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养指标
2025年09月26日
一、营养指标
1.干物质的供给
(1)育成牛:断奶后3~6月龄的奶牛,严格执行这一阶段的营养指标,确保足够的优质苜蓿采食,DMI高于4.5~5.0kg,粗蛋白高于19%,干物质中的NDF含量基本控制在27%~30%,泌乳净能高于8~9 Mcal/kg(1cal=4.184J),淀粉含量高于18%~20%。
(2)后备牛:7~12月龄的奶牛,除了足够的优质苜蓿采食外,DMI高于8.5kg,粗蛋白高于16%,干物质中的NDF含量基本控制在40%左右,泌乳净能高于11~12.5Mcal/kg,淀粉含量高于12%~14%。
(3)青年牛:13~24月龄的奶牛,DMI高于11.5kg,粗蛋白高于14%,干物质中的NDF含量基本控制在45%~50%,泌乳净能高于13~15Mcal/kg,淀粉含量高于8%~10%。
2.体尺体重
在严格执行上述日粮的前提下,进入青年牛阶段的青年牛,基本在14月龄可以达到参配标准。头胎牛的产后体重不会低于500kg,身高、胸围指标也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同月龄奶牛生长技术指标见表6-3。
表6-3 奶牛不同月龄、体尺、体重、所需营养及日增重表
生长技术指标最低应达到表6-4的培育标准。
表6-4 后备牛的培育标准
资料来源:胡洪杰、侯世忠、柴士名,《应用奶牛DHI测定数据分析做好奶牛精细化管理》,《山东畜牧兽医》,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