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院
一、医院的特点和功能
1.医院的特点
医院的工作特点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组织医务人员运用医学知识与技能,诊断、治疗、护理患者,为患者和社会人群服务。这是医院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本质特点,现代医院还具有对人群和个人提供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长期服务等多种职能的特点。只有按照医院工作的特点,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完成医院的组织目标。
(1)医院工作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医疗工作为主体,医院的一切部门都是围绕服务对象进行工作,要保证服务对象的安全,强调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如预防医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等。这些工作由医院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完成。
(2)医院工作要求重视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要树立良好的医疗作风和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于患者的诊疗处置和护理,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3)医院工作科学性、技术性强。医院是以医学科学为服务手段,而患者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整体,因此要求医务人员按照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去工作,既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熟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知识,重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应。
(4)医院工作随机性大、规范性强。医院各科室住院患者的病种复杂繁多,病情千变万化,需要临时调配人员加强观察和处理,加上突发事件和难测性灾害等抢救任务很重,因此医院必需具有随机应急能力。另一方面医院的医疗行为又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在医疗护理工作程序、技术操作上达到规范化,符合医疗质量标准。
(5)医院工作时间性、连续性强。患者疾病的转归往往取决于诊断、治疗的及时与否,特别是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更是刻不容缓;另外,对疾病进行观察治疗不能间断,医院必需长年日夜连续地工作。医院的各种工作安排(如值班方法、节假日工作安排等)必需适应医疗工作连续性的要求。
(6)医院工作社会性、群众性强。医院工作面对整个社会,包括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精神状态等各不相同,医院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患者不同的社会、心理需求。医院工作又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做好医院工作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需调动各方面因素为医疗服务,坚持面向群众,以社会效益为主,同时搞好医院的经营管理。
(7)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所从事的是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复合型劳动。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在于管理者们如何根据这个特点,重视人才培训和技术建设,并注意设备的更新和管理。
2.医院的功能
医院的功能包括医疗、教学、科学研究、预防和社会医疗服务,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医疗与其他各项功能相结合,围绕医疗工作统筹安排,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二、医院的类型
1.按收治病人范围分类
可划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综合医院是指设有一定数量的病床,具有相应的人员编制,健全的医疗护理设备,对病人有综合诊治能力,能够解决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问题,结合临床实践,能开展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开发新技术,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牛人员的医疗机构。专科医院是防治某些专科疾病的医疗机构,如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精神病防治医院以及妇产科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康复医院、胸科医院和职、限病医院等。
2.按特定任务分类
可以划分为军队医院、企业医院和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3.按所有制分类
可划分为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体所有制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等。
4.按经营目的分类
分为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我国绝大部分现有医院为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其主体属于非营利性医院,随着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合作、“一院二制”等不同产权形式的医院逐步产生,这些医院属于营利性医院。医院的非营利性与“公立”和“私立”不是对应关系。而是一种不同于所有制区分的分类管理体制。无论是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医院,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况时,各类医院均有义务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
5.按分级管理分类
1989年,我国医院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医院的相应规模、技术力量、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等综合水平,将医院分为三级(一、二、三级)、十等(每级分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指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城市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级医院是为一个地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地区性医疗预防的技术中心。主要指一般市、县医院及省辖市的区级医院和具有相当规模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
三级医院为国家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跨地区、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护理、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三级医院主要指国家、省、市直属的市级大医院及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与指导下,一、二、三级医院之问建立并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的关系。
三、医院的组织结构
不同级别的医院在机构的设置规模上有所不同。医院的组织机构分医院的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医院的业务组织机构两大类。根据医院各组织中的不同职能作用,医院的组织系统分为:
1.党群组织系统:包括党组织书记、党委办公室、工会、共青团、妇女、宣传、统战、纪检、监察等部门。
2.行政管理组织系统:包括院长、院长办公室、医务、科教、人事、护理、设备、信息、财务、总务、基建、门诊等部门。
3.临床业务组织系统包括内、外、妇、儿、口腔、皮肤、麻醉、中医、传染等临床业务科室。
4.护理组织系统:包括病房、急诊、供应室、手术室及有关医技科室的护理岗位。
5.医技组织系统包括药剂、检验、放射、病理、理疗、超声、心电图、同位素、中心实验室等部门。
在大型医院的组织系统中,为进一步做好协调和联系各部门的工作,也可增设某些管理系统,如专家委员会、院务会等以专家为主的智囊团组织,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作用,或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这些组织机构可采取兼职或相应机构兼容,不一定独立设置,以达到精简增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