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环境与物品准备
一、手术室环境
(一)手术室的设置位置及要求
手术室应安排在医院内空气洁净的地方,靠近手术科室,并与病理科、放射科、中心化验室等相临近,有专门电梯往返于手术室和血库之间。手术室内应配备中心供气系统,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以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等。手术室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
(二)手术室的设计要求
医院内手术间数与外科病床之比为1:20。手术间面积为25~50m2。手术间分为无菌手术间、相对无菌手术间。
1.天花板、墙壁及地面应坚实、平滑、易清洗;层流装置;所有管道、水源、电源及电线,均应装在墙内或天花板上;电源及电线有防火、防水装置。
2.门应采用自动门。每个手术间有2 个门,一个为送病人通往外走廊;一个为通往刷手间等清洁区。
3.手术间内布置应力求简洁,基本配备有万能手术台、大与小器械台、器械托盘、坐凳、2 个负压吸引器、吊式无影灯、输液架、立地聚光灯、药品柜、阅片灯、供氧装置、麻醉机、垫脚凳、污物桶、挂钟、各种扶托固定病人的物品。
4.手术间温度应维持在20~24℃,湿度应在50%~60%之间。
5.照明设备光线要均匀,不耀眼;每个手术间有独立供电系统,最好有双电源。
(三)手术室的附属工作间
应设更衣室、接待病人处、护士站、麻醉办公室、麻醉准备间、麻醉恢复室、无菌物品贮藏室、物品准备间、刷手间及值班室、洗澡间、库房等。
二、物品的准备
(一)物品的种类
1.布类物品 手术衣、手术单等。
2.敷料类 纱布、棉花等。
3.引流物 管状引流、纱条引流、烟卷引流、橡皮片引流等。
4.缝线类 不吸收缝线、可吸收缝线。
5.器械类 刀刃类、把持用器械、牵拉用器械、缝合用器械、探查用器械、内镜类、特殊器械、电刀等。
(二)物品的消毒与灭菌
1.物理消毒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法、火烧法。
2.化学消毒灭菌 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法、化学消毒灭菌剂浸泡法、甲醛气体熏蒸法。
3.特殊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①手术前将不必要的家具用物等移出手术间,以防污染。②安排室内和室外2 个巡回护士。室外护士向室内传递补充物品,室内人员不得外出。③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在手术衣和手套脱下前,将所有器械关节打开,用灭菌液浸泡于盆内。灭菌液应没过器械,放在手术间,连同手术单、家具等,按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2ml 加高锰酸钾1g 熏蒸消毒。④24h 后打开门窗通风,将器械捞出,清水冲洗后用压力蒸汽灭菌,然后在彻底清洗器械上油,最后再经高压蒸汽灭菌、经检测证实无致病菌存活后,方可重新使用。⑤用过的布单用红色塑料袋包裹,或注明特殊感染标记,送洗衣房消毒清洗,经双蒸灭菌处理。⑥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集中放入红色塑料袋或注明特殊感染标记,送去焚烧做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