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率与奶牛养殖

一、繁殖率与奶牛养殖

奶牛的繁殖是保证奶牛数量增长和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基础,在奶牛养殖生产中抓好奶牛的繁殖十分关键,提高奶牛繁殖率(受胎率、受配率、成活率)能提高牛群质量和数量,又能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

奶牛繁殖障碍在奶牛饲养中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我国每年因为奶牛繁殖障碍而淘汰的奶牛数占总淘汰数的60%~7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相关报道,每延误一个情期,每头奶牛减少产奶168~315kg,而如果缩短一个空怀期,每头奶牛可节约人民币600多元。

奶牛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奶牛生产和效益。奶牛只有按时配种、妊娠和产犊才能正常产奶,否则,就难以达到这个目标:奶牛管理中最理想的繁殖周期是1年产1胎,即使间距为365d减去60d干奶期,正常泌乳期为305d。低产奶牛胎间距可适当缩短,因为低产奶牛泌乳期较短,泌乳后期奶量较低;高产奶牛胎间距适当可延长,因为泌乳后期奶量较高,适宜延长到340~360d,产后空怀时间一般为60~90d,最长为110d。胎间距过短影响当胎产奶量,胎间过长影响终身产奶量。如果奶牛失去了繁殖能力也就失去了经济效益,失去了经济效益也就失去了饲养价值,而不得不淘汰,因此加强奶牛的繁殖管理,对提高奶牛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