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症状及诊断
(一)症状
发生酸中毒时,pH值迅速降到5.0以下,瘤胃大量乳酸积累。奶牛精神沉郁、腹胀、腹痛、不愿走动,步态不稳、喜卧、不断起卧,呼吸迫促,心跳加快。瘤胃内容物多,不坚硬,以后变软呈液状,瘤胃弹性降低,蠕动极弱或停止。阵发性痉挛,呕吐。或者瘤胃pH值长时间介于5.5~5.8之间,慢性前胃弛缓、腹泻,食欲时好时坏,逐渐消瘦。
1.根据临床症状,瘤胃酸中毒分为
急性酸中毒:急性酸中毒时,瘤胃乳酸大量积累,pH值迅速降到5.0以下。精神沉郁、腹胀、腹痛、不愿走动,步态不稳、喜卧、不断起卧,呼吸迫促,心跳增至100次/min。瘤胃内容物多,不坚硬,以后变软呈液状,瘤胃弹性降低,蠕动极弱或停止。阵发性痉挛,呕吐。1~2h内死亡,口中流出泡沫状含血液体。
慢性酸中毒:慢性酸中毒时瘤胃pH值长时间介于5.5~5.8之间。主要表现为慢性前胃弛缓、腹泻,食欲时好时坏,逐渐消瘦。
2.根据DHI报告,瘤胃酸中毒可以分为
(1)低脂型瘤胃酸中毒:DHI报告中,乳脂率低(0.9%~2.5%),乳蛋白率正常(2.7%~3.3%),脂蛋比小于1,预示牛只可能患瘤胃酸中毒。这种脂蛋比倒挂的情况在奶牛泌乳的任何阶段和产量下都可能发生,但病牛的体况较好,这时应重点检查日粮配方、TMR或者是否存在热应激。病牛一般在这几个因素排除后会逐渐恢复健康。
(2)双低型瘤胃酸中毒:DHI报告中,乳脂率低(2.5%~3.0%),乳蛋白率低(2.5%~3.0%),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泌乳前期牛和高产牛,产量较高,体况偏瘦,但采食量还没达到最高,造成能量不足,蛋白质或NPN过高,采食量受限,这是严重的瘤胃酸中毒,会影响奶牛整胎的产量,应特别关注日粮或者空槽现象,避免此种酸中毒的发生。
(二)诊断
1.临床医学法
如果奶牛表现为精神沉郁、腹胀、腹痛、不愿走动,步态不稳、喜卧、不断起卧,呼吸迫促,心跳加快。瘤胃内容物多,不坚硬,以后变软呈液状,瘤胃弹性降低,蠕动极弱或停止。阵发性痉挛,呕吐。慢性前胃弛缓、腹泻,食欲时好时坏,逐渐消瘦。
2.pH值诊断法
瘤胃酸中毒主要是奶牛采食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使瘤胃pH值下降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疾病。瘤胃pH值长时间介于5.5~5.8之间,可以初步判定奶牛患上瘤胃酸中毒症,但在日常生产中,测定pH值自然是不便于操作。
3.肉眼观察法
通过对牛群的观察做出判断,发生瘤胃酸中毒的个体,会发生蹄叶炎,群体中出现蹄叶变红的个体越多,则发生酸中毒的范围越大。通过观察牛粪,健康牛只的牛粪是规则地一层层叠加,发生酸中毒的牛粪稀松,外溅不成形。通过日粮比例初步判断,日粮精粗比例超过40∶60,有的甚至大于60∶40。
4.DHI测试报告
我们应用DHI测试报告中的乳脂率、蛋白率和脂蛋比这几项指标监控和预防酸中毒的发生。如果DHI报告中脂蛋比小于1,或者其总数超过10%,或者乳脂率减去乳蛋白率小于0.4%,或者脂蛋比小于1.12~1.19,即提示牛场的饲料日粮配比不合理,预示牛只可能患瘤胃酸中毒,数值越小,酸中毒的程度越严重。每月1次的DHI测试报告,能告诉生产者理化指标的全群平均数和个体牛的数值,牛奶理化指标55%由遗传(内因)决定,45%由日粮和管理水平(外因)决定,所以是否发生酸中毒或者其他疾病,可通过牛奶理化指标反映,如果出现异常,应检查日粮配方或管理环节,调整日粮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