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滨.现代奶牛育种及DHI测定技术[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2):25-26.

[2]牟海日,甄云兰.中国奶牛育种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饲料博览,2014(6):12-13.

[3]王福兆,孙少华.乳牛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51-60.

[4]高永革.奶牛单产提升技术手册[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2:70-75.

[5]张沅.家畜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43-244.

[6]童建军.奶牛[M].西安:陕西出版传媒集团,三秦出版社,2013:173-190.

[7]黄功俊,侯引绪.奶牛繁殖新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农业部畜牧业司.关于明确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任务分工的意见,2012.

[9]郝海生.奶牛繁殖技术与繁殖管理[M].北京: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10]李绍钰.奶牛标准化生态养殖关键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6.

[11]王瑜,温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M].银川: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2]张勤,张沅,秦志锐.中国奶牛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牧产品开发,2001(6):4-8.

[13]吴宏达,孙忠义,王博,等.浅析DHI技术在奶牛育种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08(12):12-13.

[14]王恒昌,王丹,张斌.应用DHI技术做好奶牛选种配种工作[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1,19(2):45-46.

[15]谭桂芳,潘玉春,吴潇,等.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与遗传评定方法[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9(1):2-5.

[16]高建斌,昝林森,辛亚平.西北地区奶牛遗传改良与DHI测定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1-6.

[17]周丽东,张永根.国外奶牛群体改良计划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乳业,2004(10):49-51.

[18]郑怀军,张永根.奶牛良种登记的作用及具体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8):20-22.

[19]宋乃社.国外奶牛育种新进展的启示[C]∥中国奶业协会.第二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奶业协会,2007(S1):82-83.

[20]石璞.DHI与中国荷斯坦奶牛育种浅析[C]∥中国奶业协会.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奶业协会,2008: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