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附录

内容提要

附录1 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

附录2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附录3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采样操作规范

附录4 国家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

附录5 关于明确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任务分工的意见

附录6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实施方案

附录7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形鉴定规程

附录8 DHI测定常见项目指标一览表

附录9 DHI测定采样员岗位职责

附录10 DHI测定服务协议

附录11 DHI测定相关字母词汇编

附录12 正文图目录

附录13 正文表目录

附录14 正文名词术语索引

附录15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简介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奶业协会,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参加测定奶牛场:

为加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更好地为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饲养管理服务,我部制定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试行)

农业部办公厅

2015年12月30日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1条 根据《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规定,为加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实现2020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简称DHI)数量达到100万头的目标,更好地为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饲养管理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DHI工作坚持项目引导、技术支撑、分工负责、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3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奶业协会、DHI测定中心、参加测定奶牛场应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推进DHI工作。

第4条 DHI工作经费要按照相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使用,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二、主要内容

第5条 测定品种以荷斯坦牛为主,兼顾娟姗牛、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三河牛、褐牛和奶水牛等。

第6条 参加测定的奶牛场原则上成母牛存栏要达到100头以上,配备有规范的采样设备,系谱资料、繁殖记录、饲养管理等养殖档案信息完整。

第7条 测定指标主要包括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等生产性能指标。

第8条 测定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品种登记、体形外貌鉴定及遗传评估等内容。

第9条 测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为奶牛场提供DHI报告及解读,开展饲养管理、选种选配等配套技术服务和培训。

三、任务分工

第10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负责全国DHI工作的组织实施,制订实施方案,开展监督检查。

第11条 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DHI工作的实施,组织相关任务和项目的申请、执行监督、总结等工作。

第12条 全国畜牧总站协助农业部畜牧业司开展DHI工作的实施管理,负责标准物质及未知样的生产、发放、比对工作,进行实验室考评,审核发布遗传评估结果等。

第13条 中国奶业协会负责DHI数据收集、整理和存储,对DHI数据进行核查、分析和质量考评,组织开展全国奶牛品种登记、体形外貌鉴定、遗传评估、技术培训等工作。

第14条 DHI测定中心负责以本地区为主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包括使用DHI标准物质校准仪器设备,参加DHI检测能力比对,接受未知样检测核查,校准流量计,组织奶牛场开展品种登记、体形外貌鉴定,指导牛场样品采集、DHI报告应用等技术服务及培训工作。

第15条 参加测定奶牛场负责本场的奶牛品种登记、建立完善系谱资料、饲养管理等养殖档案,按标准要求规范采集奶样,及时准确报送基础数据,应用DHI报告改进饲养管理,协助开展体形外貌鉴定、后裔测定等工作。

四、工作要求

第16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根据DHI工作安排和相关项目资金的管理要求,每年第四季度组织申报下年度工作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17条 DHI测定中心按照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开展测定工作,建立工作管理档案及项目资金台账,对基础数据存储备份;指导参加测定奶牛场规范采集奶样,严格定标精准测定,接收奶样和基础数据后3个工作日内向参加测定奶牛场出具DHI报告;每月15日前向中国奶业协会报送上月数据;每年12月15日前向农业部畜牧业司上报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审核的年度工作总结。

第18条 参加测定奶牛场应指定专人负责测定工作,每月按约定的测定日对全群泌乳牛采集奶样和测定日产奶量,并在送样当天报送牛只信息变更等基础数据,每年定期校准流量计。

第19条 中国奶业协会每月进行DHI数据收集、整理和存储,每年11月份完成各DHI测定中心年度数据质量考评,每年12月份完成年度种公牛遗传评估工作。

第20条 全国畜牧总站负责协助督导检查工作,每月组织开展标准物质比对和未知样检测,每年1月份公布年度种公牛遗传评估结果。

五、工作考核

第21条 DHI测定中心根据品种登记、奶样采集、基础数据、报告应用等情况,对参加测定奶牛场定期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差的奶牛场可取消其参加测定资格。

第22条 中国奶业协会根据年度任务完成情况、遗传评估数据贡献率、数据规范程度、技术服务效果、上报数据及时性、仪器校准情况等指标,对DHI测定中心进行数据质量综合考评。

第23条 全国畜牧总站根据《DHI实验室现场评审程序》,开展DHI测定中心评审。

第24条 农业部畜牧业司综合数据质量考评和DHI测定中心评审结果,确定工作承担单位资格,安排下一年度任务。

六、附则

第25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26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畜牧业司负责解释。

附录2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畜牧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奶业协会、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北京奶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克佳、方有生、陆耀华、陆静、曹燕淑、赵慧芬、公维嘉。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内容、操作步骤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其他品种的生产性能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没有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409-1985 牛奶检测方法

GB/T 5413.1-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质的测定

GB/T 5413.5-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标准。

生产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

对泌乳牛的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

国际通常用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 3个单词首字母DHI来代表乳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4.生产性能测定内容和要求

4.1 测定内容

测定内容包括日产乳量、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和体细胞数。

4.2 测定对象及测定时间间隔

测定对象为产后5d至干奶期间的泌乳牛。测定间隔时间范围为(30±5)d。

4.3 测定操作程序

4.3.1 准备工作

牛场具备良好的牛只系平谱和繁殖记录体系。待测牛只应具备出生日期、父号、母号、外祖父、外祖母、分娩日期和胎次等牛群资料信息,牛群资料表见附录F。

4.3.2 采样和日产乳量测定

乳样应是个体牛一测定日(24h)各次采乳样的混合样,采样操作规范和日产乳量测定见附录A。流量计的校准见附录D。

4.3.3 乳样的保存与运输

采样前应在样品瓶中加入0.03kg重铬酸钾作为防腐剂。样品应在2~7℃条件下冷藏,3d之内送达乳品测定室。

4.3.4 乳样的接收

牛群资料报表齐全、样品无损坏、采样记录表编号与样品箱(筐)一致。样品腐坏或打翻现象不超过10%。

4.4 乳样的测定

4.4.1 乳成分测定

乳成分是指乳脂肪、乳蛋白质和乳糖,其测定见附录B,乳成分测定仪的校正见附录D,测定所需标样与控制样的制作见附录E。

4.4.2 体细胞数的测定

体细胞数的测定见附录C。

4.5 数据处理及报告制作

数据处理及报告制作见附录G。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采样操作规范和日产乳量测定

A.1 采样前准备

清点所用流量计数量、采样瓶数量、采样记录表等。在采样记录表上填好牛场号、牛舍号、牛号等信息。

A.2 日产乳量测定

开始挤乳前15min安装好流量计,安装时注意流量计的进乳口和出乳口,确保流量计倾斜度在±5°,以保证读数准确。每次挤乳结束后,读取流量计中牛奶的刻度数值,将每天各次挤乳的读数相加即为该牛只的日产乳量。

A.3 采样操作

A.3.1 每头牛的采样量为40mL,3次挤乳一般按4∶3∶3(早∶中∶晚)比例取样。

A.3.2 每次采样应充分混匀后,再将乳样倒入采样瓶。

A.3.3 将乳样从流量计中取出后,应把流量计中的剩乳完全倒空。

A.3.4 每完成一次采样,应确保采样瓶中的防腐剂完全溶解,并与乳样混匀。

A.4 流量计的清洗

每班次采样结束后,应将流量计清洗干净。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乳成分测定

B.1 仪器

乳成分的测定使用乳成分测定仪。

B.2 检查仪器性能

B.2.1 在恒温水浴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水浴温度恒定在42℃,在测定控制样(成分已知)和清洗液放入水浴锅中15min。用清洗液清洗仪器3次以上,校零点。

B.2.2 校零结束后用控制样检查仪器是否正常,测2次。

B.2.3 控制样两次测定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0.05%)方可开始测样。反之,则应查找原因。倘若仪器无不正常的迹象,应考虑重新校准仪器。

B.3 乳样本测定

B.3.1 按采样先后安排测定顺序,检查样品顺序与采样记录表是否一致。

B.3.2 将检查后的样品放入水浴中15~20min即可达到规定的温度((42±1)℃)。加热时间不能超过45min。加热过程中应检查有无已腐坏或异常乳样,将其退出并记录。将加热的乳样从水浴中取出,应充分混合均匀,输入牛号及样品数并开始测定。在测定过程中观察仪器有无乳样溢出或渗漏现象。

B.3.3 测定结束后,保存测定仪器自动输出的检测结果。

B.4 注意事项

B.4.1 控制样的测定应在每天开始乳样测定前和全天乳样测定结束后,各进行1次,以检查仪器的稳定性。

B.4.2 设定好仪器的校零及清洗间隔,一般每隔1h清洗并校零1次,也可根据需要手动清洗。

B.4.3 在完成全部测定后,用清洗液清洗仪器4遍即可停止,同时将吸样管置入一杯清洗液中。为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平时不需要关机,如仪器停止使用一周以上应关机。

B.5 对乳成分数据可疑样品的处理

B.5.1 数据可疑样品的范围:乳脂肪测定结果>7%或<2%,乳蛋白质>5%或<2%。

B.5.2 乳成分数据可疑的处理方法:遇到可疑数据应重测。重测时,乳脂肪和乳蛋白质两次测定结果之差小于0.05%,则选用第一个结果,若大于0.05%,则继续重测;在几次测定结果中,如有任意两个结果之差大于0.10%,此样品则应废弃,需重新采样再测定。在接受新的数据时,乳脂肪和乳蛋白质应成对改变。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体细胞数的测定

C.1 仪器

体细胞数的测定使用体细胞数测定仪。

C.2 检查仪器性能

C.2.1 检查染色体与清洗液容量,应保证充足。

C.2.2 进行6次空测(不含乳样的去离子水)。如果空测的结果低于10,即可进行控制样的测定,连测3次,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10%)内,可进入正常测定。

C.3 体细胞数测定

样品测定顺序与乳成分测定一致。完成乳成分测定后直接进行体细胞数的测定,不需另外预热,乳样温度在30℃左右即可。测定结束后,保存体细胞数测定仪器自动输出的检测结果。

C.4 注意事项

C.4.1 测定过程中需观察仪器有无乳样溢出或渗漏现象。

C.5 对体细胞数数据可疑样品的处理

C.5.1 数据可疑样品的范围:体细胞数<10万个/mL的为数据可疑样品。

C.5.2 乳体细胞数可疑的处理准则:体细胞数<10万个/mL,2次重测结果的差<2000个/mL,宜取用低的那个数据。若测定结果的差>2000个/mL,样品需进行第3次重测,然后用上述方法取一个合适的结果,如重复性很差,就不能使用测定结果。将考虑重新采样。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仪器设备的校准

D.1 流量计的校准

D.1.1 校准间隔时间:每3个月校准1次或仪器维修后,需再次校准方能使用。

D.1.2 校准方法:将6kg的水加入一水桶内,将特别设计的吸水管装在流量器牛奶进入的接口上,将吸水管的不锈钢端置入水中将水吸入。校准过程需要真空,完好流量器读数应在5.9~6.1kg。

D.2 乳成分测定仪的校准

D.2.1 校准间隔时间:每3个月校准1次或仪器维修后,需再次校准方能使用。

D.2.2 校准项目: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

D.2.3 校准用标准乳样:每套标准样至少含有9个点。

D.2.4 校准方法: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校准方法操作。

D.3 测试仪器的重复性检查

应按仪器要求定期做常规性检查。

D.4 仪器校准应有记录并存档

记录内容有:设备名称、编号、校准原因、国标方法检测数据、校准前数据、校准后数据、校准人员及审核人签名等。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乳成分测定标样的制作方法

E.1 乳成分测定样标制作

E.1.1 把脱脂乳混合在含脂率为3%的新鲜生乳中,制作含脂率为0.1%、1%、1%、2%、2%的乳。

E.1.2 准备含脂率为3%的牛奶。

E.1.3 用分离出的乳油加入3%的牛奶中,制作含脂率为3.5%、4%、5%的乳样。

E.1.4 加入重铬酸钾,加入量为0.06g/100mL。

E.1.5 将已配好的9个乳样分别放入适合水溶的容器中,经63℃、15min水浴杀菌,取出冷却至42℃,摇匀,分装,贴上标签,置于冰箱冷藏(4℃)保存,以待运输及待检。

E.1.6 样标中乳脂肪、乳蛋白质和乳糖化学测定分别按GB/T 5409-19852.3.2、GB/T 5413.1-1997、GB/T 5413.5-1997进行。

E.2 控制样的制作方法

E.2.1 将每天测定的最后一个乳样记录其乳脂肪、乳蛋白质、乳糖及体细胞数值并保存在2~7℃的冷藏箱内,留作第2d校对仪器用。

E.2.2 观察做剩的乳样,挑选脂肪相对高、体细胞数大的乳样混合在一个大的烧杯内,分装成7份。任取1份放入42℃的水浴中预热15min,测定其乳成分和体细胞数并记录数据。其余的在2~7℃环境中保存。再挑选乳脂肪和体细胞数相对低的,制作方法同上。每周用制作的高、低样来检查仪器的稳定性。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牛群资料报表

在乳样送达测定室的同时,还应将牛群资料报表送抵检测室,报表内容分别见表F.1至F.4。

表F.1 采样记录表

表F.2 牛场头胎牛资料报表

表F.3 牛场经产牛资料报表

表F.4 牛场淘汰牛资料报表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生产性能测定分析报告

G.1 软件要求

测定数据处理及报告制作软件应为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专用软件。

G.2 数据处理

乳样测定完成后,汇总牛场牛群资料报表、乳成分测定记录和体细胞数测定记录。将数据导入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运行软件,为牛场提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报告。

