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风起云涌,家电、服装、图书、家居等行业都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并持续稳定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生产生活的“标配”。而畜牧业才刚刚“触电”,大多数畜牧人受传统模式的影响,面对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品牌化,以及人才储备、畜产品物流等诸多问题一筹莫展,在“互联网+”大潮来临时不知所措,若不与时俱进,就必将落伍甚至会出局。
“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本质是产生新业态,是生产组织、生产形式的创新。在养殖业发达国家,3个人能养6000头猪,这在我们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他们养殖业已实现高度组织化,种猪、饲料、兽药、销售等都有专业部门来负责,养殖者只管养猪。由于我们传统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太低,所有压力都集中在养殖者身上。因此我们必须抓住“互联网+”这个好机会,全力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形成畜牧新业态。
目前,省外已建立了黑龙江省畜牧业大数据中心,对全省畜牧业基础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其中在国内率先开发了规模养殖场信息监管系统,以省域全部规模养殖场为监测对象,通过信息的及时上报与省级平台的处理,实时掌握规模养殖场的养殖动态信息。目前,全省已有10563家奶牛养殖场纳入监管,奶牛业管理步入了数字化轨道。
“互联网+”对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将是成倍的。国内著名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它作为一种技术革命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奶业而言,它将催生产业链的调整。由于大数据的应用,养殖者、加工者和销售者的利益将得到连接,进而形成新的合作模式。整个奶业供应链实现有效连接后,品种选择、牧草供应等配套服务成本都会降下来,我们奶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即降低成本,进而降低奶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借助“互联网+”这场技术革命,研发新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在奶牛场养殖方面实现奶牛养殖的精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比如,“互联网+”能更好地让饲料自动饲喂系统根据奶牛生长周期、进食情况等信息,对奶牛投喂时间、投喂量等进行优化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