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化脓性感染
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致病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的严重全身性反应,主要包括败血症、脓血症、毒血症,三者常混合发生,临床上难以完全分开。
一、评估要点
1.病因及诱因 ①败血症常继发于严重损伤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其次为绿脓杆菌、产气杆菌、脑膜炎球菌等。②脓血症常见于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球菌的感染。③毒血症多由于严重感染和严重损伤使大量细菌或毒素,以及大量破坏组织的分解代谢产物进入血循环所致。
2.症状及体征 ①败血症多出现有突然寒战、高热,可高达40~41℃,常于皮肤、眼结膜和黏膜出现淤血点,多伴有神志改变。②脓血症明显寒战、弛张热和身体各部位不断发生新的脓肿,是脓血症的主要特征。③毒血症高热、脉快和贫血是毒血症的三大症状;严重者有神志改变,可并发中毒性心肌炎和感染性休克。血培养无细菌生长。
3.实验室检查 ①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但老年人和全身情况较差者白细胞总数可不增高或降低。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多数明显增高,可有明显的核左移。②尿液检查可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③血培养。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体温过高,潜在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疼痛。
2.护理措施
(1)观察重点:①监测生命体征:以随时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的变化;②密切注意病人的临床表现:如病情有变化应立刻通知医师,以免延误治疗。
(2)有感染性休克时应首先纠正休克,给予高浓度氧气或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并及时开通多个经脉通路,给予输血、输液及抗休克药物。
(3)保持呼吸道畅通,协助病人翻身、叩背咳痰、深呼吸,如果痰液黏稠给予雾化吸入。
(4)监测24h 出入水量,记录病人呕吐和腹泻的次数、量、性状、颜色及尿量,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单位时间内给予足够液体量,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5)选用有效的抗生素,首先根据临床症状考虑致病菌的种类,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对感染严重者可联合应用抗生素。
(6)脓肿切开者,注意观察局部切口情况,引流是否通畅,感染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有切口疼痛者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有些病人有头痛的表现,可通过交谈分散注意力或按摩穴位的方法降低痛阈。
(7)体温过高的护理:①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安静,以降低新陈代谢,减少产热。②调节室内温度,开窗促进室内空气流动。③给病人穿宽松的衣物,当体温超过38.5℃时,应局部给予冰袋、冰囊、温水或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协助病人多饮水,增加液体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补液。④高热病人口唇干裂、破口,甚至溃疡,要经常用漱口液漱口,按时做好口腔护理。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多的病人要勤换衣服和被褥;年老体弱、幼儿及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观察、勤翻身,以免发生压疮。
三、健康教育
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后,使其充分了解其病情、缓解焦虑情绪。
2.注意劳动保护,避免损伤。对已有损伤者,要采取措施防止感染。
3.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及含丰富维生素、糖类的低脂肪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