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与失衡
一、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由体内HCO3-减少引起,是临床最多见的一种酸碱失衡。
(一)评估要点
1.病史与诱因 氢离子产生过多,如长时间饥饿、高脂肪低糖饮食、代谢产酸过多、严重创伤、高热、休克。肾衰竭时排泄过少。HCO3-产生过少,如肾衰竭,胰腺及肝功能减低。HCO3-排泄增加,如腹泻、长期呕吐、脱水、肠瘘等。
2.症状与体征 轻者可被原发疾病症状掩盖。重者中枢神经系统以抑制性症状为主,可有表情淡漠、疲乏无力、嗜睡、昏迷;神经肌肉系统、腱反射降低或消失、骨骼肌无力;病人面部潮红、心跳加快、血压偏低、可出现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或休克;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酮味。尿液呈酸性。
3.实验室检查 血液pH 值<7.35,血浆HCO3-<24mmol/L,PaCO2<5.3kPa(40mmHg)。尿pH 值<4.5、心电图检查出现,T 波升高、QRS 波变宽、PR 间距延长。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低效性呼吸形态,体液不足。
2.护理措施
(1)观察呼吸频率与深度变化,根据血浆HCO3-丢失情况,补充碱性溶液。
(2)在纠正酸中毒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医源性碱中毒,补碱不宜过速、过量。
(3)仔细记录24h 出入液量及体重改变。
(4)输液选择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三)健康教育
1.劝告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2.向亲属讲解有关疾病生活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由体内HCO3-增多引起。
(一)评估要点
1.病史与诱因 酸性胃液丧失过多,如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碱性物质摄入过多,如长期服用碱性药物或大量输入库存血;缺钾、低钾血症时细胞内钾离子可与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交换,引起低钾性碱中毒;某些利尿药的应用等原因导致体内HCO3-增多所引起。
2.症状与体征 一般无症状,有时可有呼吸效力减低和精神与神经上异常,易出现焦虑、激动、神经错乱、嗜睡;严重时,可发生昏迷。
3.辅助检查 血液pH 值>7.45,血浆HCO3-高于正常值,PaCO2在5.3kPa(40mmHg)以上。尿液pH 值>7.0。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体液不足,潜在并发症。
2.护理措施
(1)控制呕吐减少胃肠液的丧失、减少碱性物的摄取、矫正细胞外液的不足等诱发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
(2)监护生命体征,记录体重、24h 出、入液量。
(3)输液应采用等渗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4)纠正碱中毒不宜过于迅速,以免造成溶血等不良反应。
(5)碱中毒时几乎都伴发有低钾血症,故须考虑同时补氯化钾,才能加速碱中毒的纠正。
(6)在碱中毒纠正后,可出现血钙水平下降的情况,如有手足搐搦时,可给予钙剂纠正。
(三)健康教育
1.向病人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的知识及如何加强病人自我照顾能力。
2.指导病人家属进行安全防护,预防病人意外受伤。
三、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系指肺泡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除体内生存的CO2,以致血液的Pa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
(一)评估要点
1.病史与诱因 呼吸中枢抑制,胸部活动受限,呼吸道阻塞和肺泡微血管的阻断。
2.症状与体征 头痛、嗜睡、定向力丧失、反射减低,无效型呼吸,皮肤干燥等症状与体征。
3.实验室检查 血液pH 值<7.35,PaCO2测定>6kPa(45mmHg),血浆HCO3-正常。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低效性呼吸形态,有受伤的危险。
2.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呼吸频率与深度变化。
(2)观察治疗反应:可利用支气管扩张药、体位引流或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使用人工呼吸器及氧气治疗促进呼吸。
(3)防止意外创伤的发生:①观察评估病人意识状态的变化,手足肌肉颤抖的程度以及对病人心理和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②注意病人周围环境的安全保护,对意识混乱的病人使用床栏。③协助手足肌肉颤抖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料理,如倒水。并预防其活动时跌倒。
(三)健康教育
1.向病人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及如何避免病人意外受伤。
2.指导病人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呼吸性碱中毒系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存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的PaCO2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一)评估要点
1.病史与诱因 换气过度,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2.症状与体征 焦虑、激动、感觉异常。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心跳增加,血压正常或下降,呼吸换气速率及深度增加。
3.实验室检查 血PaCO2<4.7kPa(35mmHg)、pH 值>7.45;血浆HCO3-<24mmol/L。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低效性呼吸形态,有受伤的危险。
2.护理措施
(1)去除造成呼吸困难的原因。根据病情适当地使用呼吸器,随时评估病人对氧的需求量及临床表现,教导病人将呼吸速度放慢并加深。
(2)防止意外伤害 对出现痉挛抽搐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并加以保护;尽量维持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及持续性;评估其心脏功能。
(3)避免增加氧气需求的活动,以减慢呼吸速度。
(4)增加心理支持。
(三)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加强自我照顾能力。
2.指导病人家属对病人进行安全防护。
3.指导病人建立适当的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