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对体细胞的影响

一、乳房炎对体细胞的影响

1.乳房炎

乳房炎是由致病菌通过乳导管进入乳腺,在乳头或乳腺上皮组织中反应引起的。作为奶牛免疫反应的一部分,这些感染的细菌通常会在乳腺内引发复杂的炎症反应。该炎症反应的关键特征之一是部分白细胞被分泌到乳汁中,随乳汁运送到被感染部位,用以抵御侵染的细菌。乳房炎所引起的乳房炎症反应会引起奶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方面的变化,包括奶化学组成的改变。由于奶的不同组分具有特定的功能,奶组分的变化将导致其功能的改变。亚临床型乳房炎(无临床症状的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都会引起这些改变。

乳房的健康对牛奶的质量和加工性质有很显著的影响。广泛使用的乳房健康指标是体细胞数(SCC)。世界上许多牛奶加工厂都将体细胞数作为衡量生奶质量的关键指标。较高的体细胞数往往预示着乳房炎的存在。

除乳房炎外,年龄、胎次、泌乳期、产奶量、季节变化、环境应激、挤奶时间间隔及挤奶次数、遗传因素等均对体细胞数有一定影响。

2.乳房炎与体细胞数

牛奶中体细胞主要是血液中白细胞,它们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是多型核嗜中粒细胞(PMN)、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乳腺上皮细胞。在乳导管感染期间,大多数的体细胞是多型核嗜中粒细胞,因为这些细胞进入感染区,完成它们吞噬和消化入侵微生物的任务。乳房炎奶中体细胞的变化如表8-5所示。

表8-5 奶中随体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张和平、张列兵,《现代乳品工业手册(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

很难判定体细胞达到多少时开始影响奶制品。一些研究认为,当体细胞数达到10万个/mL时开始产生影响,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个限度大约在50万个/mL。大多数情况下,高体细胞牛奶是由于处于亚临床感染的牛所产生的特别高的体细胞牛奶和绝大多数健康牛所生产的牛奶混合后造成的。多型核嗜中性粒细胞对牛奶组分的影响比其他种类的细胞大得多,这可能是报道对奶制品产生影响的体细胞数量限度各不相同的主要原因,也说明在评估牛奶的质量时,同时测定体细胞的种类和数量比单独的测定数量更为准确。

最近在爱尔兰的研究表明,牛奶中多型核嗜中性粒细胞的含量随季节、牛种及牛群而变,其数量与体细胞数相关。例如,作为白细胞的一部分的多型核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不到20%到多于70%,而在低体细胞数牛奶中这个百分比则比较低。

其他因素(如营养状况和哺乳阶段等)都会影响乳房炎对于牛奶组分和奶制品影响的程度,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牛的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