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肝性脑病
2025年08月10日
第六节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
一、评估要点
1.常见诱因 严重肝病,伴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排钾利尿,大量放腹水,高蛋白饮食,使用安眠镇静药、便秘药。
2.精神神经改变 早期性格改变、行为异常;二期出现意识错乱、行为及睡眠失常;三期发昏睡神志不清、精神错乱;四期昏迷期。
3.明显肝功能损害 血氨增高、急性肝性脑病血氨可正常,血氨增高与病情不一致。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感知改变。
2.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人思维、认知的变化,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定期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
(2)消除诱因,控制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禁用镇静药。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止脑水肿。
(3)合理饮食,饮食以糖类为主;限制蛋白摄入,开始数日禁食蛋白质,随着病情改善,逐步增加蛋白质。
(4)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①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血,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液灌肠,忌用碱性肥皂水。可口服硫酸镁导泻。②抑制肠内细菌生长减少氨的形成,清洁肠道可用新霉素2~4g/d 口服;酸化肠道可用乳果糖45~60g/d,分次服用。
(5)促进有毒物质代谢,清除及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如除氨药物应用。
三、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引起及防治肝性脑病的基本知识,防止和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2.指导家属给病人以精神和生活照顾。家属学会观察病情,避免诱发因素。发现性格及行为改变,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