G.3 生产性能测定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应包括干乳牛报告、体细胞追踪报告、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和牛群汇总管理报告等,报告格式见表G.1、G.2、G.3、G.4。

表G.1 干乳牛报告

表G.2 体细胞追踪报告

表G.3 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表G.4 牛群汇总管理报告

附录3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采样操作规范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采样操作规范

前言

本标准由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西安市农业林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涛、牛隽、逄国梁、高秉昱、谢琨成、谷逢晓。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中的术语和定义、采样对象及采样间隔、采样前的准备、采样、采样记录、流量计的清洗、装箱和奶样的保存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西安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的采样过程。

2.标准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NY/T 1450-2007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DHI

3.2 国际通常用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 3个单词首字母DHI来代表乳牛的生产性能测定。

4.采样对象及采样间隔

采样对象为产后5d至干奶期间的泌乳牛。采样间隔时间范围为(30±3)d。

5.采样前的准备

5.1 采样员

采样人员应进行采样前专业培训,熟悉采样要求和流程。

5.2 采样瓶

使用可密封(有刻度)专用采样瓶,清洗干净、晾干,每个采样瓶加入1粒希克罗特分散片用以防腐,在瓶上贴好标签,准备充足的采样瓶。

5.3 采样记录表

及时填写采样记录表,采样记录表见附录B。

5.4 流量计和计量瓶

流量计和计量瓶提前调试,主要指标误差在±3%以内,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5.5 牛场记录

牛场提供每头泌乳牛只的系谱和繁殖记录信息。待测牛只应具备出生日期、父号、母号、外祖父、外祖母、分娩日期和胎次等牛群资料信息,牛群资料报表见附录B。

6.采样

6.1 采样比例

每头牛的采样量为40mL,3次挤乳一般按4∶3∶3(早∶中∶晚)比例取样,2次挤乳的采样比例按6∶4(早∶晚)比例取样。

6.2 流量计安装和取样

按照流量计的使用说明安装和取样。开始挤奶前15min安装好流量计,保持流量计垂直(±5°之内),每次采样应充分混匀后,再将乳样倒入采样瓶。

6.3 剩乳排空

将乳样从流量计中取出后,应把流量计中的剩乳完全倒空。

6.4 乳样混匀

每完成一次采样,轻摇采样瓶,使采样瓶中的防腐剂完全溶解,与乳样混匀。

7.采样记录

7.1 准确登记每头采样奶牛各班次的产奶量,将各班次产奶之和作为采样日当天日产奶量,并记录在采样登记表上。

7.2 取样的同时将牛号填写在采样瓶的标签上,与采样登记表一一对应。

8.流量计的清洗

每班次采样结束后,应将流量计清洗干净。流量计校准见附录A。

9.装箱

采样完成后,需检查瓶盖是否盖紧、奶样与防腐剂是否混匀、有无破损泄漏等,检查确认后,装入采样箱。

10.奶样的保存与运输

乳样应冷藏保存,不可冷冻,3d内送达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

采样其他要求按NY/T 1450-2007进行。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仪器设备的校准

A.1 流量计的校准

A.1.1 校准间隔时间

每3个月校准1次。

A.1.2 校准方法

使用流量计校准仪对牛奶流量计进行校准,推荐使用国际认证的TRU-TEST流量计校准仪。

A.2 仪器的重复性检查应按仪器要求定期做常规性检查

A.3 仪器校准应有记录并存档

记录内容有设备名称、编号、校准原因、国际方法检测数据、校准前数据、校准后数据、校准人员及审核人签名等。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牛群资料报表

表B.1 采样记录表

表B.2 牛场头胎牛资料报表

表B.3 牛场经产牛资料报表

表B.4 牛场淘汰牛资料报表

附录4 国家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关于抓紧制定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切实做好良种登记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基础性工作的要求,制定本改良计划。

一、中国奶牛遗传改良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奶牛遗传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种公牛培育进程明显加快,以中国荷斯坦牛为主的奶牛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奶牛养殖效益不断增加,促进了奶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粮食转化增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育了第一个中国奶牛品种

1985年,第一个中国奶牛品种——“中国黑白花奶牛”通过国家审定,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该品种是由国外引进的荷斯坦牛,经纯种繁育以及与地方黄牛进行杂交并长期选育而成。2006年,中国荷斯坦纯种牛及杂交改良牛存栏约1200万头,已成为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

(二)奶牛生产水平不断发展

*注:中国奶牛主要包括中国荷斯坦牛、乳用西门塔尔牛、奶水牛、褐牛和三河牛等品种,其中荷斯坦牛是中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占奶牛总存栏量的80%以上。本改良计划特指中国荷斯坦牛,其他奶牛品种遗传改良参照执行。

近年来,中国荷斯坦牛的单产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国平均单产水平达到4500kg,比1978年增加了1500kg以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中国荷斯坦牛单产水平已经达到6500kg,一些规模奶牛场已经超过9000kg,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规模奶牛场通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原料奶产量和成分,科学配置奶牛日粮,改进饲养管理措施,有效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奶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中国荷斯坦牛单产水平的提高和存栏头数的增加,促进了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国牛奶产量达3193.4万t,奶牛存栏1363.2万头,分别是1978年的35.2倍和27.7倍。

(三)种公牛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我国种公牛站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有种公牛站49家,存栏中国荷斯坦采精公牛1319头,年生产优质冻精2574万剂。近年来,通过国家支持和自我发展,种公牛站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大部分种公牛站冻精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冷冻精液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冷冻精液合格率为96%,比1996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四)种公牛培育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奶业协会自1983年开始组织全国联合公牛后裔测定,迄今参测青年公牛965头,已公布17批后测结果,经验证的优秀种公牛达84头。2007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优先选择56头有后裔测定成绩的公牛作为种源,对我国奶牛的遗传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中国荷斯坦牛MOET(multiple 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育种体系,成功选育出18头优秀种公牛,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奶牛育种理论和方法。

我国奶牛遗传改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现代奶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奶牛单产水平总体偏低。近年来,我国牛奶总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奶牛数量的增加。1999—2006年,全国奶牛存栏增加了2.9倍,而成年母牛年平均单产仅增长了18%。目前,我国荷斯坦牛单产只有4500kg,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000kg,发达国家在8000kg以上。二是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滞后。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还处在起步阶段,参加测定的奶牛数量还不到存栏数的1%;大多数奶牛养殖不能以生产性能测定为依据,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三是缺乏自主培育种公牛能力。目前,我国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尚未建立,90%以上的种公牛依赖国外引进。部分种公牛站后备公牛严重缺乏,面临种公牛断档问题。此外,奶牛品种登记、体形鉴定和遗传评估等工作还没有有效开展起来,影响了奶牛繁育育种相关工作的推进。

二、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必要性

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是指通过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个体遗传评定、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人工授精技术等手段,提升牛群遗传水平,改善奶牛健康状况,提高牛群产奶水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实施遗传改良计划对促进我国奶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奶牛生产基础数据库

通过个体系谱资料记录、体形鉴定、生产性能测定,进行综合遗传评定,可以科学判断奶牛个体的种用价值,为选择建立良种核心群,培育种公牛和生产优质胚胎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奶牛体形鉴定体系和制度尚不健全,遗传评定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全国奶牛品种登记工作尚不规范,登记数据缺乏可靠性和权威性,登记牛的使用价值难以完全体现出来。尽快完成品种登记、体形鉴定和遗传评定工作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推进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建立健全奶牛良种登记制度,可以为奶业群体遗传改良提供准确完整的基础数据。

(二)有利于增强培育种公牛的能力

种公牛遗传品质直接关系到牛群遗传改良效果,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率超过75%。选育种公牛最可靠的方法是后裔测定,即通过公牛女儿的生产成绩衡量种公牛质量。但我国的公牛后裔测定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和体系不完善;参加后裔测定的青年公牛数量少;缺乏系统可靠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所提供的女儿性能记录数达不到准确评定种公牛的要求。因此,加快推进公牛后裔测定、遗传评定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可以增强我国自主选育培育优秀种公牛能力,改变种公牛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三)有利于提高奶牛生产水平

良种是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实践表明,中低产奶牛通过使用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的持续改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水平。一头优秀种公牛通过其冷冻精液的推广应用,每年可以改良产生7000头左右的优质母牛。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良种补贴等方式,大力推广优秀种公牛冻精的使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既是培育种公牛和奶牛良种登记所必需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产奶量和乳成分分析,可以实现“测奶科学配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目前,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数量每年只有10万头左右,既不能满足全国牛群遗传改良的需要,也达不到提高牛群管理水平的目的。因此,实施牛群遗传改良计划有利于提高我国奶牛群生产水平。

(四)有利于促进奶业可持续发展

与国际先进水平比,我国饲养2~3头奶牛才相当于发达国家1头奶牛的产奶量,而在饲料、人工、防疫等方面的费用成倍增加,也影响了奶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缩小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可通过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提高奶牛单产水平,推动奶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强奶业发展的综合生产能力。

国外奶业发展经验表明,实施国家奶牛遗传改良计划,对于推动奶牛生产水平提高作用重大。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和加拿大的奶牛平均生产水平还只有5000kg左右,两国都实施了“国家牛群遗传改良计划”,政府支持开展良种登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后备种公牛选育等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奶牛育种体系十分健全,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单产达到9000kg以上。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启动实施奶牛改良计划,加快推动我国奶牛改良工作。

目前,组织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已具备良好的基础。一是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健全。2006年7月1日施行的畜牧法和优良种畜登记规则等法律法规,对加强奶牛遗传改良、实施良种登记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将出台的《家畜冷冻精液、卵子和胚胎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对种公牛培育、后裔测定等也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二是支持奶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为推进奶业发展,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扩大冻精补贴范围,加快推进奶牛育种和改良工作。三是奶业发展空间很大。2006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为25.1kg,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00kg的1/4,乳制品消费和牛奶生产的增长潜力很大。四是奶牛育种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借鉴国外奶牛遗传改良成功做法,在种公牛后裔测定、生产性能测定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一批从事奶牛育种的科研人员和较为健全的奶牛遗传改良服务组织和网络体系。

三、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技术指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工作覆盖到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稳步推进,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全面普及和推广,奶业优势区域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达7000kg,其他地区奶牛每个世代的单产提高500kg,奶牛遗传改良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奠定奶业发展的优良种源基础。

(二)主要任务

(1)在牛群中实施准确、规范、系统的个体生产性能测定,获得完整、可靠的生产性能记录,以及与生产效率有关的繁殖、疾病、管理、环境等各项记录。

(2)在牛群中通过个体遗传评定和体形鉴定,对优秀牛只进行良种登记,选育和组建高产奶牛育种核心群,不断培育优秀种牛。

(3)组织大规模的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经科学、严谨的遗传评定选育优秀种公牛,促进和推动牛群遗传改良。

(4)在牛群中应用和提高人工授精技术,大量推广使用验证的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快速扩散优良公牛遗传基因,改进奶牛群体生产性能。

(三)技术指标

通过计划的实施,构建我国完整的现代奶牛遗传改良技术规程和组织管理体系,主要内容为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体形鉴定、品种登记、公牛后裔测定、种牛遗传评定、推广使用优秀种公牛等基础性工作。计划实施具体技术指标是:

(1)在现有基础上年新增生产性能测定奶牛8万头,到2020年达到100万头;

(2)每年新增品种登记牛15万~20万头,2020年达到200万头以上;

(3)经遗传评定和选择,完成20万头良种牛登记;

(4)每年进行500头以上青年公牛后裔测定;

(5)通过遗传评定,年选择验证优秀种公牛150头;

(6)每个世代平均单产提高500kg,乳蛋白产量增加15~20kg。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体系

1.实施内容

结合全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在奶业优势区域开展生产性能测定。

(1)在奶业优势区域建设14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购置更新相关的仪器设备;在北京建设和完善国家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中心1处;在北京建设生产性能测定标准样品制备中心;

(2)制定《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规程》行业标准,主要内容为测定方法、测定项目、测定设备、测定数据记录及其校正、分析、传输和存储;

(3)制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管理》规程,主要内容为测定组织形式、测定中心认证、测定人员条件、测定牛场要求、测定数据的使用。

2.任务指标

完成《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规程》的编制,并在奶牛群中推广实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奶牛数量年增长8万头,到2020年测定规模达到100万头。

(二)建立健全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体系

1.实施内容

(1)修订《中国荷斯坦牛》品种国家标准;制订《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规程》,主要有登记条件、登记办法与步骤、登记内容、登记结果的公布、登记证书等;

(2)制订《中国荷斯坦牛体形鉴定》行业标准;制订《中国荷斯坦牛体形鉴定技术规程》,主要包括鉴定方法、鉴定内容、鉴定结果的公布等;培训奶牛体形鉴定技术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3)在全国组织开展中国荷斯坦牛品种登记和体形鉴定工作。

2.任务指标

制定奶牛体形鉴定规程和管理办法;到2020年完成20万头中国荷斯坦牛体形鉴定。全部后裔测定公牛的女儿均应有体形鉴定的结果。每年实现15万~20万头新增奶牛品种登记,2020年达到200万头以上,并按全国统一编号规则操作。逐步建立中国荷斯坦牛高产核心群。

(三)建立健全种牛遗传评定和公牛后裔测定体系

1.实施内容

(1)制定《中国荷斯坦牛遗传评定技术规程》和管理办法;

编制和调试奶牛遗传评定动物模型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计算机软件;构建并完善中国奶牛性能选择指数(China performance index,CPI);

