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奶牛线性评定

三、奶牛线性评定

首先,奶牛线性评定有2个体制:一个是美国、日本、荷兰、中国采用的1~50分制,另一个是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采用的1~9分制。中国参加中加奶牛提升项目的单位也采用了加拿大1~9分制(表10-8)。无论哪一种,均是把奶牛的每一个性状进行直线划分为两个极端。所有性状都是单个评分,而不是结合在一起给分。评分覆盖了性状的生物学范围,采用大幅度的数字评分,记录性状的表现程度而不是相对理想型的描述。评分允许采用连续尺度分析和混合模型评估。

表10-7 体形性状和生产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表

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

表10-8 母牛等级评定表

资料来源:储明星、师守堃,《奶牛体形线性评定及其应用》,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
注:一般认为母牛等级在G以上的,比较理想。

其次,线性评定的性状主要涉及主要性状、次要性状和管理性状3大类。主要性状包括体高、体强度、体深、乳用性、尻角度、尻宽、后肢侧视、蹄角度、前乳房附着、后乳房高度、后乳房宽度、乳房悬垂、乳房深度、乳头长度、乳头后望15个评定内容。次要性状包括前驱相对高度、肩、背、尾根、阴门角度、后肢踏位、后肢后望、系部、蹄尖、动作灵活性、前乳房长度、乳房均匀度、乳头侧望、尻长14个评定内容。管理性状分为行为气质、挤奶速度、乳房炎抗性、繁殖性能4个主要管理性状和乳房水肿、健康状态、产犊难易3个次要管理性状。

其三,奶牛世代间隔一般为5年或5.5年。世代间隔影响奶牛改良速度和育种进程。同时,线性评定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技术人员才能掌握这一技术,因此,奶牛线性评定是制约我国开展这一项工作的瓶颈。随着现代奶牛育种技术的提高,性别控制、胚胎移植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缩短世代间隔已经成为一种可能。牛场应把主要财力、物力、人力用在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培育、优秀种公牛选择和实施人工授精(AI)和胚胎移植技术上。

其四,重点关注奶牛场各项记录资料的完善程度。档案资料是分析研究牛群状况的前提,确定牛群存在的缺陷,制定出改良的方向。加强牛舍舒适度、奶牛健康度的意识,牛好、奶好、效益好。如果把奶牛的生产管理分为10份,那么各环节所占的比例为2份种质、3份遗传、5份管理。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公牛选择避免近交。母牛选体高、体重较大留种。饲料选择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牧草、青绿饲料,减少寒冷和暑热应激。对牛和善、严禁粗暴。每月做好DHI测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