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遗传水平改良

一、品种遗传水平改良

家畜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不但用于产生杂交优势,也用于培育新品种。杂交育种是从品种间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中,发现新的有益变异或新的基因组合,通过育种措施把这些有益变异和有益组合固定下来,从而培育出新的家畜品种。杂交育种是近现代较为普遍的育种方法,中国荷斯坦奶牛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

中国荷斯坦奶牛是19世纪50年代之后,由中国的黄牛与当时引进我国的荷斯坦牛杂交,经过1970—1980年的不断选育,而逐渐形成的。1987年育成,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2006年,中国荷斯坦纯种牛及杂交改良牛存栏约1200万头,已成为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它是由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交种经长期选育而成。育种过程具体包括引进各品种牛纯繁,各纯种牛与我国当地黄牛杂交,各杂交种互交,及后代自群繁育出中国荷斯坦奶牛。

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培育过程由于一直使用高产乳用品种种公牛与低产品种母牛逐代进行杂交,一直达到彻底改造低产品种为目的,这种改良目标只是停留在品种的平均水平,仅仅注重荷斯坦奶牛“血液”的百分比和纯种化,虽然这种方法对于增加荷斯坦奶牛数量是经济且有效的方法,但是杂种牛的适应性,随着代数的增加而有所减弱,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因此,采用级进杂交,必须为杂种牛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使其优良遗传性状获得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