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乳腺癌

第二节 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乳腺管上皮,少数发生于腺泡。多发于40~60 岁的妇女,其中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尤为多见。

一、评估要点

1.病因及诱因 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易发生乳腺癌的高危群体有:40 岁以上者;未生育、晚生育或未哺乳者;月经初潮早于12 岁,绝经晚于52 岁者;家族有乳腺癌倾向者及有卵巢或子宫原位癌病史者。

2.症状与体征

(1)乳房肿块,无痛性单发乳房肿块。

(2)乳房外形改变,病灶局部凸起,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晚期肿块外突明显,出现多发结节围绕原发灶;癌肿破溃呈菜花状,分泌物恶臭。

(3)乳头溢液,其液体以血性分泌物多见。

(4)淋巴结肿大,早期为散在、质硬、无痛、易推动的结节;晚期淋巴结肿大相互黏连、融合。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潜在并发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焦虑。

2.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休克发生。

(2)伤口的护理,术后要特别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包扎松紧度应适宜,避免过早外展术侧上肢。积液要及早发现,及时穿刺或引流排出,并加压包扎。

(3)预防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观察创面勿加压包扎过紧,及时处理皮瓣下积液。

(4)上肢水肿,避免在术侧上肢静脉穿刺,测量血压。卧床时将患侧手臂抬高,能够预防或减轻上肢肿胀。

(5)患侧上肢的康复训练。术后制定患侧上肢康复训练,使病人患肢尽快恢复功能。

三、健康教育

1.要大力宣传、指导、普及妇女乳房自查技能,每月定期施行乳房自我检查。

2.术后病人按期进行另一侧乳房及手术区域的自我查体,或请医师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转移病灶,及早治疗。

3.出院后患侧上肢仍不宜搬动、提拉重物,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坚持患侧上肢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