(2)建立中国荷斯坦牛遗传评定中心,分析汇总全国奶牛遗传评定数据,计算种牛个体育种值;研究制定我国奶牛遗传评定测定日模型技术体系;

(3)选择建立荷斯坦牛核心母牛群和种子母牛场,使用我国验证优秀种公牛,并引进外国优秀种公牛精液或胚胎,利用MOET等技术有计划生产和培育优秀后备种公牛;

(4)制定《中国荷斯坦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技术规程》,主要内容为后测组织、后测技术方案、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结果公布等;

(5)制定《中国荷斯坦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管理办法》,包括后裔测定牛场的认定,参测青年公牛的条件,奖励办法等;

(6)对参加后裔测定的青年公牛,进行遗传缺陷和亲子鉴定DNA检测;

(7)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

2.任务指标

在数据中心和遗传评定中心,形成规范的种牛遗传评定体系,采用滚动式育种值估计方法,对有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的母牛进行动态育种值预测,实时网上公布评定结果。组织开展20万头的中国荷斯坦牛良种登记,实行网络管理。定期对后测公牛进行育种值估计,每年两次公布公牛遗传评定结果。建立15~20个种子母牛场,每场饲养优秀种子母牛200头以上。每年组织两批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每批200头,根据需求逐年扩大规模,最终稳定在每年后裔测定600~700头的规模。每年选择验证种公牛150头,到2012年实现销售冻精的公牛都有后测成绩,到2020年实现种公牛冻精质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四)建立健全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推广体系

1.实施内容

(1)修订《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

(2)全国每年推广500头以上优秀种公牛的冷冻精液;

(3)积极开展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实现持证上岗;

(4)制定《高产冻精种公牛培育技术规程》。

2.任务指标

通过遗传改良,使每个世代的单产提高500kg、乳蛋白量产量增加15~20kg。使奶牛配种情期受胎率提高5个百分点。到2012年未取得后裔测定结果的公牛,所生产的冻精一律不允许经营销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公益性。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积极争取广泛的支持,确保工作开展的连续性,切实做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实施与协调工作。农业部成立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组织与协调全国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各级畜牧主管部门和技术支撑部门及中国奶业协会负责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品种登记和后裔测定等工作。

(二)完善与遗传改良计划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深入贯彻实施畜牧法,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管理法规。加大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对种公牛站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管理。积极开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抓紧制定和完善中国荷斯坦牛标准,以及种公牛饲养、种公牛后裔测定、良种登记等相关标准及规程。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升育种水平

在奶牛遗传改良工作中,应加大相关科学研究和推广的投入力度。针对当前奶牛育种与改良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攻关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的种公牛站和奶牛良种繁育场。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奶牛遗传改良潜力,提高奶牛整体生产水平。

(四)加大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的资金支持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奶牛育种行业,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奶牛种公牛站、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种子母牛场等重点建设项目,完善育种选育的基础设施,优先支持参加奶牛育种的企业和单位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奶牛良种冻精补贴、品种登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的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完善遗传改良数据库,推广优良遗传物质。

(五)提高种公牛站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国有种公牛站的体制改革,实现企事分离,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扶持一批综合实力强的种公牛站,鼓励“产学研”结合,借助教学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提高企业自主培育优秀种公牛的能力和生产科技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育种公司。鼓励有实力的大型育种公司与奶牛养殖场结合,推进奶牛育种工作。

(六)完善奶牛良种市场信息平台

奶牛良种市场与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对促进奶牛良种产业化、加速奶牛遗传改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奶牛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种公牛信息网络建设,培养一批统计分析专业人员队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指导奶牛养殖生产和科学选种选配。

(七)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支撑部门和奶业协会的作用

各级畜牧技术支撑部门及奶业协会具体负责荷斯坦群体遗传改良工作的具体实施。发挥各级畜牧技术支撑部门的指导作用,做好实施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组织协调、技术服务等工作。发挥中国奶业协会在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主体作用,具体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制定品种标准、开展种公牛选育和品种登记、促进国际交流与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加强国内奶牛遗传改良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资源和先进生产技术,鼓励国内种公牛站与国外企业和育种公司通过合作、合资等方式建立良种繁育场,开展育种技术合作,促进我国奶牛育种产业与国际接轨。要重视与加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养,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技术合作,提高我国奶牛育种的技术与管理水平。积极争取加入国际奶牛育种组织,实现国内育种数据与国际遗传评定接轨。

附录5 关于明确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任务分工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奶业协会,各种公牛站,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

为加快实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提高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切实做好奶牛良种补贴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提升奶业生产水平,现就奶牛遗传改良有关任务分工提出以下意见。

一、种公牛站

(1)承担本站种公牛后裔测定工作。

(2)每年12月20日前,向全国畜牧总站报送拟参加下一年度后裔测定工作的青年公牛资料,并将冷冻精液或血样送中国奶业协会进行全基因组检测。

(3)组织已通过全基因组检测的青年种公牛生产冷冻精液,在后裔测定结果公布之前,每头种公牛冷冻精液推广数量不超过1万剂。

(4)根据各地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提供的测定奶牛场名单,推广销售本站待测公牛冷冻精液,跟踪和及时掌握冷配进度,并向当地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报告相关情况。

(5)每年1月31日前,向全国畜牧总站报送上年本站荷斯坦验证种公牛、已通过基因组检测种公牛及其他待测青年牛分牛号的冷冻精液销售情况。

二、奶牛场

(1)配合种公牛站,及时组织待测公牛冷配工作,做好配种记录,收集参配母牛系谱档案资料。

(2)做好产犊记录,及时佩戴犊牛耳标。

(3)配合当地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及时准确采集测定样品。

(4)向当地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报送母牛系谱资料和奶牛场基本情况。

(5)运用生产性能测定报告,改善奶牛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水平。

三、生产性能测定中心

(1)开展本地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奶牛线性评定工作,重点采集、检测、分析后测公牛女儿的测定数据,按月向中国奶业协会报送测定结果,向奶牛场出具检测报告,指导奶牛场科学养牛。

(2)收集整理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场名单和基本情况,并向中国奶业协会定期报送。

(3)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服务,吸引更多的规模养殖场参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4)使用中国奶业协会发放的盲样和标准物质,定期校准检测用仪器设备。

(5)自觉接受农业部和当地畜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中国奶业协会

(1)收集、整理和分析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计算参加后裔测定种公牛育种值,提供给全国畜牧总站。

(2)组织制备和发放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标准物质。

(3)开展青年种公牛全基因组检测,向全国畜牧总站提供检测结果。

(4)组织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工作,收集整理奶牛系谱档案,评定优良个体,发放良种登记证明。

(5)组织开展奶牛线性评定和技术培训。

五、省级畜牧主管部门

(1)根据《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负责《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审核,对种公牛站实施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查。

(2)具体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加强奶牛良种配种站点建设,加快优良奶牛种公牛冷冻精液的推广。

(3)审核国外奶牛种牛活体、胚胎和冷冻精液引进申请材料。

(4)根据国家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组织报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并监督实施。

六、全国畜牧总站

(1)组织开展种公牛站现场评审、现场抽样检测和种公牛外貌评定工作。

(2)收集整理全国种公牛系谱档案,发放种公牛全国统一编号。

(3)协助畜牧业司落实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根据种公牛育种值数据和相关材料,组织筛选推荐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供精种公牛。

(4)协助畜牧业司组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协调种公牛站和各地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相互配合开展后裔测定工作。

(5)组织制定奶牛后裔测定相关技术规范。

(6)监督指导青年种公牛冷冻精液推广使用。

(7)收集汇总各种公牛站冷冻精液销售情况。

七、农业部畜牧业司

(1)根据《家畜遗传材料生产许可办法》,管理全国种公牛站,发布《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公告。

(2)组织实施奶牛良种补贴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优良奶牛种公牛冷冻精液的推广工作。

(3)审批国外种牛活体、胚胎和冷冻精液引进。

(4)督导检查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主要是后裔测定)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等工作。

附录6 中国荷斯坦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实施方案

选择优秀种公牛,利用冷冻精液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全国奶牛群遗传水平的一项根本措施。后裔测定是国际上迄今选择优秀公牛最科学、可靠的方法。1983年以来,中国奶业协会积极组织推行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取得了的经验,为加快我国独立自主培育中国荷斯坦优秀种公牛,作出了新贡献。结合当前我国奶业发展与奶牛遗传种质的需求,特制定本规程。

一、组织

(1)全国奶牛联合后裔测定工作,在农业部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由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实施。各地奶牛育种和推广机构负责后裔测定公牛冻精的分发及相关数据的收集。

(2)凡参加联合后裔测定的公牛站须持有农业部核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严格遵守本规程。

(3)后裔测定牛场须通过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认定(见附件C),并严格遵守本规程。

(4)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负责全国后测数据的收集汇总,经遗传评定后,将公牛后裔成绩报送农业部行政主管部门,并有计划地向全国公布。

二、后裔测定方案

1.参加后裔测定公牛站要求

参加联合后裔测定的公牛站设有专门的育种部门,有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具备培育优秀种公牛的能力,承担后裔测定费用。

2.待测青年公牛要求

公牛编号采用全国统一编号,具有3代以上完整系谱。每年春秋两次后裔测定的系谱上报截止日期为当年的1月31日和8月31日,到上报截止日期时年龄必须在21月龄以内。

(1)系谱审定:由育种专业委员会根据系谱,审定参测青年公牛,确定能否参加后裔测定。

(2)个体生长发育与健康:公牛个体生长发育正常,6月龄体重200kg以上,12月龄体重350kg以上。体质健壮,外貌结构匀称,无明显缺陷,经检疫无任何疾病者。

(3)繁殖性状:12~15月龄试采精,精液品质符合国家标准。

(4)DNA鉴定:青年公牛在中国奶业协会指定实验室统一进行DNA鉴定和遗传疾病的检测,结果在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备案,并返回给公牛站。

3.后测公牛冻精的提交和分配

每头测定公牛提供冷冻精液610头份,在规定时间内送交后裔测定组织单位,统一分发至后裔测定指定牛场;根据后裔测定公牛女儿应分布广泛的原则,每头公牛的精液应至少分配到不同地区的20个牛场。

4.后测试配

后测试配应遵循随机原则,所配母牛尽量使用第一胎泌乳母牛,后测试配应在4个月内完成;地方后裔测定组织单位必须在精液分发后6个月内将配种记录报送中国奶协数据中心,否则将不享受奖励。数据上报经审定合格后每条数据奖励人民币10元。上报数据内容见表1:

表1 后裔测定公牛配种记录统计表

5.公牛女儿出生记录

每头公牛健康的女儿应全部保留下来,公牛女儿出生记录必须在精液分发后18个月内将记录报送至中国奶协数据中心,否则将不享受奖励。数据上报经审定合格后,每条数据奖励人民币15元。上报数据内容见表2:

表2 后裔测定公牛女儿出生记录统计表

6.公牛女儿配种及产犊记录

公牛女儿在15~18个月龄进行配种,并做好相关记录,公牛女儿配种记录必须在精液分发后36个月内将其配种记录报送中国奶协数据中心,公牛女儿产犊记录必须在精液分发后48个月内将数据报送中国奶协数据中心,否则将不享受进一步奖励机会。数据上报经审定合格后奖励人民币5元。上报数据内容见表3和表4:

表3 后裔测定公牛女儿配种记录统计表

表4 后裔测定公牛女儿产犊记录统计表

7.公牛女儿生产性能测定

公牛女儿头胎产犊后,应进行严格的生产性能测定,详细记载其产奶量和乳脂率、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由省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上报中国奶协数据中心,在收到女儿产犊120d 4个测定日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经审核合格后,奖励人民币20元,收到公牛女儿完整泌乳期的10个测定日数据经审核合格后再给予奖励人民币20元。

表5 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统计表

8.公牛女儿外貌鉴定

公牛女儿应在产后90~120d时进行外貌鉴定,外貌鉴定由中国奶业协会认定的鉴定员鉴定,结果报送中国奶协数据中心,数据经审核后,给予奖励人民币20元。

表6 后裔测定公牛女儿体形线性评定表

注:所有性状采用9分制打分。

9.公牛育种值估计

数据中心采用测定日模型估计公牛育种值,并计算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CPI由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

10.后测成绩公布

待测公牛全部女儿完成第一个泌乳期之后,通过遗传评定,经农业部授权由中国奶业协会进行统一发布后裔测定成绩。

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

附件C 荷斯坦奶牛后裔测定场的认定

一、基本条件

(1)奶牛场必须饲养后备母牛,可繁母牛头数100头以上。

(2)应建立完整的奶牛系谱档案,配种繁殖和健康记录,使用全国统一牛只编号。

(3)必须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测定内容包括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等。

(4)奶牛场自愿承担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工作并履行义务:

①接受并全部使用全国后裔测定分发的冻精。

②定期及时将生产数据报送当地后裔测定组织机构。

③接受全国后裔测定组织到牛场采集毛发,进行DNA检测。

④接受全国后裔测定组织对牛场母牛进行外貌鉴定。

⑤后测公牛的所有女儿必须保留到完成头胎产奶。

二、饲养管理条件为规范奶牛饲养综合管理,建议牛场应通过GB/T20014-2005《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1)牛场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正常生产需要。

(2)有充足的饲料供应、饲养计划和不同阶段(生长阶段、泌乳阶段)的饲养管理规范、饲养工艺,定期对饲料成分进行检测。

(3)必须采用机械挤奶,并有科学合理的挤奶操作规程。

(4)有牛群健康计划,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检测及净化、乳房炎的预防、结核疫苗和驱虫、肢蹄护理及繁殖障碍的处理。

