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症状及诊断
(一)乳房炎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其发病率约占整个牛群的50%,隐性乳房炎约90%是由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引起的。
1.临床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表现乳房轻度肿胀,乳量减少,乳汁呈白色,含有多量黏性物质,无全身症状,体温、饮食、精神良好,有时有少量乳凝块或白色絮状物混入奶中。
2.隐性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全身及乳房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特征,采食、饮水、精神一切正常,仅在挤乳时发现乳汁轻度变性。其特征虽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pH值在7以上,呈偏碱性,乳内有乳块、絮状物。氯化钠含量在0.14%以上,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
(二)乳房炎诊断
1.临床医学诊断
各类不同细菌、真菌导致的乳房炎症状不同,具体诊断参见表7-3。
表7-3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鉴别
资料来源:肖定汉,《奶牛疾病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2.加州乳房炎试验(CMT法)
在深1.5cm、直径为5cm的诊断盘内加2mL检测乳,滴加CMT诊断液2mL,平置诊断盘并水平摇动诊断盘,使检测乳和诊断液同心圆转动混匀,10~30s,可作初步判定。判定标准见表7-4。
表7-4 CMT判定标准
资料来源:肖定汉,《奶牛疾病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3.DHI报告判断
(1)体细胞数:DHI报告中体细胞数(SCC)反映牛场奶牛乳房健康情况,参加DHI项目的每个泌乳牛都要进行体细胞检测。高SCC记录预示着大量白细胞的存在和乳房受感染几率较大。DHI报告提供全群奶牛各胎次每月体细胞数值,按照不同胎次统计出不同SCC水平的牛头数及所占百分比,还向用户提供6个月的SCC值总结资料。个体奶牛SCC直接反映了奶牛乳房的健康状况,并能反映防治措施是否有效。一般体细胞数超过50万个/mL即表现为临床乳房炎,这时人们比较容易发现并且可以及时诊治;关键是当SCC在20万~40万个/mL时,该牛则极有可能患隐性乳房炎,而且隐性乳房炎的传播速度相当快,必须高度警惕、及早治愈,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需要说明一点,SCC的高低反映了乳房受感染的程度,并非超过某一特定值就表示该牛一定患了乳房炎而需治疗。观察DHI报告中SCC变化,其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炎、乳房损伤,并及时预防和治疗,减少奶损失,保证奶质量。
(2)线性分:不同数量的体细胞数可以换算成一定的线性分。牛群平均线性分是判断整个牛群乳房被感染程度的一个指标,一个健康的牛群平均线性分应小于2.5分。牛群的平均体细胞数与平均线性分未必是线性关系。对个体牛而言,通过测定个体牛的SCC可以判断该个体牛乳房是否被感染了,线性分超过3分,说明牛乳房已经不健康,线性分大于4分,就需要治疗。线性分、体细胞数以及不同胎次奶损失的对应关系,参考表7-5。
表7-5 线性分、体细胞数与牛奶损失的关系
续表
资料来源:石璞、许尚忠,《奶牛DHI中的体细胞测定与奶牛场管理》,《中国奶牛》,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