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奶牛业中应用
“互联网+畜牧业”要着力打造“2+5体系”。构建畜牧业两大互联网主体: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主要包括建立畜牧业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和智能分析系统,实现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嫁接各类应用系统平台,辅助政府部门对畜牧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对畜产品质量进行全面监管,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信息服务。重点打造5个畜牧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互联网+现代奶牛场、互联网+技术服务、互联网+市场营销、互联网+金融支持、互联网+行业监管。
(一)互联网+现代奶牛场平台
通过奶牛场设施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及过程可视化,实现生产水平、产出效率、比较效益和安全管理的大幅提高;同时运用先进的计算或统计方法整合到程序中,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以便对未来生产进行预测,便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二)互联网+技术服务平台
通过平台实现行业综合信息发布、市场及疫情预警、科技咨询、成果转化、互动交流、奶牛场管理、投入品和生产要素集买、用益物权流转等服务。
(三)互联网+市场营销平台
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采用B2C、B2B等模式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通过个性化、差异化及点对点、“定制式生产”等营销策略,提高奶牛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把名、优、特、绿色奶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四)互联网+金融支持平台
对接“互联网+”行业监管与专业服务平台,建立金融、担保、保险、养殖场、关联企业,相互衔接的信用、贷款、担保、抵押、保险等奶牛产业P2P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五)互联网+行业监管平台
主要分两方面,一是服务于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信息化程度不足,经营者的盲目性、自发性造成市场波动问题凸显,再加上奶牛业受国际市场和自然环境影响,使奶牛业生产发展不稳定性因素增加。通过奶牛业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掌握奶牛业发展现状,准确预测各方面的变化趋势,政府有关部门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制定出科学、客观、及时的调控决策。二是服务于监管执法。奶牛业的最后环节就是奶产品消费,近年来,我国频发畜产品质量问题,对奶牛业造成严重影响,建立奶产品安全追溯信息化体系,可有效实现奶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管理,实现“从饲养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让老百姓喝上“放心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提高政府监管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