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症状及诊断
(一)症状
常在产后几天至6周内出现,以消化紊乱和神经症状为主。食欲减退,不愿吃精料,只采食少量粗饲料,或喜食垫草和污物,最终反刍停止、拒食。粪便干燥,表面被覆黏液。精神沉郁,凝视,步样不稳并伴有轻瘫症状,体重显著下降,产奶量也降低,但为低乳而非无乳。奶牛奶汁易形成气泡,呈现泡沫状,类似初乳状,有与呼吸、排尿相同的酮气味,加热更明显。尿呈浅黄色,易形成泡沫。叩诊肝储浊音区扩大。大型牛场常呈群发。多数病牛嗜睡,少数狂躁和激动,但能饮水,表现为转圈、摇摆、舐、嚼和吼叫,感觉过敏,强迫运动及头执拗,神经症状明显,常与脑炎或脊髓挫伤相混淆。这些症状间断地多次发生,每次持续1~2h,间隔8~12h重复出现。呼吸减慢,心跳徐缓。乳产量急剧降低,常伴有子宫内膜炎,使休情期延长,繁殖机能减退。
1.临床症状
临床上以昏睡或兴奋、产乳量下降、机体失水、偶尔发生运动失调为特征。主要症状常在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出现,以消化紊乱和精神症状为主。患畜食欲减退,不愿吃精料和青贮,只采食少量粗饲料,或喜食垫草和污物,反刍停止,最终拒食。粪便初期干硬,后多转为腹泻,腹围收缩,明显消瘦。尿呈浅黄色,易形成泡沫。在左肋部听诊,多数情况下可听到与心音音调一致的血管音,叩诊肝脏浊音区扩大。精神沉郁,凝视,步态不稳,伴有轻瘫。有的病牛嗜睡,常处于半昏迷状态,但也有少数病牛狂躁和激动,无目的地吼叫、咬牙、狂躁、兴奋、空口虚嚼、步态蹒跚、眼球震颤,颈背部肌肉痉挛。呼出气体、乳汁、尿液有酮味,加热后更明显。泌乳量下降,乳脂含量升高,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
2.亚临床症状
公牛表现为进行性消瘦;母牛泌乳量下降,发情迟缓等,尿酮检查阳性即可确诊。临床上无明显标志的一种隐性酮病,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亚临床酮病奶牛常见的表现是皱胃移位、受孕率低、产奶量减少、临床酮病发病率增加。一般在产后1个月内发病,产奶量稍微下降。病初血糖含量下降不显著,尿酮深度升高,后期血酮浓度才升高,这种情况只有通过酮体检测和血糖含量检测才能确诊。但长期的隐性酮病会使奶牛的内分泌紊乱和激素分泌失调,引发繁殖性能下降。公牛表现为进行性消瘦;母牛泌乳量下降,发情迟缓等,尿酮检查阳性即可确诊。通过对发病牛场奶牛采食饲料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基本配方大致相同,粗饲料几乎全喂的是干玉米秸秆。精饲料的配方为玉米50%、豆饼20%、胡麻饼(有的用葵花饼)15%、麸皮12.5%、食盐1%、石粉1.5%。根据临床症状和饲喂饲料情况调查,病牛是喂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料过多引起的奶牛酮病。在隐性酮病时期奶牛的产奶量就会下降10%~50%。一头患有亚临床性酮病的奶牛通常外表看起来很正常,但其血液中已有酮体的存在。
(二)诊断
酮病诊断主要是根据调养条件,产后时间(多发生在4~6周),减食,产奶量低及神经过敏症状和呼吸气体丙酮气味等其他症状,或借助于实验室诊断,均可确诊。
1.临床学诊断
即眼观鼻嗅法:产犊后或临近产奶高峰期,奶产量下降,乳汁易呈泡沫状,体重减轻,消瘦明显,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拒食精料,体温、呼吸、心跳正常,瘤胃蠕动正常。乳汁、尿和血中可检测到高浓度酮体,严重时尿液及呼出的气体均散发出犹如烂苹果味的酮味。从病牛呼出的气体及尿、乳中闻到气味,特别是尿有烂苹果气味而做出判断,也叫尿酮法。验尿法非常简单和便宜,但不是很准确。使用尿酮法来普查牛群,对于临床性酮病该法也非常有用。尿酮法既能及时发现奶牛真胃变位,也能找出低血钙的牛。
