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细胞对奶成分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一、体细胞对奶成分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William等人研究发现,原料奶中SCC<30万个/mL时对奶的组成和加工特性没有显著影响,当SCC>30万个/mL时,乳糖、乳清蛋白、酪蛋白、NAGse(N-乙酰葡萄苷酶)的量及纤溶酶活性就会改变。

随着SCC的增加,乳糖含量降低,钠和氯化物的含量升高,因此常用氯糖数来定性乳房炎和粗略估计SCC。当SCC从10万个/mL增加到100万个/mL时,乳清蛋白大量增加且酪蛋白与脂肪减少,酪蛋白中的β-酪蛋白明显减少,γ-酪蛋白有所增加。酪蛋白的这种变化是由于蛋白水解活性随着SCC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引起β-酪蛋白和αs-酪蛋白水解所致。SCC的增加虽然改变了酪蛋白的组成,但基本不改变乳蛋白的含量,这是因为在SCC增加的时候,酪蛋白减少的量与乳清蛋白增加的量相互平衡。

Politis等人发现,SCC从10万个/mL增加到100万个/mL会引起凝乳酶凝固时间延长和凝乳强度下降,而这种影响在SCC>50万个/mL时会极其显著。但是,SCC在30万~50万个/mL之间是有较好的凝乳特性。SCC增加会伴随着纤溶酶活性增加和NAGase含量增加。纤溶酶活性增加一方面是由于血液中纤溶酶流入乳中(SCC增加引起乳腺细胞通透性增大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乳中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加。NAGase是乳腺上皮细胞破损而释放出的一种溶酶体酶,这种酶活性越高,表明其含量越大,则乳房细胞被破坏程度越大,所产生的炎症也就越严重,SCC相应也会越高。因此常用NAGase的活性来衡量乳牛所患炎症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