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第一节 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循环血量减少性休克,各种因素造成全血或血液成分之一部分发生急速丧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所引起。

一、评估要点

1.病史与诱因 外科常见的原因有外伤失血、胃肠出血、产科出血、医源性问题、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动脉瘤或肿瘤自发破裂等。

2.症状与体征 根据临床表现和失血量分为:①轻度:神志清楚,尿量正常,脉搏在100次/min 以下、有力,成人失血量800ml 以下;②中度: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皮肤黏膜苍白,四肢发冷,脉搏100~200/min,失血量800~1000ml,尿少;③重度: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四肢冰冷,脉搏细速或摸不清,尿少或无尿,失血量1600ml 以上。

3.实验室检查 休克的监测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气分析与呼吸监测、肾功能监测、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监测、凝血机制监测、血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测定等。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体液不足,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量改变,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2.护理措施

(1)处理原则:尽早去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

(2)补充血容量,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血压、脉率、尿量及中心静脉压(CVP),遵医嘱补液或输血,并调整速度,观察其效果。对重症失血性休克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即可以快速补液,又可监测CVP。

(3)急救措施:①止血。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尽快止血,可采用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如止血带、三腔双囊管压迫、纤维内镜止血、抗休克裤的使用等。若出血量大,非手术方法止血无效,应尽早实施手术止血。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应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采取背部的物理治疗、叩背和协助排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③休克卧位,置病人于中凹卧位。④注意保暖。⑤外伤固定。⑥保持安静,避免过多的搬动。必要时应用止痛剂。

(4)积极处理原发病,做好术前准备。

(5)改善微循环,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血管活性药物、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应用。

(6)如行外科手术,根据病情做好术后护理。

三、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摄取适宜的饮食,记录出入水量,防止水、电解质失调。

2.鼓励病人自我照顾、增加信心,使心态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