2.Precision Xtra测量仪
通过测试血浆β-羟丁酸(BHBA)可快速和准确地检测血酮的水平。使用该测量仪仅需1滴血,非常简单。牛尾部静脉取血1滴,放在试纸上,测量仪能在10s内给出结果。这种仪器既能找到被忽略的“亚临床型”酮病的单个奶牛,也适用整个牛群取样。如果牛血浆β-羟丁酸(BHBA)<1.2 mmol/L,为正常;β-羟丁酸(BHBA)在1.2~2.0mmol/L之间,单个牛或者群体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牛只健康和产量正在受影响,判断为亚临床型酮病;β-羟丁酸(BHBA)>2.0mmol/L,为临床型酮病。皱胃变位和临床型酮病发病率比正常牛群高1.8%,受孕率低0.8%,头胎牛产奶量下降533kg,成母牛的产奶量下降358kg。
3.DHI报告诊断
DHI报告有酮病指标性反映,泌乳早期的奶牛,如果牛奶汁变稀,奶油增多,F%(乳脂率)≥4.5%,蛋白质变化不明显,预示该牛患酮病,该方法非常简便易行。每月只要送一份奶样,DHI检测中心就会送来一系列DHI检测报告,只要从中挑选出数据异样的个体即可。每个月对于产后2个月内的奶牛,根据DHI报告检查乳脂率的变化情况,对于可疑牛(F%≥4.5%)定期对血、乳、尿中的酮体进行测定,及时发现病牛,提早治疗。
4.酮病诊断试纸
用于奶牛亚临床酮病的一种诊断试纸。包括支持垫和固定于其上的测试垫,诊断试纸具有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临床酮病诊断试纸用于对奶牛奶汁中D-(-)-3-羟丁酸和D-(-)-3-羟丁酸盐的检测。
5.酮体检测试纸法
研究表明尿液中酮体含量高于乳汁4倍,使用酮体检测试纸检测尿液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产后的第3d、7d、15d和45d时,分别取1条检测试纸,将测试纸条浸入尿样中,倒掉多余尿液,40s后观察结果,同比色区对比,即可判定出结果。具体结果见表7-6。
表7-6 酮体检测试纸比对6个可比色区颜色及结果
资料来源:石璞、何华、陈林泉,《奶牛酮病的发生与防治》,《今日畜牧兽医·奶牛》,2013年第3期。
尿酮体含量在small 15以上时,产奶量减少10%~15%左右。尿酮体含量在moderate40时,奶产量减少30%~50%。尿酮体含量在large80~large160时,临床症状可能才表现出,但损失和引起的后果已经较大。
6.TNN型奶牛血酮体检测仪
TNN检测仪是国内首家专业亚临床的血酮检测仪器,真正做到实时监测、实时掌控、实时调整。测量结果以准确数字形式出现,判断更为直观,通过不断的监测,能够掌握牛群发病趋势,及时作出饲养调整,避免部分牛体发展成为酮病。
7.Rothera's试验检测尿法
可通过Rothera's试验检测尿酮含量定性确诊奶牛酮病,具体操作方法见前面5所述。
8.酮粉法
通过实验检测乳中的β-羟丁酸来监测奶牛酮病。配方:亚硝基铁氰化钠0.5g,无水碳酸钠10g,硫酸铵20g,检测方法与Rothera's试验检测尿酮一样。目前已有商品化的酮病检测试纸条,操作简便易行。
9.几种易混甄别
酮病诊断需要和前胃弛缓及生产瘫痪相区别。少数酮病牛会突然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狂躁、乱冲乱撞、走路不稳等;还有些奶牛会在产后数天瘫痪,采用钙剂治疗也不见效。若酮病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那么奶牛同时还会表现出相应疾病的症状。前胃弛缓没有神经症状,呼出气无酮味,尿、乳检查无大量酮体;生产瘫痪多发生于产后1~3d,体温下降,病初多呈现抑制状态,呼出气、乳及尿中无酮体,通过补钙治疗有效,而酮病通过补钙疗效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