三、后裔测定场的认定程序

(1)由各地育种组织单位推荐并报送有关材料,详表见附录4。

(2)由中国奶业协会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核,评定合格后,统一认定挂牌,并向全国公布。

(3)后裔测定场每5年需重新认定。凡不履行义务者,取消其后裔测定场资格。

四、后裔测定奖励计划

(1)免费使用后测冻精。

(2)根据按时上报的后测数据情况,予以相应奖励,详见下表。

(3)优先、优惠使用优秀验证公牛冻精,具体由公牛站制定。

(4)根据承担后裔测定任务的完成情况,每年评选优秀后裔测定场,予以表彰和奖励。

附件D 后裔测定奶牛场申请表

一、牛场基本情况

二、牛群生产性能情况

三、体形鉴定情况

四、繁殖配种情况

五、牛只编号方法

六、申请承诺

本场自愿承担全国青年公牛联合后裔测定工作,遵守全国联合后裔测定规程,履行后裔测定义务,保证按要求做好后裔测定工作并向育种委员会提供相应数据。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录7 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形鉴定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体形鉴定的主要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正确评价奶牛的经济价值。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引用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国荷斯坦年品种》

3 术语和定义

3.1 体形鉴定是针对奶牛体形外貌进行数量化处理的一种鉴定方法,并针对每个性状,按生物学特性的变异范围,定出性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以线性的尺度进行评分。

3.2 奶牛体形鉴定员须符合国家专业鉴定标准,方可持证进行奶牛体形鉴定工作。

3.3 奶牛体形鉴定员标准。

3.3.1 热爱奶牛体形鉴定工作,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工作责任心强,坚持原则,办事公平公正的畜牧技术人员。

3.3.2 经奶牛体形鉴定专业培训,完全掌握鉴定评分标准,并能独立熟练地进行奶牛体形鉴定工作。

4 体形鉴定组织

4.1 以专业鉴定人员为主组成全国奶牛体形鉴定委员会,负责体形鉴定员的培训和认可,并在全国开展奶牛体形鉴定工作。

4.2 各省(区、市)应认定1~2名专业奶牛体形鉴定员,负责辖区内或接受委托从事奶牛鉴定工作。

5 鉴定方法

5.1 全国统一执行9分制评分法。

5.2 鉴定员主要对辖区内的牛群中第1胎母牛进行体形鉴定。

5.3 被鉴定牛只应在产犊后40~150d进行。

6 鉴定资料

6.1 鉴定员完成鉴定牛只的资料除留存被鉴定牛场外,应报送中国奶业协会数据中心备案。

6.2 中国奶业协会数据中心根据各地报送资料进行汇总,同时计算每头牛的估计育种值,并定期发布。

6.3 鉴定员依据中国奶业协会数据中心,发布的公牛体形估计育种值和体形外貌柱形图,指导奶牛场制订选种选配计划,加快本地区奶牛的品种改良。

7 奶牛体形鉴定性状与评分标准

7.1 结构与容量

本部位包括6个描述性性状,9个缺陷性状,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18%。

7.1.1 体高

测定部位为十字部到地面的垂直高度,本性状为可度量性状,部位评分中权重15%,评分标准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1.2 前段

观察部位为奶牛的耆甲部相对十字部的高度差。注意不要被奶牛的背腰不平所误。部位评分中权重8%,其评分标准和功能、加权分如下:

7.1.3 体躯大小

即被鉴定牛只的体重,可依据被鉴定牛的胸围估计体重。在部位评分中权重20%,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1.4 胸宽

以奶牛两前肢内侧的胸底宽度为指标,一般不进行度量,由鉴定员判断其宽度为主。部位评分权重29%,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1.5 体深

为奶牛体躯最后一根肋骨处腹下沿的深度,主要依靠鉴定员观察判断。部位评分权重20%,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1.6 腰强度

主要观察被鉴定牛只的臀(十字部)与背之间脊椎骨的连接强度及背部之短骨发育状态。极强个体背部之脊椎骨微有隆起,其短骨发育长、平;极弱个体背部下凹,其短骨发育短而细。部位评分中权重8%,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1.7 体躯结构/容量之缺陷性状

(1)面部歪:弯曲的下颌,扭曲的鼻梁骨,影响咀嚼和呼吸,扣2分。

(2)头部不理想:缺少品种特征,如头短、口笼窄,两眼太近或太远,扣1分。

(3)双肩峰:指耆甲和肩后相连呈凹形,扣1分。

(4)背腰不平:扣1分。

(5)整体结合不匀称: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连接不紧凑,整体结合不好,扣1分。

(6)肋骨不开张:从牛的后面观察,其肋骨应该呈长、平、弧形开张,而不开张个体无弧形态,扣1分。

(7)凹腰:腰椎骨和髋骨之连接点应是高的、宽的;连接点不好的个体呈下凹状态,此缺陷应与腰强度评分区别,扣1分。

(8)窄胸:胸应该是大而深;在肘部有很好的开张前肋,并平滑地充满肩部。而窄胸则在肘部很窄,扣1分。

(9)体弱:牛只缺乏强壮感,缺乏支持高产性能应变能力,扣1分。

7.2 尻部

本部位包括3个描述性性状和6个缺陷性状,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10%。

7.2.1 尻角度

指腰角至坐骨结节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评定时以腰角对坐骨结节的相对高度为指标。部位评分中权重36%,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2.2 尻宽

以坐骨结节间的宽度为评分标准,部位评分中权重为42%,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2.3 腰强度

与体躯结构/容量中之腰强度评分标准和功能分相同,部位评分中权重为22%,其评分的功能分如下:

7.2.4 缺陷性状

(1)肛门向前:阴门和肛门应该呈垂直状态,若肛门在尾根下前置,其排泄物会污染生殖道,引起生殖系统疾病,扣2分。

(2)尾根凹:尾根在臀骨间陷入,扣1分。

(3)尾根高:尾根位于臀骨的顶上,扣0.5分。

(4)尾根向前:尾根的起始点应是在离臀角2.5cm处,如果它的距离超过2.5cm即为尾根向前,扣1分。

(5)尾歪:尾应和背线成一条直线,如果与背线弯曲则为尾歪,扣1分。

(6)髋部偏后:髋部应是高和宽的,位于腰角和臀角之间,髋部偏后则会影响臀端的位置和后肢结构,扣1.5分。

7.3 肢蹄

本部位包含6个描述性性状和9个缺陷性状。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20%。

7.3.1 蹄角度

指后蹄外侧壁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因易受是否修蹄因素的干扰,可参照观察蹄壁上沿的延伸线到前肢的位置来评分,若延伸到前肢腕关节上,胸部下之肘部则评低分,平腕关节蹄角度中等5分,在关节下则说明蹄角度大,评高分,部位评分中权重为20%,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3.2 蹄踵深度

主要观察鉴定牛只的后蹄之蹄踵上沿与地面之间的深度。蹄踵上沿与地面约4.5cm以上为极深个体,评9分;2.5cm左右为中等,评5分;0.5cm以下极浅个体,评1分。部位评分中权重为20%,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3.3 骨质地

主要观察牛只的后肢骨骼的细致程度与结实程度。后肢骨骼粗圆、疏松者评低分,宽、扁平、结实细致者评高分。部位评分中权重为20%,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3.4 后肢侧视

从侧面观察被鉴定牛只后肢飞节的弯曲程度。部位评分中权重为20%,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3.5 后肢后视

从后面观察飞节的内向程度,两飞节内向,后肢呈X状者,评1分;两飞节间宽,两后肢呈平行状态,评9分。部位评分中权重为20%,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3.6 缺陷性状

(1)卧系:指系部软,悬蹄接近地面,扣1分。

(2)后肢抖:有关节炎症状,后肢在站立或走动时,有痉挛或发抖现象,扣3分。

(3)飞节粗大:扣1分。

(4)蹄叉张开:蹄两趾间的间隙较大,扣0.5分。

(5)后肢前踏或后踏:扣1.5分。

(6)过于纤细:指后腿骨骼纤细,扣1分。

(7)前蹄外向:扣1分。

(8)蹄瓣不均衡:扣1分。

7.4 泌乳系统

本部位评分为3个部分,即泌乳性状、前乳房、后乳房,占牛只体形总评分的40%。

本系统共包括3个描述性状和2个缺陷性状,评分占乳房分数的20%。

7.4.1 泌乳性状

7.4.1.1 乳房深度

指牛只乳房底部到飞节的距离。若乳房倾斜,则以最低点到飞节的距离。对1胎母牛来说,乳房底部到飞节距离在10cm,则为最佳,评5分,与飞节距离16cm评8分,低于飞节1cm则评1分。3胎以上牛只,乳房底部在飞节上10cm,评8分,与飞节距离在5cm,评5分,与飞节平评4分,低于飞节,则评低分,部位评分中权重为33%,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1.2 乳房质地

通过观察和触摸牛只的乳房组织是以腺体组织或结缔组织构成进行评分。腺体组织乳房质地柔软细致,富有弹性,挤完奶后,乳房即收缩;而结缔组织多的乳房,则完全相反,即肉乳房。部位评分中权重为33%,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1.3 中央悬韧带

主要以乳房底部中隔纵沟的深度为衡量标准,1胎牛乳房中沟深5cm,从后面看,明显把乳房分为左右两部分者,为极强个体,评8分;中隔纵沟深0.6cm者,评2分。本性状权重为33%,其评分的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1.4 缺陷性状

(1)乳房前吊:乳房底部向前倾斜,扣1分。

(2)乳房后吊:乳房底部向后倾斜,扣0.5分。

7.4.2 前乳房

本部分鉴定性状3个,泌乳系统的3个性状也参与计分,缺陷性状有7个。占乳房评分的35%。

7.4.2.1 前乳房附着

从牛体侧面观察,借助触摸,看前乳房与体躯腹壁连接附着程度进行评分。本性状之权重为45%,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2.2 前乳头位置

以前乳头在乳房的位置进行评分。本性状之权重为20%,其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2.3 前乳头长度

以前乳头之长度进行评分。本性状之权重为5%,其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2.4 乳房深度

评分标准与功能分同前,本性状之权重为8%,其加权分如下:

7.4.2.5 乳房质地

评分标准与功能分同前,本性状之权重为12%,其加权分如下:

7.4.2.6 中央悬韧带

评分标准与功能分同前,本性状之权重为10%,其加权分如下:

7.4.2.7 缺陷性状

(1)前乳房膨大:指前乳房附着松懈向外凸出,扣1分。

(2)前乳房肥赘:前乳房左右膨大,扣1分。

(3)左右不均衡:左右乳区大小不一致,扣1分。

(4)前乳房短:前乳房没有足够的长度,扣1分。

(5)前乳头不垂直:扣1分。

(6)前乳头有附乳头:乳头上面长有小乳头,扣1.5分。

(7)前乳房有瞎乳区:非乳房炎性瞎乳区,扣3分。

7.4.3 后乳房

本系统鉴定性状3个,泌乳系统3个性状也参与计分,有缺陷性状7个。在乳房评分中权重45%。

7.4.3.1 后乳房附着高度

即后乳房乳腺组织的最上缘与阴门基底部之间的距离。本性状之权重为23%,其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3.2 后乳房附着宽度

指后乳房乳腺组织的最上缘的附着宽度。本性状之权重为23%,其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注:3胎牛其标准提高3cm。

7.4.3.3 后乳头位置

以后乳头在乳房的位置进行评分,本性状权重为14%,其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4.3.4 乳房深度

其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同前,其权重12%,加权分如下:

7.4.3.5 乳房质地

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同前,其权重为14%,加权分如下:

7.4.3.6 中央悬韧带

评分标准和功能分同前,其权重为14%,加权分如下:

7.4.3.7 缺陷性状

(1)乳房形状差:指后乳房形状不匀称,扣1分。

(2)后乳房左右不匀称:两个乳区大小不匀称,扣1分。

(3)后乳房短:扣1分。

(4)后乳头不垂直:扣1分。

(5)乳头位置向后:后乳头生长位置靠后,扣1分。

(6)后乳头上有附乳头:后乳头上生长有小乳头,扣1.5分。

(7)后乳房有瞎乳区:非乳房炎引起的乳区坏死,扣3分。

7.5 乳用特征

本部位评分鉴定性状有1个,其他部位评分中有3个性状参与本部位计分。共同构成乳用特征评分,缺陷性状有1个。在奶牛外貌总分中本部位评分占12%。

7.5.1 棱角性

主要观察奶牛整体的3个三角形,骨骼的轮廓是否清晰,肋骨开张程度和肋间距之大小,尾巴的粗、细,股部大腿肌肉的凸凹程度以及耆甲棘突的高低等。其权重为60%,评分标准及功能分、加权分如下:

7.5.2 骨质地

评分标准和功能分以肢蹄部位中之骨质地评分为准,其权重为10%,功能分如下:

7.5.3 乳房质地

评分标准和功能分以乳房部位中的乳房质地评分为准,其权重为15%,加权分如下:

7.5.4 胸宽

评分和功能分以体躯结构/容量中之胸宽评分为准,其权重为15%,加权分如下:

7.5.5 缺陷性状

肋间近:如果肋骨间的间隔小于1指,则为肋间近,扣1分。

7.6 各部位评分的计算方法

部位评分=∑(功能分×加权系数)-∑(缺陷性状扣分)

1为该部位评定的若干个鉴定性状和参与计分的性状。

功能分:为鉴定性状的线性评分之功能分。

加权系数:为所鉴定性状在该部位评分中之权重。

2(缺陷性状扣分):为本部位缺陷性状扣分之总和。

缺陷性状若表现严重,则应画√√,即应加倍扣分。

7.7 体形外貌总分计算办法

7.7.1 体形外貌总分=∑(部位评分×加权系数)

