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及手术配合
一、手术室的无菌操作原则
(一)手术人员的无菌观念
1.手术人员穿上无菌衣,戴上无菌手套后,只有腰部以上到肩的前缘和袖口到手肘上的10cm,可视为无菌区。双手必需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可交叉抱于胸前,或碰触脸部,双肘内收紧靠体侧。
2.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的无菌手套若被机械戳破,必需立即更换。前臂或肘部碰触非无菌区,应更换手术衣或加戴无菌套袖。
3.不可将身体靠在无菌区上,如手术台或无菌器械台。手术台或无菌器械台只有台面上是无菌的,为避免污染,不应碰触到台面以下的铺巾。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不可随便调整手术台或器械台的高度,以免破坏无菌区的范围。
4.手术进行时,手术人员须面向无菌区;若须交换位置,则必需以背对背的走向通过。
5.于非无菌面上铺无菌单时,应与非无菌面保持适当距离,先打开布单近端,再打开远端,以免污染身体上所穿的手术衣;铺单时,应先将无菌单向上卷折,保护手套,再伸开单子。
6.手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交谈,以免飞沫弄湿口罩而影响过滤效果。
(二)巡回护士的无菌概念
1.巡回护士属于非无菌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避免污染无菌区。不可从无菌人员面前通过或碰触无菌物品。
2.当供应无菌物品给手术人员时,只能打开外部的包装,并注意与无菌区保持适当距离。
3.在供应溶液给器械护士时,器械护士应将成装无菌溶液的容器置于无菌器械台边缘。巡回护士握住瓶口以下部分,悬空将溶液倒入无菌盆中,不可碰触容器边缘或越过无菌区。倒液时先冲一下瓶口,冲洗瓶口的药液应弃去,以保证无菌及防止瓶口杂质及玻璃碎屑掉入。
4.当手术人员流汗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请巡回护士协助擦汗,巡回护士应注意避免碰触手术人员的无菌区。
5.前台手术结束后,手术间地面及用物应用消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照射20min。
(三)手术区皮肤消毒法
病人手术部位的皮肤应清洗干净并用消毒溶液消毒。具体方法:用2.5%碘酊涂擦,干燥后,以70%~75%乙醇脱碘。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一般用1:1000 苯扎溴铵涂擦2 次消毒,也可用0.5%碘伏。植皮时的供皮处可用70%~75%乙醇涂擦2 次消毒。涂擦时通常由切口向外周消毒,但阴道、肛门及感染的伤口则应由外向内。皮肤消毒范围扩大至距手术切口15~20cm 的区域。消毒前如手术野皮肤有油脂或胶布黏贴痕迹,应先用汽油或乙醚擦涂。已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可再返擦清洁处。消毒者的手切勿接触病人的皮肤或其他物品。消毒后双手应再用乙醇浸泡或用0.5%碘仿涂擦,然后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切开皮肤前,应用无菌纱布垫遮住切口两旁或用无菌塑料膜盖于手术野皮肤上,经薄膜切开皮肤,以保护切口不被皮肤居留菌污染。在延长切口或进行缝合前,应再用70%~75%乙醇消毒。用于口鼻、肛门等部位的纱布只能使用1 次,绝不可重复使用。
(四)手术区铺单法
1.手术区铺单法的无菌操作原则 ①铺盖无菌单时,手或任何已灭菌的部分不能与有菌的部分接触。②铺单前须确定切口位置,准确放置,已铺下的无菌单只能白手术区向外撤,不可向内移动。③尽量使用大小合适的单子。手术区周围一般要求有4~6 层无菌单,外周最少2层。④布单一经水或血浸湿,即失去无菌隔离的作用,应另加无菌单保护无菌区。
2.常用部位铺单法
(1)腹部手术铺单法:①器械护士把无菌手术巾折边1/4,传递时第一、二、三块无菌手术巾的折边向手术医师,第四块的折边向器械护士。②第一助手接过折边的手术巾,依次铺于切口对侧、上方及下方与近侧。手术巾交角处用巾钳夹住,以免移动。③铺两块无菌中单于切口上下方。④最后铺剖腹单,剖腹单孔正对切口,短端向头部,长端向下肢,然后向上下方向展开,短端盖住麻醉架,长端盖住器械托盘。
(2)会阴部手术铺单:①将一无菌中单双折后置于病人臀部之下;②将4 块无菌手术巾置于手术区周围;③器械护士和1 名手术医师共同铺会阴手术单;④器械托盘放于腹部上,再覆盖无菌单。
(3)颈部手术铺单法:①无菌手术巾横铺胸前上部,安置领式单,由巡回护士掌握单子的带子,将单的领部固定于下颌下缘之下,带子自耳后系于顶上。单子的上部向上翻转盖住置于面部上方的托盘。②将手术巾做成团,填在颈部两侧。③手术区上方两侧均铺无菌手术巾,用巾钳固定。④铺开颈部手术单,放置时注意区分颈部手术单的上下方。
(4)胸部手术铺单法:①用折合的无菌中单置于身体背侧之下,用另一折合的无菌中单遮住头架及肩部;②用第三块折合的无菌中单盖在切口前方;③用无菌手术巾依次盖住切口下方的后面于前面;④用胸单盖住全身及器械托盘,麻醉架两旁各夹一中单,保护无菌区。
(五)无菌器械台的使用
1.铺无菌器械台的步骤
(1)巡回护士把无菌包放于器械台上,用手打开包布,只接触包布的外面,由里向外展开,保持手臂不跨越无菌区。
(2)用持物钳打开第二层包布。
(3)铺在台面上的无菌巾共6 层,无菌单应垂下台面不少于10cm。
(4)器械护士穿好无菌手术衣及戴好手套后,将器械按使用先后顺序及类别整齐排列在器械台上。
2.无菌器械台使用原则
(1)铺好备用的器械台超过4h 不能再使用。
(2)凡垂落台缘平面以下物品,应视为已污染,不能再使用。
(3)手术中污染的器械、用物不能再放回原处,如术中接触胃肠道等污染区的器械应放于弯盆等容器内,切勿与其他器械接触。
