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疾病

第九节 直肠肛管疾病

一、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后形成的小溃疡。

(一)评估要点

1.干硬的粪便强行通过肛管所致的裂伤。

2.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有便秘及便血。

3.肛门检查可见前哨痔及后正中线的典型溃疡。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疼痛,便秘。

2.护理措施

(1)减轻疼痛,防止便秘。

(2)肛门坐浴,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

(3)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必要时口服缓泻剂,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4)对慢性肛裂可行肛裂切除。

(三)健康教育

1.缓解病人焦虑情绪。

2.合理膳食,多吃纤维丰富的食物。

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发展成为脓肿。

(一)评估要点

1.由肛腺或肛窦感染引起。

2.肛门周围持续性跳痛,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及直肠坠胀、便意不尽、排尿困难等。

(二)护理要点

1.减轻疼痛,防止感染。

2.炎症期应卧床休息。

3.初期,局部热敷或温水坐浴,每日2 次。

4.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可服用缓泻剂,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三)健康教育

1.向病人讲解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病因,预防感染。

2.适当运动,合理膳食。

三、肛瘘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下端与肛周皮肤间的感染性管道。

(一)评估要点

1.大多肛瘘起自直肠周围脓肿。

2.肛门周围的外瘘不断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排出。形成脓肿时,局部红肿、疼痛,全身发热、乏力。

3.直肠指检:可扪及一较硬的索状瘘管。

(二)护理要点

1.减轻疼痛,防止并发症。

2.适当休息,防止肛门受压或摩擦。

3.保持大便通畅,口服缓泻剂,软化大便。

4.术后2~3d 进半流质、少渣饮食,口服阿片酊控制排便,3d 后口服液体石蜡油,防止便秘。

5.潜在并发症 如肛门伤口感染、术后肛门失禁的预防。①急性炎症期,应用抗生素,保持肛门部清洁,用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每次20min,每日2 次。②肛瘘切开术后,48~72h,排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伤口内填充的纱布要逐渐加少,既要保持引流通畅,又不延长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后期,每隔数日扩张肛管,防止出现假性愈合。③对肛门失禁的病人,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局部皮肤涂氧化锌软膏保护。

(三)健康教育

1.正确指导病人减轻焦虑。

2.向病人及家属讲解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四、痔

痔是直肠下段黏膜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并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一)评估要点

1.直肠、肛管处于最低处,静脉回流困难,易发生静脉扩张纡曲及腹内压增高。与长期饮酒,喜食辛辣食物有关。

2.便血,内痔脱出,瘙痒,疼痛。

3.视诊外痔与肛门表面可见。

4.肛门镜检查可见内痔局部黏膜呈暗红色隆起。

(二)护理要点

1.疼痛的护理 ①肛管内注入消炎止痛作用的药膏或栓剂。②用1:5000 高锰酸钾溶液每日坐浴2 次,以减轻水肿和疼痛,并防止感染。③术后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潜在并发症 如尿潴留、术后大便失禁、伤口感染的预防。①术后3d 内控制排便,以保证伤口愈合,每次排便应彻底清洗并坐浴,防止伤口感染。②发生尿潴留,可用诱导排尿法,如无效给予导尿。③术后3d 指导病人进行肛门肌肉收缩舒张运动。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d 可行扩肛,每日1 次。

(三)健康教育

1.使病人了解痔的病因、症状及如何预防。

2.教会病人学会腹部按摩方法和肛门局部肌肉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