∑:外貌鉴定的若干个分类大部位。

部位评分:该分类部位的评分得分。

加权系数:该分类部位的评分在外貌总分之权重。

7.7.2 各分类部位在体形外貌总分中之权重。

7.8 凡已经配置有鉴定牛软件之单位,均应把鉴定结果输入计算机;未配置的单位,可以上述方法计算外貌评分。

8 外貌评分等级之划分

1.优秀(Ex):90~100分;

2.很好(VG):85~89分;

3.好+(GP):80~84分;

4.好(G):75~79分;

5.一般(F):65~74分;

6.差(P):65分以下。

附件1 中国荷斯坦牛体形线性鉴定部位示意图

一、体高评分示意图

二、前段评分示意图

三、体躯大小评分示意图

四、胸宽示意图

五、体深评分示意图

六、腰强度评分示意图

七、尻角度评分示意图

八、尻宽评分示意图

九、蹄角度评分示意图

十、蹄踵深度评分示意图

十一、骨质地评分示意图

十二、后肢侧视评分示意图

十三、后肢后视评分示意图

十四、乳房深度评分示意图

十五、乳房质地评分示意图

十六、中央悬韧带评分示意图

十七、前乳房附着评分示意图

十八、前乳头位置评分示意图

十九、前乳头长度评分示意图

二十、后乳房附着高度评分示意图

二十一、后乳房附着宽度评分示意图

二十二、后乳头位置评分示意图

二十三、棱角性评分示意图

附件2 体况评分的标准及应用

一、评分标准

1.体况1.0分

这些奶牛太瘦,没有可利用的体脂储存来满足其需要:

(1)脊椎骨明显,根根可见。

(2)短肋骨根根可见。

(3)髋骨部下凹特别深。

(4)荐骨及坐骨和连接二者韧带显而易见。

(5)尾根下凹。

2.体况2.0分

有可能从这些奶牛身上获得充分的产奶量,但是她缺少体脂贮存。

(1)脊椎骨突出,但并非根根可见。

(2)短肋骨清晰易数。

(3)髋骨下凹很深。

(4)荐骨、坐骨及连接二者的韧带明显突出。

(5)尾根两侧皆空。

3.体况2.5分

这是理想的体况,这些奶牛在大多数产奶阶段都是健康的。

(1)脊椎丰满,看不到单根骨头。

(2)椎骨可见。

(3)短肋骨上覆盖有1.5~2.5cm体组织。

(4)肋骨边缘丰满。

(5)荐骨及坐骨可见但结实。

(6)连接荐骨及坐骨的韧带结实并清晰可见。

(7)髋部看上去较深。

(8)尾根两侧下凹,但尾根上已开始覆盖脂肪。

4.体况3.5分

这是奶牛理想体况评分的上限,体况评分再高一点就该列入肥牛行列。3.5分是后备牛产犊时及干奶时理想体况。

(1)在荐骨及短肋骨上可感觉到脂肪的存在。

(2)连接荐骨及坐骨的韧带上脂肪明显。

(3)荐骨及坐骨丰满。

(4)尾根两侧丰满。

(5)连接荐骨及坐骨的韧带结实。

5.体况4.5分

这些奶牛身上脂肪太多。

(1)背部“结实多肉”。

(2)看不到单根短肋骨,只有通过用力下压时才能感觉到短肋骨。

(3)荐骨及坐骨非常丰满,脂肪堆积明显。

(4)尾根两侧显著丰满,皮肤无皱褶。

二、应用

附录8 DHI测定常见项目指标一览表

DHI测定常见项目指标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附录9 DHI测定采样员岗位职责

DHI测定采样员岗位职责

奶样采集是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要求奶样采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对采样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采样对象为参测牛场所有泌乳牛5d内的新产牛和干奶前5d的牛不采样,手工挤奶患病(患乳房炎等疾病)牛只也取样。

2.采样前需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点流量计只数、查看采样瓶数量、防腐剂添加情况,对没有防腐剂的样瓶要及时补加。准备好需填写的各类采样记录的表格。

3.开始挤奶前做好流量计的安装、检查和消毒等准备工作。正确安装流量计,注意流量计的进奶口和出奶口,操作时应确保流量计垂直(倾斜度在±5°之内)以保证准确读数并正确记录产奶量。

4.采样前首先确认牛号(看耳标)。对无耳标或字迹模糊不清的牛只,应做好记号,询问牛群管理员查实后及时补充完善。

5.采样时,奶样由计量瓶或流量计中采集和计量,各项操作都须等待测定牛只挤奶结束后才能进行,采集奶样必须充分混匀。每个测定日采集奶样量要按奶牛场1d挤奶的班次数合理分配,每头牛每测定日所取奶样40mL左右,3班次挤奶按照4∶3∶3(早∶中∶晚)比例取样,两班次挤奶按照6∶4(早∶晚)比例取样。

6.从流量计中采集奶样,操作程序如下:挤奶结束后,先读取刻度,记录好产奶量,然后将阀门转换到搅拌状态,使奶样充分混匀(过程保持10~15s),按比例采样。采样完毕后,打开放奶阀门让空气进入流量计,完全清空剩奶,不能有叠奶现象。若挤奶设备自动脱杯后停止工作,须重新启动,使设备处于工作状态再采样。

7.每完成1个奶样的采集后,都需充分摇匀,确保所有样品瓶中的防腐剂完全溶解并混匀。

8.确保采样记录表上的数目与奶样盘内的奶样数一致,并保持序号相对应。应在奶样盘标签纸上准确填写奶牛场名称、牛棚等信息。若有样品倒翻情况,应在采样记录表上做好标记。

9.采集的奶样必须放置在洁净、安全或专门位置,以免打翻或弄脏。

10.天气炎热时,需将取好的奶样放置于冷藏室(2~7℃),或通风阴凉处,避免放在闷热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11.采样时应注意保持奶样和奶样盘的干净、清洁,避免奶样中混入牛毛、牛粪等杂质。

12.采样完成后,采样记录表上必须清楚、正确地填写取样日期、牛圈号、牛号、各班次产量、累计产量等信息,认真核对当班次实际产量,如差异较大的应按比例调整上报产量,具体操作人员需签名确认。

13.各挤奶班次之间要清洗流量计,完成1d的采样工作后,必须彻底清洗流量计,并将流量计卸下,放置在阴凉通风、干净的地方保存。

14.发现流量计流量、读数有明显出入时,应拆开流量计上端,检查是否有奶垢或杂物并及时清除。应注意检查流量计的垫圈是否老化以及管道是否漏气等造成真空不足。

15.每月应按测定中心要求时间及时运送奶样和报送表格。奶牛场资料员应及时、认真填写采样记录表、每月牛群信息变动资料等报表,并报送测定中心电子版表格或纸质表格。采样记录表需准备2份纸质版,1份留奶牛场,1份随奶样交到测定中心。

附录10 DHI测定服务协议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服务协议书

甲方: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

地址:            电话:

乙方:

地址:            电话: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实现奶牛群改良和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建立高产、优质、健康奶牛群的基础。为了加强协作,有效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平等互利的原则,现就甲方为乙方奶牛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服务事宜,经双方协商协议如下。

1.乙方自愿提出申请,经甲方审核同意方可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2.甲方在奶牛登记建档、采送奶样、报告解读、牛场问题查找等方面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完善本场牛只标识、登记建档工作,按照甲方要求提供牛场和牛只信息,确保信息资料完整准确。

4.每月 日乙方将奶样送到陕西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乙方保证所取奶样是按照取样操作规程要求采集的奶样。

5.甲方在收到奶样后3d内完成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以电子邮件形式及时发送或书面形式邮寄给乙方。

6.甲方负责向乙方提供必要的取样瓶、取样框和防腐剂等。乙方要爱护取样设施,如有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

7.乙方在取得DHI技术报告后,要及时解读报告,查找问题,制订计划措施,改进到位。

8.甲方不定期到乙方进行技术咨询、督查整改。

9.乙方有权对测试结果提出质疑,要求甲方答疑。

10.乙方按照 元/头次的标准付给甲方奶样测定和技术服务费,付款按月结算。

11.服务期限:自20 年 月 日起至20 年 月 日止。

12.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签字后开始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负责人:                          乙方负责人: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约日期:                           签约日期:

附录11 DHI测定相关字母词汇编

DHI测定相关字母词汇编

本表所列字母词包含相关的缩略语、外文词语、常用计量单位等内容。

A

AA,amino acid,氨基酸

ABP,androgen binding protein,雄激素结合蛋白

ABPE,acute bovine pulmonary emphysema,急性牛肺气肿

ABPE,acute bovine pulmonary emphysema and edema,急性牛肺气肿和水肿

AASC,校正后数

ABV,Australian breeding value,澳大利亚育种值

ABVCC,Australian breeding value cell count,澳大利亚体细胞育种值

ABVF,Australian breeding value fat,澳大利亚脂肪量育种值

ABVL,Australian breeding value liveweight,澳大利亚活体重育种值

ABVM,Australian breeding value milk,澳大利亚泌乳量育种值

ABVMSP,Australian breeding value milking speed,澳大利亚泌乳速度育种值

ABVP,Australian breeding value protein,澳大利亚蛋白量育种值

AC,actual cost,实际成本

ACE,average calving ease,平均产犊难易度

ACF,average calving figures,平均分娩次数(LC胎次计数)

ACTH,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F,acid detergent fiber,酸性洗涤纤维

ADFI,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平均日采食量

ADG,average daily gain,平均日增重

ADIM,average number of days of lactation,平均泌乳天数

ADIN,acid detergent insoluble nitrogen,酸性洗涤不溶性氮

ADL,acid detergent lignin,酸性洗涤木质素

ADP,apparent digestible protein,表观可消化蛋白

ADP,adenosine diphosphate,二磷酸腺苷

ADS,acid detergent soluble,酸性洗涤可溶物

AHA,acetohydroxamic acid,乙酰氧肟酸

AI,artificial insemination,人工授精技术

AIA,acid insoluble ash,酸性不溶灰分

Ala,alanine,丙氨酸

ALB,albumin,白蛋白

AP,available phosphorus,有效磷

APR,Australian profit rating index,澳大利亚利润评级指数

ARC,the British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英国农业科学研究委员会

Arg,arginine,精氨酸

Ash,灰分

ASI,Australian breeding index,澳大利亚选育指数

Asp,asparaginic acid,天(门)冬氨酸

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腺苷三磷酸

ATPase,adenosine triphosphatase,腺苷三磷酸酶

AVG,average,平均值

B

B2B,business to business,商家对商家进行交易

B2C,business to consumer,商家对个人进行交易

bacteria count,细菌数

BCAI,breed class average index,品种等级平均数指标

BCP,bacterial protein production,细菌蛋白产量

BCP,bacterial(and protozoal)crude protein,细菌体蛋白,微生物蛋白

BCS,body condition score,体况评分

BCVFA,branched-chain volatile fatty acid,支链挥发性脂肪酸

BD,body dimension,体容积

BDCC,cow selection matching,奶牛的选种选配

BFA,biochemistry flavic acid,生化黄腐酸

BHBA,β-hydroxybutyric acid,β-羟丁酸

BLUE,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ion,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or,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群体遗传进展的最佳统计方法)

BMI,body mass index,体质量指数

BMSCC,bulk milk somatic cell counts,散装牛奶体细胞数

BMT,Beijing mastitis test,北京乳房炎检测法

body condition score,体况评分

BST,bovine somatotropin,牛生长激素

BTSCC,balk tank somatic cell counts,贮乳罐体细胞数

BUN,blood urea nitrogen,血浆尿素氮/血液尿素氮

BV,breeding value,育种值

BV,biological value,(蛋白质)生物价值

BW,body weight,体重

C

C∶F,concentrate∶forage,奶牛日粮精粗比

Ca,calcium,钙

cAMP,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腺苷-3',5'-环化一磷酸,环磷酸腺苷,环化腺核苷一磷酸,环腺一磷

CBW,calf body weight,犊牛体

CDN,Canadian Dairy Network,加拿大奶业网

CDP,protein digestibility,蛋白消化率

cf,confer,参照,参阅,与比较,应用于

CF,crude fiber,粗纤维

CF,coarse fiber,粗纤维含量

cfu,colony forming units,菌落形成单位

cfu/mL,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cGMP,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环磷酸鸟苷,环鸟苷酸

CH4,methane,甲烷

ChinaGAP,China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中国良好农业规范

CI,calving interval,产犊间隔

CI,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区间

CI,cow index,母牛指数

CIA,common intercept approach,共同截距法

CIP,cleaning in place,自动就地清洗系统,清洗定位或定位清洗

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在版编目数据

CIT,cow index for type,母牛体形指数

CL,corpus luteum,黄体,黄体素,黄体素液

CLA,conjugated linoleic acid,共轭亚油酸

CLONS,clone,克隆,无性繁殖技术

cm,centimeter,厘米

CMT,California mastitis test,加利福尼亚乳腺炎检测

CN,casein,酪蛋白

CN,China,中国

CNCPS,cornell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康乃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

CNDHI V3.0,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系统3.0版本

CNDHI,China national dairy herd improvement,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信息处理系统

CO2,carbon dioxide,二氧化碳

COCs,cumulus oocytes complesxes,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onception Rate,情期受胎率

Conf,configuration,结构

CP,crude protein,粗蛋白

CPI,China performance index,中国奶牛总性能指数(CPI①:适用于既有女儿生产性能又有女

儿体形鉴定结果的国内后裔测定验证公牛。CPI②:适用于仅有女儿生产性能的国内后裔测定验证公牛)

