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人护理

第三节 病人护理

一、评估要点

1.手术前1 天对病人的评估 ①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健康史与身体检查的记录以及诊断结果。了解麻醉方式与手术方式。②心理社会评估:多数病人担心手术时疼痛,手术后能否恢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担心麻醉后能否醒来等。手术室护士应准确收集病人这方面的资料。

2.手术当天的评估 ①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例号、诊断、拟行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对于患儿,还应核对其手圈上的内容。②根据病人情况、麻醉方式及手术方式,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结合医师的习惯,检查物品准备及药物准备是否充分。③查阅病历,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配血、皮试的结果,肠道准备的情况,是否禁食,是否摘掉义齿,是否注射术前针等。④检查手术部位皮肤准备情况,特别注意有无皮肤破损。⑤按手术体位的要求,评估病人身体可能受压的部位。⑥评估外周静脉情况,以备术中输液、用药或抢救用。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焦虑,有受伤的危险,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异常的危险,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2.护理措施

(1)减轻焦虑:①鼓励病人说出焦虑的感受。②术前1d 向病人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人员、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必要时可借助图片或录像等,以减轻病人因不熟悉而产生的焦虑。③避免病人身体不必要的暴露,提供病人身体的安全与舒适。④向病人描述他即将经历的感觉性刺激,如静脉穿刺、摆放体位等。⑤运用常见的、基本的沟通技巧,以降低病人的焦虑,如触摸、注视、向病人保证护士会在手术室内陪伴。

(2)防止病人意外损伤:①详细核对病人。手术中严格管理纱布、器械和缝针。手术开始及关闭空腔脏器或体腔前,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与手术医师共同清点,以防异物存留并记录签名。②妥善看护病人,防止病人因感知降低而发生坠床。③使用暖水或冰袋时,要严格交班、记录,并定时观察使用部位的签名。④正确使用电刀及负极板,电源一般放在病人臀部下面,并紧贴病人皮肤。手术过程中保持肢体绝缘,防止手术部位灼伤。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以及出、入水量,如输入液量、术中出血量、尿量等并记录。⑥搬动病人时,动作须平衡,给予适当的支托,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防止牵拉伤口及引流管脱出。

(3)正确摆放体位:①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尽量保证病人舒适。②维持正常呼吸、循环功能,避免压迫神经肌肉。

(4)维持肢体神经血管功能:①使用支架、绷带、约束带时,应注意在支撑身体重量的部位加上护垫,以缓解压力。②保证肢体在功能位。③定时观察肢端神经功能,如皮肤有无苍白、发绀或水肿,有无感觉异常。④定时测量肢端脉搏,若减弱,表示受压处血循环不良。

(5)维持皮肤完整:①手术中使用支架、绷带、约束带的部位以及受压时间长的骨隆突部位,应加软枕或气垫保护。②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颜色及温度,其部位是否有苍白、发绀或水肿的现象。③巡回护士应协助病人非手术部位的活动。④注意室内温度的变化,注意病人的保暖情况,避免因局部过冷而影响血液循环。

(6)预防感染: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无菌手术。②病人若存在造成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助长因素,要及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急诊手术的病人,因术前准备不充分,为预防感染,应在术中使用抗生素。③大伤口较小伤口的感染概率高,故更需小心观察及护理。器械护士应积极准确地配合,尽量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暴露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