(4)在铺好的无菌器械台上摆放的无菌器具不可伸出台缘外,湿纱布敷料应放在无菌盘内,桌面如被水或血浸湿,应及时加盖无菌巾以保持无菌效果。
(5)手术开始后,该器械台仅对该手术病人是无菌的,而对其他病人,则是污染的。
(6)器械护士应及时清理器械台上的器械及用物,以保持器械台清洁、整齐、有序、及时供应手术人员所需。
(六)无菌物品的使用
1.使用前查看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潮湿,查看指示胶带与指示卡变色是否均匀一致,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否则不能使用。
2.无菌物品暴露与空气中时间越长,则越容易遭到污染,故应于手术即将开始时布置无菌区。器械台上备用的器械最好盖无菌巾,特别是长时间的手术。
3.当怀疑物品的无菌性时,应将该物品视为已污染。
4.凡已打开放在器械台上的备用物,无论使用与否,均不得重新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需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5.若取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品,余下的物品仍需保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此包在4h之内可视为无菌。
6.无菌包须保持干燥,若有破损或潮湿应放弃不用。
7.无菌容器为盛无菌敷料、器械或药液之用,打开无菌容器时,盖子应朝上,取出无菌物即盖好。以容器浸泡消毒用物时,须写上浸泡时间,中途投入其他器械,应重新计算消毒时间。
8.无菌溶液一经打开,液体应一次用完,不应保留。
二、手术配合
(一)器械护士的配合
1.手术前的准备
(1)详细核对病人,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方式及医师习惯,与巡回护士共同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及物品。
(2)刷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器械台,并将器械排列整齐。
(3)与巡回护士、手术医师一起计数纱布、缝针及器械。凡打开体腔或深而大的伤口手术时,都要计数纱布,以防止这些物品遗留病人体内。
(4)协助医师铺手术单。
2.手术中的配合
(1)手术过程中,保持无菌区的整齐干燥及维护其无菌状态,并监督纠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
(2)手术开始时,根据手术常规进展情况向术者及助手传递器械及纱布等物。
(3)递器械时,须以柄部朝向手术医师手掌,并将器械端露出。传递手术刀时应刀锋朝上,弯剪与弯钳之类应将弯曲部向上。传递止血钳应以柄部轻击手术者伸出的手掌。递予医师的缝针必需保持潮湿,并用手托住,以免脱落。传递时要平稳、准确、及时,不可在背后传递器械。
(4)使用过的器械应随时用湿纱布将血渍擦净;用于不洁部位的器械要分别放置,浸入药液中或交给巡回护士。
(5)保持器械台面干燥整洁。将器械分类排放整齐,暂时不用的器械可放在器械台的一角。做到快递快收。缝针、线圈、纱布等容易遗落在体腔内的物品,要随时收回并点数。
(6)手术过程中,凡从病人身上取下的标本,须小心收集,并交给巡回护士。随时注意术中的进展情况,若出现大出血、心跳骤停等意外时,应沉着果断,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7)关闭体腔前后,与巡回护士及手术医师核对纱布、缝针和器械,并记录下来。皮肤缝合后,以湿纱布擦净皮肤上的血渍,并协助医师包扎伤口。
3.手术后的处理
(1)预处理并清洗器械、打包,精密、锐利的手术器械要小心处理,且勿损坏及遗失零件。注意保护自己,避免意外损伤。
(2)处理吸引器,清洁房间,准备下一台手术;全天手术完毕后,和巡回护士整理房间并补充物品。
(二)巡回护士的配合
1.手术前的准备
(1)手术开始前,检查手术室的整齐和清洁,并检查手术灯、吸引器、供氧系统、电刀等功能是否良好,清除室内杂物。
(2)与器械护士共同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和用物。
(3)迎接病人,详细核对病人,检查其义齿、饰物是否取下及术前准备情况等,安慰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心理。
(4)协助病人上手术台,协助麻醉医师摆放病人体位,保证病人安全。
(5)给手术人员提供无菌物品。协助器械护士、手术医师穿无菌手术衣。协助器械护士铺无菌器械桌。
(6)手术开始时与器械护士、手术医师计数纱布、缝针及器械,并记录。
(7)将电刀和吸引管与电极板和吸引器连接,并放好电极板。必要时提供手术人员脚凳。监督手术人员遵守无菌原则,如有违反,立即纠正。
2.手术中的配合
(1)在手术室中待命,随时补充手术人员的需要,并关心手术人员的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2)估计失血量,观察尿量,并告知麻醉人员;观察病人受压部位和受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和血运情况。
(3)负责术中输液输血及手术台上取下标本的保存和处理。
(4)保持室内清洁,关闭体腔前后,与器械护士、手术医师共同计数纱布、缝针和器械,并记录签名。
(5)手术中更换巡回护士时,须现场详细交班,包括病人病情、用药、输液输血情况等,并签名。
3.手术后整理
(1)用敷料包扎伤口,如有引流管,须妥善固定并接上无菌引流袋或无菌引流瓶。
(2)完成手术护理记录单,向护送病人的人员交班,并清点病人所携带的物品。
(3)清理手术室并准备下一台手术。
(4)该日所有手术完成后,整理房间及补充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