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每条指令执行周期,平均执行周期数

CPI,cost per install,每次安装成本

CPI,characters per inch,字符/in,lin=2.54cm

CPI,count per inch,每英寸测量次数,鼠标成像清晰度

CPI,carbon preference index,碳优势指数

CPI,critical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

CPI,cell parameter ID,服务小区参数ID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信息物理系统

CS,cysteamine,半胱胺

CS,client server,服务器客户端

CS,command system,命令系统,指挥系统

CV,产犊性能,包括死胎率,产犊难易度等性状

CV,coefficient(s)of variation,变异系数

CY,cheese yield,干酪产量

CY$,cheese yield dollars,干酪产量价值

Cys,cysteine,半胱氨酸

Cys,cystinol,胱氨酸

D

D(DAUS),daughters,女儿数

D,dairy,乳用性

d,day,天

DA,daughter average,女儿平均数

DACP,dietary acid crude phosphorus,日粮酸性磷总含量

DAD,domestic animal diversity,家畜多样性

Dairy Champ,牛群管理软件

day milk yield,日产奶量

21-Day Pregnancy Rate,21日妊娠率

DCAB,dietary cation-anion balance,日粮阴阳离子平衡

DCAD,dietary cation-anion difference,日粮阴阳离子差异

DCE,daughter of calving ease,女儿产犊难易

DCEU,dairy cattle energy unit,奶牛能量单位

DCHO,digestible carbohydrates,可消化碳水化合物

DCP,digestible crude protein,可消化粗蛋白

DCP,data collection platform,数据收集平台

DCP,data central processor,中央数据处理器

DDGS,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可溶性谷物类干酒糟,简称干酒糟

DE,digestive energy,可消化能

Deb,dietary electrolyte balance,日粮电解质平衡

DEG,rumen protein degradability,瘤胃蛋白质降解

DF,udder texture,乳房结构

DFM,direct-fed microbials,直接饲喂微生物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奶牛群改良

DIG,days in/into graviditas,妊娠天数

DIM(DAYS),days in milk,泌乳天数

dIMP,deoxyinosine-5'-monophosphate,脱氧次黄苷酸,脱氧肌苷酸

DIP,degradable intake protein,摄入的可降解蛋白质

DIP,degraded intake protein,降解的进食蛋白质

DIS,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数字化信息系统

DIS,digital image stabilisation,数字图像稳定,数字图像稳定器

dl,deciliter,分升

DM,dry matter,干物质

DMBS V3.0,奶牛饲料配方与营养分析系统3.0版本

DMI,dry matter intake,饲料干物质的进食量

DMS3.0,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3.0版本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

DNPOM,digestible non-protein organic matter,可消化非蛋白有机物

DOC,产犊年龄

DOM,digestible organic matter,可消化有机物

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点数,输出分辨率,打印分辨率

DPR,女儿受孕率

DSI,development stage index,发育时期指数

DSI,direct steam injection,直接蒸汽喷射,蒸汽喷射杀菌

DSI,data systems inquiry,数据系统调查

DSI,demand side integration,需求侧集成

DTMS,奶牛园区管理信息系统

DTMS4.0,奶牛园区管理信息系统4.0版本

DTP,digestible true protein,可消化真蛋白

DueDate,预产期

DVS,digital video server,网络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编码器

E

EAA,essential amino acid,必需氨基酸

EBCMS,estimated breedingmilk secretion,泌乳系统估计育种值

EBG,empty body gain,胴体净增重

EBV,estimated breeding values,估计育种值

EBVF,estimated breeding values fat,乳脂量估计育种值

EBVFC,estimation breeding value of frame classification,外貌等级分估计育种

EBVFL,estimation breeding value of foot and limb,肢蹄估计育种值

EBVM,estimation breeding value of milk,产奶量估计育种值

EBVP,estimated breeding values of protein,乳蛋白量估计育种值

EBW,empty body weight,空胴腹体重

ECP,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endogenous crude protein,内源蛋白

ECP,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D,effective dose,有效剂量

EDA,expected daughter average,预期女儿均值

EDC,expected date of calf,预产期

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乙二胺四乙酸

EE,ether extract,乙醚浸提物/乙醚提取物,即粗脂肪

EFA,essential fatty acids,必须脂肪酸

EFNDF,effectiv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E-mail,electronic mail,电子邮件

EN,endogenous nitrogen,内源性氮素

eNDF,effectiv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有效中性洗涤纤维

eNDF,evaluated nuclear data file,评价过的核数据汇编

EP,endogenous protein,内源蛋白

EPS,endogenous protein system,内源蛋白系统

ET,embryo transfer,胚胎移植

ETA,estimated transmitting ability,估计传递力

EUN,endogenous urinary nitrogen,内源尿氮/内源尿中氮

EV,earned value,挣值,实现价值

EW,embryo weight,胚胎重

Ex(E),excellent,优秀

EXTRA,特别奖(同时获得超级生产奖和超级外貌奖)

F

F,fair,一般

F,fat,脂 肪

F%,乳脂率

F∶C,forage∶concentrate,奶牛日粮粗精比

F6000J,可移动转存设备

FA,fatty acid,脂肪酸

FAD,fat digestibility,脂肪消化率

FAN,free amino nitrogen,游离氨基酸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U.N.,联合国粮农组织

Fat pct,fat percentage,乳脂率

fat/protein,脂肪/蛋白比

FBW,full body weight,全重

FC,final classification,最终级别

FCG,feed cost,造肉成本

FCM,fat corrected milk,标准乳

4%FCM,4% fat corrected milk,4%标准乳,国际上以乳脂率4%的乳作为乳脂校正乳,称标准乳。4%标准乳的换算公式:FCM=M(0.4+15F)

FCR,feed conversion rate,饲料转化率

FER,fertility,繁殖

FFA,free fatty acids,游离脂肪酸

FITSD V1.0,foidn intelligent terminal system—(dairy),奶牛体形鉴定系统软件V1.0

FL,foot and leg,肢蹄

FLC,feet and legs composite,肢蹄综合指数

FOM,fermentation of organic matter,瘤胃可发酵有机物

Fossomatic,牛奶中体细胞测定设备仪器

FrC,frame cross,骨架(容积)

FreeDMS,免费数据管理系统/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

FreeDMS4.0,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4.0版本

FSH,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嗜碱性粒细胞所分泌促卵泡激素

EUREP,Euro-Retailer Produce Working Group,欧洲零售商农产品工作组

EUREPGAP,Euro-retailer produce working group GAP,欧盟良好农业规范

FWI,free water intake,自由饮水量

G

G,good,好

g,gram,gramme,克

G-6-PDH,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AP,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良好农业规范

GB,gigabyte,吉字节,又称千兆

GB,guobiao,国标

GCPI,gene chinese Performance Index,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GE,gross energy,总能,粗能

GEI,gross energy intake,进食总量

G/F,gross/fat,总脂肪与脂肪之比

Glu,glutamate,谷氨酸

Gly,glycine,甘氨酸

GM,gold medal,公牛金牌

GM,genetic medal,遗传价值

GMD(DOM),gold medal dam,母牛金牌

DOM,dam of merit(daughter of mather),优秀母牛

GnRF,Gonadotropin-releasing factor,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

GnRH,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P,good plus,好+

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分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GPS,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处理器分享

Grade A,优质乳

GRF,glucose rotamer ferment,葡萄糖异构体发酵,高度可发酵糖

GRF,Gonadotropin-releasing factor,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

H

H,herds,牛群数

H,hour,小时

h2,heritability,遗传力

HACCP,hazard anayl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及关键质量控制点

H2O2,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

H2S,hydrogen sulfide,硫化氢

Heat Detection Rate,配种率

His,histidine,组氨酸

HMA,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ue,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HMT,Hangzhou mastitis test,杭州乳房炎检测法

HSCC,High somatic cell count,高体细胞数

HTACM,herd test adjusted corrected milk,校正奶量

HTST,high temperature short time,高温短时杀菌

HTST,high temperature-short time pasteurization,高温短时巴斯德灭菌

HTW,herd test weight,牛群测定奶量,牛群牛只平均产奶量

HunT,冷缸体细胞

Hyp,hydroxyproline,羟脯氨酸

I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

IDF,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国际乳品联合会,国际乳业联盟

IFA,integrated farm assurance,综合农场保证

Ile,isoleucine,异亮氨酸

INS,insulin,胰岛素

Internet,因特网,又叫做国际互联网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国际标准组织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产业

IU,international unit,国际单位

IU/kg,international unit per kilogram,每千克国际单位

IUD,Intrauterinedevice,双角子宫

IV,iodine value,碘价

J

JA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美)畜牧学报

JDS,Journal of Dairy Science,(美)奶牛科学学报

JH,Journal of Heredity,(美)遗传杂志

JMP,Jersey mating program,娟珊牛选配方案

JMS,Jersey marketing service,娟珊牛销售服务

K

kcal,kilocalorie,千卡,热量单位

Kd,degradation rate,降解速率

kg,kilogram或kilogramme,千克

kPa,kilopascal,千帕,压强单位

Kp,flow rate,流通速率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

kW,kilowatt,缩写,千瓦

L

L,liter,升

L,lignin,木质素

LA,lactalbumin,乳蛋白

LAA index,limited amino acids index,限制性氨基酸指数

Lac,lactose,乳糖

LACT,lactation,泌乳期

Large 160,远端160

Large 80,远端80

LC,lactation count,胎次计数

LC,lethal concentration,致死浓度

LCT,lowest/limit creature temperature,最低极限温度

LD,lethal dose,致死量

LEP,leptin,血清瘦素

Leu,leucine,亮氨酸

lgG,immunoglobulin G,免疫球蛋白G

LH,luteotropic hormone,促黄体素

Linear Type Classification,体形外貌线性评定

LM,lysine and methionine group,赖氨酸组和蛋氨酸组

LMT,Lanzhou mastitis test,兰州乳房炎检测法

LPC-cfu,LPC-colony-forming units,嗜热菌数

LPI,lifetime profit index,(加拿大)终生利润指数

LPL,length of productive life,生产寿命长度

LPL,lipoprotein lipase,脂蛋白脂酶

LPT,lifetime profit target,终生利润指标

LRH,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normone,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同GnRH)

LSCC,体细胞数的对数值

LSCC,low somatic cell count,低体细胞数

LSCC,linear somatic cell count,线性体细胞计数,体细胞评分

LSU,livestock unit,家畜单位,牛单位

LT,laryngotracheitis,喉气管炎

LTDF,lactation to date fat,累计乳脂量

LTDM,lactation to date milk,累计奶量

LTDP,lactation to date protein,累计蛋白量

LTH,luteotropic hormone,促黄体分泌素

LTLT,low temperature long time,低温长时间

LW,live weight,活重

LWG,live weight grow,每天活体增重

Lys,lysine,赖氨酸

M

M,产奶量

M,Micro-N,微生物氮

m,meter,米

M,兆

M,milk,乳脂率为F的奶量

MAS,marker-assisted selection,遗传标记辅助选择

MAS-TEKTM,乳房炎检测试剂盒名称

Mcal/kg,物理量纲,兆卡/千克,1Mcal/kg=1000kcal/kg

MCC,modified contemporary comparison,改进的同期同龄比较法

MCCS,milk constant coefficient system,牛乳恒定系数体系

MCP,microbial protein,瘤胃微生物蛋白

MCP,microbial crude protein,微生物菌体蛋白

MCPⅠ,用瘤胃可利用能估测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

MCPⅡ,用日粮降解蛋白质估测的瘤胃微生物蛋白质

MFD,minuent fat disease,低脂乳症

ME,metabolizable energy,代谢能

ME,milk equivalent,产奶成年当量

ME,modal estimation,众数估计法

ME,奶牛成年平均产奶量

mEq,milligram equivalen,毫克当量

Met,methionine,蛋氨酸

MFE,metabolic fecal energy,代谢粪能

MFN,metabolic fecal nitrogen,粪中代谢性氮

mg,milligram,毫克

mg/dL,milligrams per deciliter,毫克/分升

MgO,magnesium oxide,氧化镁

MHA,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蛋氨酸羟基类似物

Milk,产奶量

milk fat ratio,乳脂率

milk protein ratio,蛋白率

milk ratio,乳糖率

min,minute,分钟

Minitube,迷你图

MJ,megajoule,兆焦

Ml,milk lost,奶损失

mL,milliliter,毫升

MLOSS,milk loss,牛奶损失

mm,millimeter,毫米

mmol,millimolar,毫摩尔

MN,microbial nitrogen,微生物氮

Moderate 40,中等40

MOET,multiple 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胚胎移植核心群育种,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

mol,molar,摩尔,物质的量单位

month milk yield,月产奶量

MP,metabolizable protein,代谢蛋白质

MP,metabolizable protein,奶牛肠道代谢蛋白质/代谢蛋白质

MPa,megapascal,兆帕

MPN,most∕maximum probable number,最大可能数

MPN/100mL,每100毫升食品中的大肠杆菌群数

MPS,microbial protein synthesis,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

MS,mammary system,泌乳系统

MS,milk breeding value of lactation system,泌乳系统育种值

MSCC,milk somatic cell count,牛群体细胞数

MSCC,middle somatic cell count,中体细胞数

MSR,milk solids material rate,乳干物质率

MUN,milk urea nitrogen,尿素氮含量/牛奶尿素氮

MW,mature weight,成熟体重

N

N,样本总数

N,nitrogen,氮

N,nominal diamete,公称直径

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Ⅰ

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Ⅱ

NADP-ICDH,dependent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α-乳清蛋白血清异柠檬酸脱氢酶

