评分细则
四、试样的制备
五、测定
六、结果
七、允许差
八、校正
九、稳定性试验
十、试剂配置说明
十一、生鲜牛奶中体细胞测定原始记录
附件C 生鲜牛奶中体细胞的荧光光电计数体细胞仪法测定
一、内容与要求
二、器材与试剂
三、评分细则
四、试样的防腐
五、试样的准备
六、测定
七、结果
八、允许差
九、校正
十、稳定性试验
十一、试剂配置说明
十二、生鲜乳中体细胞测定原始记录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DHI测定与奶牛场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 奶牛场信息化管理概述
一、信息化的由来与发展
二、奶牛场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
三、奶牛场实施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效果
四、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互联网+在奶牛场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战略
二、互联网+在奶牛业中应用
三、拥抱互联网+
第三节 今后奶牛场信息化管理技术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奶牛场信息化的发展
二、专家信息平台在奶牛场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节 DHI、TMR、牛场管理软件三位一体综合技术
第五节 现代奶牛场的数字化管理技术
一、数据采集和分析是奶牛场管理的基础
二、牛场数据来源及作用
三、如何利用DHI数据管理奶牛场
四、制约DHI数据管理的因素
五、正确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
第六节 DHI参测牛场星级化管理模式
一、牛场采样合格率评比
二、牛场资料准确率评比
三、牛场DHI报告利用率的评比
四、奖惩措施
第七节 目前奶牛场常用的信息化软件系统
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软件系统
二、奶牛场生产管理软件系统
三、体形外貌鉴定软件系统
四、全混合日粮加工投喂监督软件系统
五、设备案例——图片说明
六、奶牛场饲料配方管理软件系统
七、奶牛遗传改良管理软件系统
八、奶牛场测定数据统计软件系统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DHI测定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第一节 DHI测定在饲料营养方面应用案例分析
一、DHI参测牛场情况介绍
二、DHI测定应用目的
三、DHI测定结果分析
四、DHI实际应用效果
第二节 DHI测定在疾病防治方面应用案例分析
一、DHI测定在乳房炎防治方面应用案例分析
二、DHI测定在瘤胃酸中毒方面应用案例分析
第三节 DHI测定在选种育种方面应用案例分析
一、DHI参测牛场情况介绍
二、DHI测定报告结果分析
三、用DHI报告指导选育提升
第四节 DHI测定在线性评定方面应用案例分析
一、DHI参测牛场情况介绍
二、DHI测定报告结果分析
三、奶牛线性评定
第五节 DHI测定在奶牛场综合应用案例分析
一、DHI参测情况介绍
二、牛场应用DHI目的
三、测试结果
四、改进措施
五、应用效果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
附录2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附录3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采样操作规范
附录4 国家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
一、中国奶牛遗传改良现状
二、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必要性
三、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技术指标
四、主要内容
五、保障措施
附录5 关于明确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任务分工的意见
一、种公牛站
二、奶牛场
三、生产性能测定中心
四、中国奶业协会
五、省级畜牧主管部门
六、全国畜牧总站
七、农业部畜牧业司
附录6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实施方案
一、组织
二、后裔测定方案
附件C 荷斯坦奶牛后裔测定场的认定
附件D 后裔测定奶牛场申请表
附录7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形鉴定规程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体形鉴定组织
5 鉴定方法
6 鉴定资料
7 奶牛体形鉴定性状与评分标准
8 外貌评分等级之划分
附件1 中国荷斯坦牛体形线性鉴定部位示意图
附件2 体况评分的标准及应用
附录8 DHI测定常见项目指标一览表
附录9 DHI测定采样员岗位职责
附录10 DHI测定服务协议
附录11 DHI测定相关字母词汇编
附录12 正文图目录
附录13 正文表目录
附录14 正文名词术语索引
附录15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简介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