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代谢的紊乱

第二节 钾代谢的紊乱

正常人体内含3500mmol 的钾离子,细胞内液含量约占98%以上,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细胞外液含量只占2%,正常血清钾离子浓度为3.5~5.5mmol/L。正常人每日需要40mmol 的钾,摄入的钾80%以上经肾脏排出,醛固酮对肾脏起着储钠排钾的作用。由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变动范围较小,钾离子在维持神经、肌肉应激发及心肌的收缩与传导上有重要作用。血钾微小变化即会改变细胞内外钾离子的电场,影响钾离子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正常活动的明显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根据血钾高低将其分为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以前者多见。

一、低钾血症

血清钾离子浓度<3.5mmol/L 为低钾血症。

(一)评估要点

1.病史与诱因 钾摄入量不足,如昏迷、禁食等。钾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等。钾离子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如合成代谢增加和代谢性碱中毒等。

2.症状与体征 主要引起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和心肌应激性增强。表现为疲倦、昏睡、软弱无力、呼吸较浅,意识混乱、烦躁不安、抑郁;神经肌肉无力,如感应性减低、反射减弱、肌肉由无力至软瘫。胃肠道功能障碍,如口苦、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腹胀、便秘。泌尿系,如尿量增加,夜尿多,尿潴留。心脏功能异常,如心跳变慢,心律不齐、室性早搏、严重者心跳停止。代谢性碱中毒,如头晕、躁动、昏迷、口周及手足麻木、面部及四肢肌肉抽动。反常性的酸性尿。

3.实验室检查 血清钾<3.5mmol/L,pH 值升高且常伴代谢性碱中毒。尿比重下降。心电图改变可示ST 段低、T 波倒置和变平、QT 间期延长、V 波出现、心肌复极化延长。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活动无耐力,便秘,心排血量减少,有受伤的危险。

2.护理措施

(1)静脉补钾的原则,①补钾的量:不宜超过8g/d,一般为每日4~5g/d;②补钾的速度:不宜超过60~80 滴/min;③补钾的浓度:不宜超过0.3%;④按尿量补钾:补钾前要求尿量必需在30~40ml/h 或每日尿量大于500ml 方可补钾。

(2)建立安全的活动方式:移除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减少跌倒的意外伤害;除下床活动外,亦可协助在床上进行被动活动,充分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观察肌肉张力的改善情况,调整活动内容与时间。

(3)观察重点:对高危病人要动态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若发现可能为低血钾的征象时,应立即通知医师;观察病人的心功能变化和呼吸情况;由食物来补充钾含量。

(4)摄取足够的营养及防止便秘:多摄取高纤维饮食;遵医嘱补充含钾药物,说明服用原因及用法。

(三)健康教育

1.饮食应含高热量、高蛋白成分。

2.为预防便秘,多摄取高纤维饮食,如蔬菜、水果等。

3.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定时如厕。

二、高钾血症

血清钾离子浓度>5.5mmol/L 为高钾血症。

(一)评估要点

1.病史与诱因 钾摄入量过多,如输入过多的钾、输入大量的库存血;钾排泄量减少,如肾功能不全、应用排钾利尿剂;细胞内钾释出过多,如挤压伤、烧伤、代谢性酸中毒。

2.症状与体征 ①神经肌肉系统:轻度高钾血病人应激性增加,患者可有手足感觉异常、疼痛、肌肉轻度抽搐;重度高钾血病人则应激性减低,常出现四肢无力、腱反射消失甚至弛缓性。②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小肠绞痛、腹泻。③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完全性的心传导阻滞、异位心率、心室纤颤、心搏骤停,或心律失常、心跳减慢进而停止于舒张期。

3.实验室检查 血清钾>5.5mmol/L,pH 值降低且伴代谢性酸中毒。尿,钾含量增加。心电图出现高而尖的T 波、PR 间距延长、P 波幅度下降或消失、ST 段下降。

(二)护理要点

1.护理问题 腹泻,心排血量减少,知识缺乏。

2.护理措施

(1)观察重点:观察腹泻次数、量及大便的性状。观察体重减轻状况,并遵医嘱处理;应加强观察心律失常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2)降低血清钾的浓度:停用一切带有钾的药物或溶液,尽量不食含钾量较高的食物。使钾离子暂时转入细胞内;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血液透析疗法。

(3)对抗心律失常:重度高钾极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导致心跳骤停,护理人员应加强观察,并做好急救复苏的准备工作。

(三)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合理膳食及如何使用止泻药物。

2.避免高纤维饮食。

3.教导病人及家属采用放松技巧、娱乐活动等,分散病人对疾病所引起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