NAGase,N-acety-β-D-glucosaminidase,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

NAGas,milk conductivity,乳导电率

NaHCO3,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NAN,non ammoniacal nitrogen,非氨态氮

2nd shift milk,中班产奶量

NDF,neutral detergent fiber,中性洗涤纤维

NDIN,neutral detergent insoluble nitrogen,中性洗涤不溶氮

NDS,neutral detergent soluble,中性洗涤可溶物

NDSC,neutral detergent soluble carbohydrate,中性洗涤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NDSF,neutral detergent soluble fiber,中性洗涤可溶纤维

NE,net energy,净能

NEAA,non-essential amino acid,非必需氨基酸

NEFA,non-essential fatty acid,非必需脂肪酸

NEFA,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E-酯化脂肪酸

NEFA,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非酯化脂肪酸,游离脂肪酸

NEFG,net energy for growth,生长可利用净能

NEG,net energy gain,增重净能

Negative,阴性

NEL,net energy for lactation,产奶净能

NEM,net energy for maintenance,维持净能

NEp,net energy for production,生产净能

NFC,nonfiber carbohydrate,非纤维碳水化合物

NFE,nitrogen free extract,无氮浸出物

NH3,ammonia,氨气

NI,eat N/N degradation,降解氮/进食氮

NMS,Nonfat milk solid,非脂牛奶干物质

NND,奶牛能量单位

NP,net protein,净蛋白

NPN,nonprotein nitrogen,非蛋白氮

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

NS,not significant,没有意义

NSC,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NY,nongye,农业

O

OAT,ornithine aminotransferase,鸟氨酸转氨酶

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常规最小二乘

OM,organic matter,有机物

OMI,organic matter intake,进食的有机物质

ONBS,open nuclear breeding scheme,开放的核心群育种方案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sampling for Chinese Holstein Dairy cattle performance test,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OPU,ovum-pick-up,卵子捡拾器

OS,owner-sampler record,(奶牛)场主取样记录

OXT,oxytocin,催产素

P

P,phosphorus,磷

P,protein,蛋白质

P,poor,差

P,probability,p值

P%,乳蛋白率

P2P,peer to peer,伙伴对伙伴或称为对等联网

PA,plasminogen activator,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PAD,portable android device,平板电脑

PAF,processing adjustment factor,加工调整因子

parity,胎次

PAGS,pregnancy assocation glycoprotein,妊娠相关糖蛋白

PD,Predicted difference,预测差值

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准同步数字系列

PDs,purine derivatives,嘌呤衍生物法

PE,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磷脂酰乙醇胺

PE,protein equivalent,蛋白质当量,蛋白质等价

PeakD,peak day,峰值日

PeakM,peak milk,峰值奶量,高峰奶

PEF,physically effective factors,物理有效因子

peNDF,physically effective neutral-detergent fiber,物理有效纤维

Performance Test,生产性能测定

PG,prostaglandin,前列腺素

PG,Plasminogen,纤维蛋白溶酶原

pH,potential of hydrogen,酸碱度

Phe,phenylalanine,苯丙氨酸

PIF,prolactin inhibiting factor,促乳素抑制激素

PIN,polymerase intra neutrophil,多数核嗜中性白细胞

PIN,profit index,(英)利润指数

PIP,protein ratio yield breeding value,乳蛋白率育种值

PL,productive life,利用年限,生产寿命

PL,plasmin,纤维蛋白溶酶

PMO,pros quality milk ordinance,优质乳条例

PPDA,phenyl phosphorodiamidate,苯磷酸二酰胺

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价格指数

PPI,pixels per inch,图像的采样率,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ixel)数目

PPI,pyrophosphoric acid,焦磷酸

PPI,process performance index,过程能力指数

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蛋白质互相作用

PPI,PDH Physical Interface,PDH物理接口

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率或百万分之几

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精确定位服务

Pre SCC,prev somatic cell count,上次体细胞计数

Precision Xtra,精密的Xtra设备

Prev.M,prev milk,上次奶量

PRF,prolactin releasing factor,促乳素释放激素

Pro pct,protein percentage,乳蛋白率

Pro,proline,脯氨酸

PTA,predicted transmitting ability,预期传递力、公牛育种值的1/2(代表公牛育种值的高低)

PTA,bull breeding value,公牛育种值高低

PTAP,predicted heritability of milk protein,平均乳蛋白预测遗传力

PTAT,predictive average heritability,平均预测遗传力

PUFA,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Q

QDHAS,Quebec Dairy Herd Analysis Service,魁北克奶牛群分析服务公司

QN,Quasi-Newton procedures,似牛顿法

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数量性状位点

R

R%,repeatability,重复性(预期遗传力可靠性)

RAN,rumen available nitrogen,瘤胃可利用氮素

RBV,relative breeding value,相对育种值

RC,red(gene)carriers,红色基因携带者

3rd shift milk,晚班产奶量

RDN,rumen degradable nitrogen,瘤胃可降解氮

RDP,degradable protein,可降解蛋白质

RDP,rumen degradable protein,瘤胃可降解蛋白质

RE,remaining energy,存留净能

RENB,rumen energy nitrogen balance,瘤胃能氮平衡

Reprostat,reproductive status,繁殖状况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电子身份识别系统

RIP,rate index rip of milk protein,乳蛋白率系谱指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RPR,rapid plasma regain test,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UP,rumen non-degradable protein,瘤胃非降解蛋白质

RUP,rumen undegraded protein,过瘤胃未降解蛋白质

RYPE,(German)size breeding values,体形育种值

RZE,(German)conformation index,体形形状,包括肢蹄,乳房等性状

RZG,(German)total merit index,德国奶牛综合育种值,德国总效益指数

RZM,(German)production index,泌乳性能,包括乳脂量,乳蛋白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泌乳性状

RZN,(German)functional herd life index,生产寿命,功能性寿命

RZR,(German)daughter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dex,女儿繁殖性能,包括妊娠率和情期受孕率

RZS,(German)SCC index,乳房健康,主要是体细胞数性状

RZZ,(German)reproduction index,繁殖力

S

s,second,秒

SaaS,software-as-a-server,软件及服务

SaaS,网络用语,运营SaaS软件的平台

SBW,shrink body weigth,收缩后的体重

SC,structural carbohydrates,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SC,structural carbohydrate,发酵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SCA,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

SCC,somatic cell counts,体细胞数

SCC,somatic cell concentration,体细胞浓度

SCP,single-cell protein,单细胞蛋白质

SCS,somatic cell scores,体细胞评分SCS,somatic cell score breeding value,体细胞评分育种值

Ser,serine,丝氨酸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系列

SI,synchrony index,同步指数

SIP,solublation into protein,溶解蛋白

Small 15,少量15

S/M,salt in moisture,盐占干酪中水分比例

SMT,Shanghai mastitis detection method,上海乳房炎检测法

SMT/BMT,s-mastitis test/b-mastitis test,S或B型乳房炎检测法

SNF,solids non fat,非脂固形物(非脂干物质)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

SNS,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交感神经系统

SP,super production,(加拿大)超级生产奖

SPC,standard plate count,标准平皿计数

SPD,statistical phase determination,统计相决定

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无特定病原动物

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标准定位服务

ST,super type(加拿大)超级体形外貌奖

1st shift milk,早班产奶量

STA,standardization of force,标准化传递力

STA,standard transmitting abililty,标准化遗传力(应该是体形性状标准化传递力)

SWG,shrink weigth growth,收缩的体增重

T

t,ton,吨

T,体形

T3,3,5,3,triiodothyronine,三碘甲腺原氨酸

T4,thyroxine,甲状腺素

TA,transmitting abililty,传递力

TBC-cfu,TBC-colony-forming units,细菌总数

TBC,tatal bacteria count,细菌总数

TBW,total body water,体内水总量

TCA,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

TCA,trichloride acetic acid,三氯乙酸

TCC-cfu,TCC-colony-forming units,肠杆菌数

tdCP,truly digestible crude protein,真可消化粗蛋白

tdFA,truly digestible fatty acid,真可消化脂肪酸

TDN,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s,总可消化养分

TDN1X,total digestible nutrients,维持水平的总可消化养分

tdNDF,truly digestible neutral detergent fiber,真可消化中性洗涤纤维素

tdNFC,truly digestible non-fiber carbohydrates,真的可消化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总可溶固形物

Test Day Model,测定日模型(育种值)

TEV,total economic value,总经济价值

TFA,trans fatty acids,反式脂肪酸

TG,triglyceride,三酰甘油

THI,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湿热指数,温度湿度指数

Thr,threonine,苏氨酸

TMR,total mixed ration(s),奶牛全价混合日粮

TN,total nitrogen,总氮

TNN,血酮检测设备名称

TP,total protein,总蛋白

TP,total phosphorus,总磷

TPI,type production index,体形生产指标

TPI,total performance index,总性能指数(产奶量、乳脂率、体形3个重要性状加权后综合)

TPPI,total performance pedigree index,综合选择指数

TPPI,total producer performance index,综合选择指数

Trace5,微量5

TRH,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TRU-TEST,尿素氮分析仪和流量计校准仪

Try,tryptophan;tryptophane,色氨酸

TS,Total Solids,总固体

TS,milk solids content,乳固体百分百含量

TSS,total soluble salts,总可溶盐

TSS,total suspended solids,总悬浮固形物

TS,milk solids content,乳固体百分百含量

T.T.,tuberculin tested(milk),经结核菌素检验的(牛奶)

TTDOM,total digestive tract digest organic matter,消化道总可消化有机物

TEV,total enterprise value,总经济价值

TVN,total volatile nitrogen,总挥发氮

TVU,total volume urine,总尿量

TW,total weight,总重量

Type,体形

TYPE,breeding value of total score,体形总分育种值

Tyr,tyrosine,酪氨酸

U

UCI,udder composite index,乳房复合指数

UD(UDC),udder composite,乳房综合指数

UDI,udder comprehensive index,乳房综合指数

UDP,undegradable dietary protein非降解日粮蛋白质

UE,urea energy,尿能

UE,urinary energy,尿中能量

UFA,unsaturated fatty acid,不饱和脂肪酸

UFP,urea fermentation potential,尿素发酵潜能

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电子耳标

UHT,ultra high temperature,超高温

UHT,ultra high technology,超高温灭菌技术

UIP,undegradable intake protein,摄入的非降解蛋白

UIP,undegraded intake protein,非降解蛋白

UIP,undegraded indigestion protein,过瘤胃未降解蛋白

UP,urea potential,尿素潜力

U-PAGE,urea-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USD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美国农业部

USDA-DHIA,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Dairy Herd Improvement Association,美国农业部-乳业改进协会

V

VA,vitamin(e)A,维生素A

Val,valine,缬氨酸

VB12,vitamin(e)B12,维生素B12

VD,vitamin(e)D,维生素D

VE,vitamin(e)E,维生素E

VFA,volatile fatty acids,挥发性脂肪酸

VG(V),very good,非常好,优良

VHDL,very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极高密度脂蛋白

VLDL,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极低密度脂蛋白

VM,Virtual Manufacturing,虚拟服务器

VS,volatile Solids,挥发固体

VSS,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挥发性悬浮固体

W

W0.75,metabolic weight/metabolic size,代谢体重,为体重的0.75次方

WHI,within herd index,群内级别指数

WHI,world holstein index,群内级别指数

WHO,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

WMT,Wisconsin mastitis test,威斯康星乳房炎试验

WSN,Water soluble nitrogen,水溶性氮

X

2X(3X),日挤奶2次(或3次)

XMP,xanthylic acid,xanthosine monophosphate,黄苷酸,黄苷磷酸

XO,xanthine oxidase,黄嘌呤氧化酶,醛酶

XR,x-gene reactivation,X基因重激活

Y

YC,yeast culture,酵母培养物

YD,Yield Deviation,产量离差

YE,yeast extract,酵母提取物

YIN,yield index,(英)产量指数

YR(AGE),year(age),年龄

Z

Z,Z value,Z值

ZB,zettabyte,十万亿亿字节 泽字节

Zn,Zinc,锌

ZnBio,Zn-Bioavailability,饲料中锌的生物学利用率

其他

∑,Sigma,西格玛,希腊符号表求和

ηb,boiler efficiency,锅炉效率

ηv,volumetric efficiency,容积效率

附录12 正文图目录

正文图目录

图5-1 美国奶牛单产及增幅………………………………………………………………(69)

图5-2 意大利公牛选育流程………………………………………………………………(70)

图5-3 我国奶牛遗传改良任务分工图……………………………………………………(77)

图5-4 已含荷斯坦牛血液的百分比………………………………………………………(84)

图5-5 母牛编号方法………………………………………………………………………(85)

图5-6 公牛编号方法………………………………………………………………………(85)

图6-1 转盘式挤奶厅………………………………………………………………………(97)

图6-2 转盘式挤奶厅局部…………………………………………………………………(97)

图6-3 并列式挤奶厅………………………………………………………………………(98)

图6-4 产奶量随泌乳期变化的泌乳曲线…………………………………………………(123)

图6-5 泌乳曲线与体重、采食量的变化曲线……………………………………………(123)

图6-6 不同胎次泌乳曲线的变化…………………………………………………………(124)

图7-1 不同饲料食后pH值的变化………………………………………………………(157)

图8-1 牛奶体细胞月际分布………………………………………………………………(178)

图8-2 5~8月挤奶台体细胞数变化………………………………………………………(179)

图8-3 产奶量与牛奶体细胞数变化曲线图………………………………………………(182)

