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I实际应用效果
2025年09月26日
四、DHI实际应用效果
1.解决方案
根据DHI报告分析结果,判断该场出现的问题,一方面为饲料精粗比不当导致的瘤胃酸中毒,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减少精料饲喂量2kg,饲料精粗比保持在5∶5的水平;另一方面为大面积的乳房炎。影响体细胞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对乳腺组织感染、应激、环境、气温、干奶期治疗、挤奶步骤、乳头药浴以及挤奶设备等,就乳房炎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治疗干奶牛的全部乳区、维护环境的清洁、干燥、正确使用和维护挤奶设备、采用正确的挤奶程序等措施。
2.应用效果
经过5个月的改善管理措施,牛群瘤胃环境得到改善,牛奶脂蛋为1.22,处于正常范围;体细胞数从167万个/mL下降到51.2万个/mL奶产量从参加测试时的17.5kg提高到22.5kg,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科学养牛的目标。
3.测试结果对比
表10-1 DHI测试报告不同月份数据变化情况(2014年)
从表10-1可看出,5月的牛奶脂蛋比倒挂,到9月份已经纠正至正常范围的1.22,日产量从17.5kg提高至22.5kg,体细胞数从167万下降至51.2万,305d产量从5423kg提高至6319kg,可以说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表10-2是2015年该地区另一个体奶牛场的DHI测试数据(参测情况基本同上)。
表10-2 DHI测试报告不同月份数据变化情况(2015年)
根据该奶牛场3月份的DHI报告可以看出牛奶脂蛋比明显倒挂,属于典型的精饲料比例过高导致的瘤胃酸中毒问题,我们提出减少精料饲喂量的建议,并经过6个月的调整,脂蛋比正常,牛只瘤胃环境得到改善,奶产量从参加测试时的16.3kg提高到21.6kg,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科学养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