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一节 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软组织感染是指发生于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管和淋巴结、肌间隙及其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等处软组织的外科感染。

一、疖

(一)病因及诱因

疖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单个小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当皮肤不清洁或经常受到摩擦、刺激以及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毛囊内的细菌即可生长繁殖,造成感染。

(二)症状及体征

1.局部症状 初起时皮肤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肿胀逐渐肿大成锥形隆起。结节的中心因组织坏死化脓,形成黄白色的脓栓。

2.全身症状 疖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若发生在血液丰富的部位,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和全身不适等。

二、痈

(一)病因及诱因

痈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糖尿病病人发生率较高。

(二)症状及体征

1.局部症状 初始局部迅速形成稍隆起的暗红色、质地坚韧和界限不清的疼痛肿胀浸润区。

2.全身症状 病人多出现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身体乏力。

三、急性蜂窝炎

(一)病因

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症状及体征

1.局部症状 局部出现红肿、剧痛,向四周迅速扩散。中心红肿最明显,常出现缺血性坏死,病变区与周围正常皮肤分界不清。病变部位较深时,局部红肿可不明显,常只有局部水肿和压痛。

2.全身症状 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精神不振和白细胞计数增加等,严重者有败血症。口底、颌下和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炎症有时还可蔓延到纵隔。

四、新生儿皮下坏疽

(一)病因及诱因

新生儿皮下坏疽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好发于新生儿腰骶部和背部的

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二)症状及体征

1.局部症状 皮肤呈现红、肿、发硬、边界不清楚。

2.全身症状 持续性发热、哭闹、拒食,也可发生呕吐和腹泻;严重者可出现精神不振,甚至昏迷。

五、丹毒

(一)病因

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二)症状

1.局部症状 局部皮肤成片状鲜红色,中心颜色稍淡,周围深,炎症区与正常皮肤边界清楚,略隆起。病变部位有时可出现含浆液的水疱,局部有烧灼样疼痛。附近淋巴结肿大,并有疼痛和压痛。

2.全身症状 起病急,病人常有发冷、发热、并伴有头痛、乏力和全身不适等。

六、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一)病因

致病菌经皮肤、黏膜损伤处或其他感染病灶,如疖、痈、溃疡等,经组织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及其周围淋巴结造成急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是急性淋巴管炎和急性淋巴结炎的主要致病菌。

(二)症状

1.急性淋巴管炎 多发生于四肢,浅部者常在伤口近侧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质硬而有压痛;深部者无“红线”出现,但患肢出现肿胀,具有压痛。全身可出现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急性淋巴结炎 轻者仅局部淋巴结出现肿大,触之有压痛;较重者局部有红肿、疼痛并伴有全身症状;重者也可出现全身不适、寒战、高热等。

七、脓肿

(一)评估要点

1.病因 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

2.症状与体征 ①局部症状:位置较浅的脓肿,局部隆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压之剧痛,可有波动感。位置较深的脓肿,局部常无波动感,红肿也不明显,但局部有疼痛和压痛,在病变区可出现凹陷性水肿。②全身症状:发热、头痛、食欲减退、乏力和白细胞计数增加等。

3.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多。脓液细菌培养或涂片检查常规做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血生化检查可见钾、钠、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疼痛。

2.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人的局部和全身症状,熟悉脓肿波动征,注意面部、颈部感染的发展,尽早发现并控制颅内海绵窦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病情有特殊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

(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鼓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以增强机体的代谢、促进毒素的排泄。有贫血、低蛋白血症或全身性消耗者,应给予输血,特别是败血症时,可多次适量输入新鲜血。

(3)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时,应限制病人活动,保持安静状态,减少产热。当体温超过38.5℃时应采取物理降温,同时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可静脉输液,补充机体所需的液体量和热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监测24h 出、入水量。

(4)感染初起时,可局部使用物理透热法、热敷法和硫酸镁湿敷法,使脓肿消退,局限感染扩散。

(5)感染较重时,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用药2~3d 后疗效不明显,应更换抗生素的种类,以提高治疗效果。在抗感染治疗时,局部感染病灶的及时处理甚为重要,如施行切开引流或切除术等。

(6)对于严重感染者,可考虑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改善病人的自身状况。

(7)病室应通风良好,空气清新,病人的床单、被罩、枕套、病服经常更换,以保证自身清洁,避免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

(8)手术时动作轻柔,彻底止血,选择合适的引流法。创面要保持清洁,敷料渗透及时更换,避免异物残留脓腔内。换药、气管切开护理、静脉内插管、留置导尿管及烧伤病人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或减少感染的发生。对于疼痛不缓解者可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以保证病人有充分休息和睡眠。

(9)对感染较重或肢体感染者应嘱咐病人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并协助做患肢运动,以免病愈后患肢活动障碍。卧床期间,要鼓励病人经常做深呼吸、咳痰、翻身等活动,必要时可给病人雾化吸入,并协助翻身、叩背、排痰,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三)健康教育

1.教育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洗头、理发,衣服应经常更换,且要宽松,避免穿硬衣领服装摩擦刺激颈部皮肤。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皮肤消毒剂或抗菌肥皂。

2.嘱病人切忌随意挤压病灶,以免引起感染。

3.指导病人学会使用抗菌药膏和更换敷料,小心处理污染的敷料并消毒。劝告病人避免使用油性药膏,以防阻塞皮肤毛囊孔、皮脂腺影响其分泌功能。勿滥用解热药物。

4.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发现糖尿病,应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