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疾病

第六节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有4 个瓣膜,其中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发病率最高,病理改变为瓣膜狭窄、关闭不全或二者兼有之。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同时受累,称为心脏联合瓣膜病。

一、评估要点

1.病因及诱因 风湿病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

2.症状与体征

(1)二尖瓣狭窄:活动后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可有咯血。心尖区听到隆样舒张期杂音,第一心音亢进及开瓣音。

(2)二尖瓣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及活动后气促。在心尖区听到2~3 级收缩样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活动后气促,心绞痛及昏厥,晚期发生右侧心力衰竭。主动脉瓣区有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活动后气促,股动脉可闻及枪击音,并可扪及水冲脉。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典型叹息样舒张期杂音,向心尖传导。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心排血量减少,清理呼吸道无效,潜在并发症如出血。

2.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①心理支持,改善营养,完善术前准备。②术前改善心功能状况,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药、GIK 极化液。

(2)术后护理:①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心律、血压变化。②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术后进行12h 左右的机械辅助呼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动脉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动脉血氧分压12.7kPa(95mmHg)以上。去除气管导管后,协助病人排痰,观察病人的呼吸变化。③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补充足够的血容量,维持良好的心脏功能及适当周围血管张力。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应及时处理。④做好引流管的护理,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每小时测量引流量,及时输入新鲜血及足够的钙剂。对广泛渗血病例,应输入纤维蛋白及止血药,引出血液不凝因素。应监测ACT,必要时追加鱼精蛋白。成人血性引流液每小时≥150ml;连续3~5h 无好转者,应及时手术止血。若有心包填塞征象,应再次开胸探查。⑤维持肾功能,注意尿量的观察。⑥预防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⑦抗凝治疗。⑧预防压疮。

三、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掌握术后抗凝药物的正确应用及注意事项。

2.病人饮食、起居、休息、睡眠符合生理要求。

3.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指导病人及家属认识心脏瓣膜病,掌握紧急情况的自我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