图9-1 奶牛场管理软件系统的核心业务…………………………………………………(218)

图9-2 奶牛场管理软件系统的部分菜单…………………………………………………(218)

图9-3 奶牛场管理软件系统的饲料配制菜单……………………………………………(219)

图9-4 荷斯坦奶牛的电子登记档案卡……………………………………………………(221)

图9-5 某牛场2013年3~7月份脂蛋比变化图…………………………………………(222)

图9-6 丰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系统一级菜单………………………………………(225)

图9-7 丰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系统二级菜单………………………………………(225)

图9-8 丰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系统三级菜单………………………………………(226)

图9-9 丰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分析系统四级菜单………………………………………(226)

图9-10 奶牛场DHI测定操作过程………………………………………………………(227)

图9-11 丰顿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一级菜单………………………………………………(228)

图9-12 丰顿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二级菜单………………………………………………(229)

图9-13 丰顿奶牛园区管理信息系统一级菜单……………………………………………(230)

图9-14 丰顿奶牛体形鉴定系统软件界面…………………………………………………(232)

图9-15 TMR运料车部分…………………………………………………………………(234)

图9-16 取料铲车部分………………………………………………………………………(234)

图9-17 TMR运料车装填部分……………………………………………………………(235)

图9-18 铲车装料部分………………………………………………………………………(235)

图9-19 TMR运料车装填完成部分………………………………………………………(235)

图9-20 牛饲料配方与营养分析系统菜单…………………………………………………(236)

图9-21 丰顿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菜单……………………………………………………(238)

图9-22 丰顿奶牛场管理信息系统预警菜单………………………………………………(238)

图10-1 2013年牛场体细胞测定结果曲线图……………………………………………(246)

图10-2 2013年牛场当月奶损失曲线图…………………………………………………(246)

图10-3 3~7月高、低产奶量变化图……………………………………………………(248)

图10-4 2011—2013年牛场平均日产奶量对比图…………………………………………(255)

图10-5 2011—2013年DHI牛场乳脂率、乳蛋白率对比图……………………………(255)

图10-6 2011—2013年DHI牛场体细胞数对比图………………………………………(256)

图10-7 2011—2013年DHI牛场泌乳天数、产犊间隔对比图…………………………(256)

图10-8 2011—2013年DHI牛场高峰日对比图…………………………………………(257)

附录13 正文表目录

正文表目录

表3-1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DHI测定情况表……………………………………………(24)

表3-2 关中连续测试牛场DHI应用情况表………………………………………………(25)

表3-3 泌乳天数和泌乳持续力……………………………………………………………(30)

表3-4 峰值奶量与胎次奶量的关系………………………………………………………(30)

表3-5 峰值日与泌乳持续力之间关系……………………………………………………(32)

表3-6 体细胞数与奶损失的换算关系表…………………………………………………(36)

表3-7 体细胞数引起的潜在的305d奶量损失……………………………………………(36)

表3-8 奶损失与体细胞分的关系…………………………………………………………(37)

表3-9 高峰奶产量与305d奶量关系………………………………………………………(38)

表4-1 青干草收割适期……………………………………………………………………(45)

表4-2 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养分含量………………………………………………………(48)

表4-3 矿物质饲料化学成分………………………………………………………………(49)

表4-4 不同产奶量水平下的精饲料喂量…………………………………………………(51)

表4-5 不同来源脂肪的建议添加量………………………………………………………(53)

表4-6 泌乳牛各阶段对营养物质需求组分要求…………………………………………(62)

表4-7 日粮NDF、ADF及长纤维饲料(>3.5 cm)占日粮DMI比例…………………(63)

表5-1 体形性状与生产性能之间的遗传相关……………………………………………(72)

表5-2 体细胞数的高低对奶损失的影响表………………………………………………(73)

表5-3 引起奶牛不孕的原因分析表………………………………………………………(78)

表5-4 奶牛不同体部所占权重……………………………………………………………(83)

表5-5 奶牛不同外貌等级得分……………………………………………………………(83)

表5-6 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统计表…………………………………………………………(87)

表5-7 各性状育种值代表符号及标准差…………………………………………………(88)

表6-1 存栏4000头奶牛场牛群的粪尿、污水量…………………………………………(101)

表6-2 常用消毒剂的作用机制……………………………………………………………(102)

表6-3 奶牛不同月龄、体尺、体重、所需营养及日增重表……………………………(135)

表6-4 后备牛的培育标准…………………………………………………………………(135)

表6-5 相同的牛群数和情期受胎率,不同的妊娠率和繁殖率…………………………(138)

表7-1 体细胞数与奶损失关系……………………………………………………………(145)

表7-2 体细胞与不同胎次奶损失关系表…………………………………………………(146)

表7-3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鉴别……………………………………………………………(147)

表7-4 CMT判定标准………………………………………………………………………(148)

表7-5 线性分、体细胞数与牛奶损失的关系……………………………………………(148)

表7-6 酮体检测试纸比对6个可比色区颜色及结果……………………………………(154)

表7-7 不同日粮奶牛瘤胃内pH值、乳酸、细菌的变化………………………………(157)

表7-8 部分国家不育症发病率……………………………………………………………(169)

表7-9 不育症类型及发生原因……………………………………………………………(170)

表8-1 多数核嗜中性白细胞(PIN)所占比例…………………………………………(177)

表8-2 各国对SCC的标准…………………………………………………………………(178)

表8-3 我国原料奶质量分级参数建议(奶牛场储奶罐采样)…………………………(181)

表8-4 牛奶SCC和产奶量变化情况………………………………………………………(182)

表8-5 奶中随体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种类和数量的变化………………………………(183)

表8-6 体细胞与产乳量损失的关系………………………………………………………(184)

表8-7 乳房炎对牛奶组分的影响…………………………………………………………(184)

表8-8 体细胞与原料奶矿物质成分变化的关系…………………………………………(186)

表8-9 体细胞数与原料奶物理性特性的关系……………………………………………(187)

表8-10 体细胞数对干酪产率、凝乳时间和干酪水分含量的影响………………………(189)

表8-11 高体细胞数牛奶成分变化情况……………………………………………………(190)

表8-12 体细胞增加对奶品成分和品质的影响……………………………………………(190)

表8-13 体细胞数升高对奶制品的影响……………………………………………………(191)

表8-14 奶业发达国家加工乳制品对原料乳体细胞的要求………………………………(191)

表8-15 体细胞数量增加对牛奶成分及奶制品的影响……………………………………(192)

表8-16 冷缸体细胞(HunT,2002年)分级……………………………………………(193)

表8-17 CMT结果…………………………………………………………………………(194)

表8-A-1 显微镜测定法中的试剂与材料………………………………………………(195)

表8-A-2 显微镜测定法中的工具与设备………………………………………………(196)

表8-A-3 显微镜测定法的评分细则……………………………………………………(196)

表8-A-4 显微镜测定法的原始记录表…………………………………………………(198)

表8-B-1 电子粒子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试剂与材料……………………………………(199)

表8-B-2 电子粒子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工具与设备……………………………………(199)

表8-B-3 电子粒子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评分细则………………………………………(200)

表8-B-4 电子粒子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原始记录………………………………………(202)

表8-C-1 荧光光电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试剂与材料……………………………………(203)

表8-C-2 荧光光电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工具与设备……………………………………(203)

表8-C-3 荧光光电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评分细则………………………………………(204)

表8-C-4 荧光光电计数体细胞仪法中的原始记录………………………………………(206)

表9-1 陕西省千阳县2011—2013年DHI参测牛场数据统计表…………………………(219)

表9-2 某牛场3~7月份脂蛋比变化情况…………………………………………………(221)

表9-3 千阳县2014年1~4月DHI参测牛场星级管理考核数据统计情况……………(224)

表10-1 DHI测试报告不同月份数据变化情况(2014年)……………………………(244)

表10-2 DHI测试报告不同月份数据变化情况(2015年)……………………………(244)

表10-3 2013年牛场DHI测定数据统计…………………………………………………(245)

表10-4 DHI测定脂蛋比数据统计…………………………………………………………(247)

表10-5 3~7月高、低产奶量统计………………………………………………………(248)

表10-6 体形性状和生产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度…………………………………………(249)

表10-7 体形性状和生产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表…………………………………………(253)

表10-8 母牛等级评定表……………………………………………………………………(253)

表10-9 2011—2013年牛场DHI参测数据统计表………………………………………(255)

附录14 正文名词术语索引

正文名词术语索引

C

超高温灭菌技术(UHT)191

粗蛋白含量(CP)47

粗纤维含量(CF)45,47

D

蛋氨酸(Met)48

蛋白酶191

F

繁殖率78

G

甘油三酯185

高峰奶量15,30

H

后裔测定250

J

巨噬细胞177

菌落总数178

L

赖氨酸(Lys)48

酪蛋白185

淋巴细胞177

瘤胃酸中毒6,156,159

N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3,7,17

奶牛总性能指数(CPI)82,87

奶损失36

尿素氮39

P

胚胎移植250

Q

全乳中尿素氮含量(MUN)26

群内级别指数(WHI)40

R

热稳定性186

人工授精75

日产奶量34

乳清蛋白185

乳蛋白率(Pro pct)14

乳糖(Lactose)33,190

乳脂率(Fat pct)34,88

T

体细胞数(SCC)35,145,148

X

血纤维蛋白溶酶191

Y

游离脂肪酸185

Z

脂肪蛋白比25,35

中性白细胞177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72

附录15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简介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简介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是于2008年在原西安市奶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种公牛站)的基础上更名成立的全额事业单位。负责西安市奶牛育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负责奶牛引种、良种培育及品种改良工作;负责优质种公牛冻精、胚胎生产与推广工作;负责奶牛育种技术服务、培训及奶牛生产性能测试;承担全市奶牛繁育体系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奶牛育种和饲养管理方面的研究等工作。拥有西北最大的奶牛遗传物质库及遗传改良数据库,是西安市奶牛业重要的种源基地和技术支撑力量,对提升全市奶牛质量和发展奶牛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下属的种公牛站成立于1972年,具有40年的历史,在奶牛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与推广改良成效,通过引进美国、加拿大优秀种公牛的遗传物质,培育出以804号公牛为代表的国内一流种公牛群(在参加全国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中排名全国第一、第二名的优秀种公牛有10余头),建成了西北最大的奶牛遗传物质库及遗传改良数据库,是我国最早引进国外优秀种公牛、最早参加全国种公牛联合后裔测定的种公牛站之一。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项目“中国黑白花奶牛的培育”“中国黑白花奶牛育种核心群的建立”“奶牛综合饲养技术”,农业部项目“DHI综合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奶牛冷冻精液冷冻胚胎商品化生产”以及西安市政府的百万牛羊工程、西安荷斯坦牛群改良项目、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等育种科研课题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奶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受农业部委托,编写了《中国荷斯坦奶牛体形外貌线性鉴定规程》,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为适应中国现代奶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奶牛育种与技术推广工作的力度,2010年,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对种公牛站进行了重建,新站位于白鹿原灞桥与蓝田接壤处,占地6.8hm2,北临灞河,南距鲸鱼沟4km,周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距市中心20km,交通便利。一期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20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300万元,生物性资产500万元。建有成年牛舍1栋,面积2128m2,育成牛舍1栋,面积728m2,育成牛运动场1200m2,干草棚400m2,犊牛岛16个;饲料库100m2,采精室300m2,化验室、制作间、库房400m2,兽医室60m2;深水井1眼,蓄水池1座,粪污处理场500m2。配套设施有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电管网。生产设备全部引进德国Minitube最先进的精液检测制作成套设备,防疫设施完整,一期设计饲养优秀种公牛50头。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拥有专业化的育种及服务团队,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人员15人,种公牛站编制员工20名。依托自身技术与服务团队,培育出一批携带优秀基因的种公牛,种公牛站现存栏种公牛31头。主要为优秀美系胚胎牛,部分美加系冻精牛及日系胚胎肉牛。其中荷斯坦公牛20头,日系和牛5头,西门塔尔公牛6头。预计年生产优质冻精60万份,可担负20多万头奶牛的繁殖改良任务。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种公牛站的宗旨是:立足西安,面向全国,开展奶牛肉牛改良,培育适合我国自然环境和饲料条件的优秀奶牛和肉牛,服务社会,改善市民的膳食结构。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1]储明星,师守垄.奶牛体形线性评定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汤逸人.英汉畜牧科技词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

[3]张沅.家畜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王根林.养牛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5]陈绍祜.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报告解读指南[M].北京:中国奶业协会,2016.

[6]郝海生.奶牛繁殖技术与繁殖管理[M].北京: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7]童建军.奶牛DHI技术应用实践[M].西安: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2010.

[8]肖定汉.奶牛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9]李英.奶牛场DHI测定与应用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10]杨帆,陆梅.DHI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17(1):58-61.

[11]李建国.现代奶牛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

[12]李绍钰.奶牛标准化生态养殖关键技术[M].郑州: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2016.

[13]高永革.奶牛单产提升技术手册[M].郑州: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2012:70-75.

[14]张沅,刘海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M].北京:中国奶业协会,全国畜牧总站,2011.

[15]王瑜,温万.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M].银川: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16]张和平.原料乳体细胞与原料乳质量及加工特性的关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17]李胜利,姚琨,曹志军,等.2016年奶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J].中国畜牧杂志,2017(1):156-163.

[18]白萍莉,贾永宏,贾昇辉,等.陕西奶牛产业发展技术应用情况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7(1):52-55.

[19]陈立军.规模化乳牛养殖场无公害饲养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34-156.

[20]闫益波,张喜忠,王栋才.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