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

第五节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发育异常而未能自愈的一组心脏病,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四联症为常见。

一、评估要点

1.病因

(1)动脉导管未闭由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

(2)房间隔缺损房间隔发育不良或吸收过度,导致两心房间存在通路。

(3)室间隔缺损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良,左右心室间形成异常交通。

(4)法洛四联症先天性发育不良。

2.症状与体征

(1)动脉导管未闭:导管细小症状不明显,重症病人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困难,体重不增,甚至心力衰竭,胸骨左缘第2 肋骨间闻及连续机械样杂音,向锁骨上及颈部传导。

(2)房间隔缺损:乏力,气急,活动耐力降低,易疲劳。反复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典型杂音为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亢进和固定分裂。

(3)室间隔缺损:缺损小无异常表现,缺损大表现为呼吸急促,生长发育滞后,肌瘦面黄,多汗,心前区隆起,易患肺炎,严重者出现发绀。心前区可扪及收缩期震颤,胸骨左缘第3~4 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4)法洛四联症:患儿早期即出现发绀,喂养困难,喜蹲踞,杵状指(趾),发育迟缓,心前区隆起搏动增强,胸骨左缘2~4 肋间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缺氧性昏厥,甚至抽搐死亡。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心排血量减少,清理呼吸道无效,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体液电解质失衡。

2.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预防控制感染,明确诊断,心理支持,做好术前准备。

(2)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②心血管监护。术后进行24h 心电连续监测,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及尿量变化。注意机体微循环灌注情况,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甲床毛细血管和静脉充盈等。由于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需及时补充血容量。心脏收缩无力应用洋地黄、多巴胺等药物。血压过高易加重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应给予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等。③呼吸道的管理。机械通气时注意气道压力,氧气吸入量,呼吸机是否与病人呼吸同步等调节。做好呼吸道加温、湿化、雾化处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防止脱管。病人清醒,自主呼吸恢复,血气分析正常,可脱离呼吸机,去除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后病人继续吸氧。加强呼吸道管理,协助排痰。④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量。⑤保持水电解质平衡。⑥并发症的护理,如出血、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衰、脑功能障碍。

三、健康教育

1.指导家属科学照顾病人,合理调配饮食。

2.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心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

3.避免用力挤压胸部,注意监测体温,出现高热或持续低热,应立即就医。

4.冬季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定时来院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