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 伤

第一节 创 伤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

一、评估要点

1.病因 ①开放性创伤、伤口或创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②闭合性创伤后皮肤尚保持完整。通常造成创伤的主要因素为“暴力”。

2.症状及体征 ①局部表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和伤口或创面。②全身表现:体温升高,脉搏、血压改变,较重的创伤可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和蠕动功能受抑制,因精神紧张可引起失眠、反应迟钝。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可提示感染、贫血或血液浓缩;尿常规可提示泌尿系统损伤;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测有利于了解内脏功能;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体液失衡和血氧合状况。X 线检查了解骨折及异物。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疼痛,组织灌注量改变,有感染的危险。

2.护理措施

(1)体位和局部制动:较重创伤病人卧床休息,其体位应利于呼吸和促进伤处静脉回流,伤处适当制动,以缓解疼痛。

(2)镇静、止痛: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关心病人,减轻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

(3)伤口的处理:对任何部位的严重创伤,除了积极处理局部外,还要密切观察,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加强心、肾、肺、脑等器官功能的监测。

(4)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脱水性质和程度,补充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伤后血清钾浓度有高低波动,应及时测定和做心电图检查,需要时补充钾盐。根据病情应用平衡盐液或加用碳酸氢钠。重视创伤病人的营养供给,不能经口进食者选用肠道内或肠道外途径行营养支持。

(5)预防感染:无论是开放性或闭合性创伤,必需重视感染的防治,合理、尽早地使用抗生素。尽早施行伤口的清洁、清创术及闭合伤的手术处理。感染较重者或全身性感染应同时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并给予足够剂量。对于伤口深、感染重、异物存留等,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三、健康教育

1.向病人讲解创伤的病理、伤口修复的影响因素、各项治疗措施的必要性。

2.鼓励病人加强营养,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3.积极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锻炼,防止因制动引起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