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原料奶质量

二、提高原料奶质量

原料奶的质量是保证奶制品质量的首要条件,只有高质量的原料奶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奶制品,并带来高的经济效益。原料奶质量的好坏主要反映在牛奶的成分和卫生2个方面。

在DHI测定中,可以通过调控奶牛的营养水平,来科学有效地控制牛奶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生产出理想成分的牛奶,牛奶的卫生主要由SCC决定。牛奶中的SCC已被国际奶业界作为乳房健康状况的指示性指标。有很多因素可引起SCC增加,如乳房感染、气候、年龄、泌乳阶段等,其中乳房炎是最主要的诱因。所以说SCC是检测乳房炎的重要动态指标,平均SCC值越高,说明奶牛场的奶牛乳房疾病越严重,相反,则说明奶牛乳房相对健康。

通过测定SCC可以清楚地分析牛只乳房的健康状况,SCC低,伴随低发病率的临床乳房炎,通常是牛群发生了隐性乳房炎,多由传染性微生物引起的。而SCC高,伴随高比例的乳房炎,一般表明是环境性乳房炎致病菌引起的。如果发生临床乳房炎一般容易发现,因为产奶量会明显降低;而隐性乳房炎发病不明显,有较强的隐蔽性,危害很大,不仅导致产奶量减低,还会影响牛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通过DHI查出每头牛的SCC后,牛场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及时隔离病牛并治疗,有效地控制隐性乳房炎传染,从而提高牛奶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为乳品加工企业提供乳品综合评估的依据。

通过控制降低牛奶SCC能提高牛奶的质量。SCC超过标准不仅影响牛奶的质量、风味,还预示着奶牛个体可能患有隐性乳房炎。生产中通过有效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和有效治疗奶牛临床乳房炎来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以提高牛奶产量。

一个高产牛群的产奶量达到一定水平后,若要再提高单产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而且牛群对饲料、管理、保健等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如果以提高原料奶质量为前提,稳定奶产量为基础,牛奶收购以质论价的情况下,也会为奶牛场增加十分可观的收入,而且这个途径比单纯追求高产量更容易实现。在DHI测定中,每月均会精确测定个体牛只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乳糖、干物质等指标,从而为提高牛奶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大量的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