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预防措施

五、预防措施

(一)参加DHI测试及早发现不育症

DHI为我们提供了诊断奶牛不育症最直观的数字依据,只要产犊间隔高于400d,说明已经存在不育症。泌乳天数大于305d,间接反映出牛存在繁殖障碍。牛只体细胞数是保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体细胞数、体细胞评分反映了该牛群的健康状况。对于体细胞数较高的牛群,就应该密切注意饲养管理是否科学得当,奶牛生活环境卫生状况怎样,运动场是否潮湿泥泞,是否严格执行了挤乳操作规程,挤奶是否存在过度挤压乳头,挤奶机器配套与否,洗乳房水更换是否及时,有无挤乳员突然更换,乳房及乳头外伤等。

(二)强化饲养管理减少不育症发生

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母牛不发情,无法配种;或者即使发情,但由于发情不正常,卵子品质不好,配种也难受孕;或者母牛全身状况不佳,抵抗力减弱,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害而造成子宫阴道疾病,以至于不能配种或者配种不能受胎。应该随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的身体素质。

(1)保持环境和牛体卫生,运动场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牛体每天刷拭。

(2)严格执行机械挤奶操作规程,减少乳房炎发病率。手工挤乳应采用拳握式,严禁用手指头捋乳头,防止乳头黏膜损伤。

(3)随时观察奶牛采食、饮水、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

(4)每周用1.0%的氢氧化钠液消毒牛舍1次。

(三)做好工作积极预防不育症的发生

在奶牛生产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奶牛异性双胎的母犊不能留做母牛饲养,只能作为肉牛育肥屠宰。

(2)严格配种制度,建立繁殖档案,禁止近亲繁殖后代,除非遗传育种需要。

(3)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量,满足奶牛日常生理需要。

(4)随时观察母牛发情情况,及时配种,以免漏配或错过适时配种时间。

(5)做好围产期管理,预防产后疾病的发生。母牛分娩时做好产房清洁卫生工作,更换新的垫草,清洗或消毒母牛外阴部,及时做好接产助产准备,产后要检查是否存在阴道和子宫损伤,是否有胎衣滞留。

(6)发现遗传性疾病母畜及时淘汰,对某些有阴道或子宫疾病(畸形)的牛可手术治疗或者淘汰。

(7)对于母牛正常,同一公畜精液配种3次以上仍不能怀孕母牛,更换精液仍不能受孕的,及时淘汰。

(8)加强母畜饲养管理,注意合理搭配日粮,供给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保证粗蛋、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应。

(9)外地引种,尽量创造条件,让母牛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环境,注意通风防暑,调整配种时间,早晨或晚上配种,减少热应激造成的不育症。

(10)配种前后,做好配种器械、生殖器官的消毒工作,预防疾病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