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线性评定
线性评定是针对奶牛体形外貌进行数量化处理的一种鉴定方法,并针对每个性状,按生物学特性的变异范围,定出性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以线性的尺度进行评分。
现在国际通用线性鉴定评分方法有2种:以加拿大为代表的9分制线性鉴定评分方法和以美国为代表的50分制线性鉴定评分方法。由于9分制线性鉴定评分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利于推广,所以,现在在全国推广使用9分制线性鉴定评分。评定个体及评定性状对象主要是牛群中第一胎母牛,评定的部位有29项,包括15个主要性状和14个次要性状。该标准根据各性状的重要性,制定了计算部位评分的加权系数;为了便于计算评分,并设置了性状评分的功能和加权分。
1.评分标准
对奶牛体形线性鉴定各性状的评分主要依赖于鉴定员对该性状的度量和观察判断,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用量具进行测量的,而是对性状在生物学状态两极端范围内所处的位置进行评分。9分制评分可把性状所表现的生物学状态两极端范围看作一个线段,把该线段分为1~3分、4~6分、7~9分3个部分,2个(1~3分、7~9分)极端区域和1个(4~6分)中间区域;把奶牛体形性状所表现生物学的两极端范围看作一个线段来评定奶牛体形称牛体形线性鉴定。
2.鉴定的部位及描述性状
(1)结构与容量,包含有6个描述性状和9个缺陷性状,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18%。
(2)尻部,包含有3个描述性状和6个缺陷性状,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10%。
(3)肢蹄,包含有6个描述性状和9个缺陷性状,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20%。
(4)泌乳系统,本部位鉴定评分为3个系统,即泌乳系统、前乳房、后乳房,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40%。本系统共包含3个描述性状和2个缺陷性状,评分占乳房分数的20%。
(5)乳用特征,本部位评分鉴定性状有1个,其他部位评分中有3个性状参与本部位计分。共同构成乳用特征评分,缺陷性状有1个。在奶牛外貌总分中本部位评分占12%。
3.计算方法
体形外貌总分=∑(部位评分×加权系数)
∑:外貌鉴定的若干个分类大部位。
部位评分:该分类部位的评分得分。
加权系数:该分类部位的评分在外貌总分之权重。
表5-4 奶牛不同体部所占权重
资料来源:王福兆、孙少华,《乳牛学(第四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
4.外貌评分等级之划分
根据各分类部位在体形外貌总分中之权重,再计算出某一特定奶牛的得分,得分越高,奶牛越好,根据奶牛得分多少就可以评价这头奶牛的外貌等级,见表5-5。
表5-5 奶牛不同外貌等级得分
资料来源:王福兆、孙少华,《乳牛学(第四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