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膀胱、尿道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肾、膀胱、尿道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肾损伤

肾脏的解剖位置深且隐蔽,有一定的活动度,故损伤比较少见。其按暴力方式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根据肾损伤程度分为肾挫伤、肾部分裂伤、肾全层裂伤、肾蒂损伤。

(一)评估要点

1.病因与诱因 肾区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致肾损伤;也有在肾病变的基础上,因身体突然扭动或搬重物时,引起自发破裂。

2.症状与体征 休克、血尿、疼痛、腰部肿块及发热。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①尿常规:可见大量红细胞;②影像学检查:CT 可显示肾皮质裂伤、尿外渗和血肿范围。排泄性尿路造影、腹主动脉造影、B 超检查,可了解肾损害的程度及对侧肾的情况。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血尿,组织灌注量改变,体温过高。

2.护理措施

(1)保守治疗的护理: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腰腹部肿胀程度、腹膜刺激症状,防止休克的发生。②观察出血、血尿、渗血、渗尿,每4h 留尿标本1 份,按次序进行动态观察。肉眼血尿可给予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足够的尿量。③绝对卧床休息2~3 周,可减少再出血发生。④防感染。每日测量体温4 次,超过38.5℃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应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手术治疗。严重的肾裂伤、肾碎裂,经积极抗休克后应积极准备手术。

(三)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卧床休息及观察血尿、腰部肿块、腹痛的意义。

2.宣传饮食及适当多喝水。介绍疾病的转归。

3.叮嘱病人出院后2~3 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

二、膀胱损伤

膀胱排空时深藏在骨盆内,一般不易发生损伤,膀胱充盈时伸展至下腹部、壁薄,易受损。其损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一)评估要点

1.病因与诱因 利器贯穿、病变后自发性破裂、暴力打击及膀胱镜检查尿道扩张等医源性损伤。

2.症状与体征 休克、腹疼、排尿困难、血尿、腹膜刺激征与尿瘘。如伴有尿道损伤则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3.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导尿及测漏实验;腹部X 线平片可显示骨盆骨折;B 超检查膀胱损伤情况。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组织灌注不足,排尿异常,体温过高。

2.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有无休克的发生、及时输血输液,防止休克。膀胱破裂伴有出血、尿外渗病情严重时,须尽早施行膀胱修补术。应用有效抗生素防感染。

(2)术后保持留置尿管通畅,记录24h 引流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每天2 次尿道口及尿管周围轻拭,预防泌尿系感染。拔除尿管前应训练膀胱排尿动作。

(三)健康教育

1.告诉病人膀胱损伤的情况,注意护理的配合。

2.告诉病人带有导尿管,防止脱落,保持通畅的意义。

3.多饮水,讲解拔除尿管前闭管训练排尿的意义。

三、尿道损伤

多发于男性尿道球部和膜部。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一)评估要点

1.病因与诱因 开放性损伤多见于战伤、锐器伤,闭合性损伤可分为挫伤和撕裂伤和断裂伤。

2.症状与体征 休克,疼痛,尿道滴血和血尿,尿潴留,排尿困难,血肿与瘀斑及尿外渗。

3.辅助检查 X 线检查可显示盆骨骨折或膀胱破裂。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组织灌注不足,排尿模式改变。

2.护理措施

(1)紧急处理:观察有无休克发生,定时测量生命体征。保证输血、输液通畅,补充血容量。

(2)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保证准确及时应用抗生素。试插尿管成功,留置尿管1~2 周,可作为支架,以利于尿道的愈合。如不能插入时,可行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的护理:防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做好伤口的护理,各种导尿管、引流管的护理。术中留置尿管,术后嘱病人多饮水,以起到内冲洗作用。术后尿道狭窄,可定期扩张尿道。预防并发症发生。

(三)健康教育

1.讲述术后病人在卧床、进食、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2.宣传留置导尿及膀胱造瘘的意义与骨盆骨折病人注意事项。

3.讲手术后扩张尿道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