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的制作

三、青贮饲料的制作

青贮饲料可长期保存达20~30年。青贮饲料制作要点如下:

1.选用优质原料,并掌握适当的含糖量

为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形成足量的乳酸,应使青贮原料呈“正糖差”,即饲料中含糖量应大于青贮时的最低需糖量。其计算公式为:

饲料最低需要含糖量(%)=饲料缓冲度(%)×1.7

饲料缓冲度为中和每100g全干饲料中的碱性元素,并使pH值降至4.2所需的乳酸克数。1.7系数来自每形成1g乳酸需葡萄糖1.7g。

经测定,容易青贮的原料,具有较大的青贮正糖差,如玉米、高粱、禾本科牧草、甘薯藤、南瓜、菊芋等;不易青贮的饲料均为青贮负糖差,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大豆等;可与正糖差饲料混贮,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糖量极低,如南瓜、西瓜藤等。但添加易溶性碳水化合物,或加酸青贮也可成功。

此外,在选择原料的同时,青贮的原料还必须适时收割,这不仅可从单位面积上收获最大量的营养物质,而且水分和糖分适宜,易于制成优质的青贮。

2.调节青贮原料水含量

青贮原料含水量以65%~70%为宜,原料含水量过低,青贮时难以压紧原料间隙,留有较多的空气,使好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原料发霉腐烂;如含水量过高,则利于丁酸菌繁殖,使原料腐臭。所以青贮时含水量必须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含水量过高,青贮前应晾干凋萎或添加适量谷类、麸皮、干草、稻草等。

3.切短与装填

原料切短才能压实。压实有利于排除窖内空气和抑制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据试验,牧草经切割后乳酸菌可由每千克鲜草104个增至5×108个。对奶牛来说,细茎植物青贮切成3~5cm即可,粗茎植物切成2~3cm较为适宜。

切短的饲草应立即装填入窖。在装窖前窖底可填一层10~15cm厚的短秸秆或软草,然后再逐层(15~20cm)装填,并及时压实。装满窖后应尽量超出高度60cm以上,顶部堆成馒头形或屋脊形,以利于排水。

4.密封与管理

严密封窖,防止渗水漏气是制作优质青贮的关键环节。如窖封不严,进入空气或雨水,必将导致青贮失败。所以,窖装满后在原料上面铺盖塑料膜,并用沙袋、石头将周围塑料膜压紧,然后再糊上一层黏泥,最后再覆盖20~30cm厚的土。密封后应经常检查,遇有裂缝、塌陷、渗漏等应及时采取对策,窖的周围应挖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