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包括瓣膜解剖学上的异常或功能上的异常,或二者兼有。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变、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的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瓣膜狭窄多为解剖学上的异常,关闭不全多为局限性病变或主要是功能改变,最常受累的瓣膜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也可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常见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一、护理评估
1.病史 主要询问有无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内膜炎;有无急性风湿热史或链球菌性扁桃体炎或咽峡炎史,初次感染的时间以及有无其他可引起瓣膜病的疾病。
2.主要临床表现
(1)二尖瓣狭窄:①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或急性肺水肿。后者常因劳累、情绪激动、呼吸道感染、妊娠、阵发性房颤而诱发。②咳嗽、咯血:可为大量咯血、痰中带血、咯血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③胸痛:15%的病人出现胸痛,不易与冠心病心绞痛相区别。④血栓栓塞:为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栓塞者80%有心房颤动。2/3 的栓塞发生在脑血管,也可为冠状动脉栓塞和肾动脉栓塞。
(2)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症状,随后可有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症状。
(3)主动脉瓣狭窄:典型症状为①呼吸困难:可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也可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②晕厥:在劳累后发作,出现晕厥提示主动脉瓣狭窄严重,预后不良。③心绞痛:运动时诱发,休息时缓解。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者耐受20年以上无症状,重者可出现胸痛、心悸和头颈部动脉搏动感,常有体位性头晕,但晕厥罕见。左心衰竭时出现呼吸困难,最初为劳力性,随后端坐呼吸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3.心理社会评估 病人和家属对疾病及其治疗的理解不够,常因活动时无力感紧张不安。
4.护理体检
(1)二尖瓣狭窄:①二尖瓣面容:双颧呈绀红色,嘴唇发绀;②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呈拍击样,可闻及局限的、低音调的隆隆样的舒张中晚期杂音,呈递增型伴有舒张期震颤;③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或心尖区听到开瓣音;④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听到递减型高调哈气性舒张早期杂音。
(2)二尖瓣关闭不全:①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出现收缩期抬举性搏动;②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可传导至左肩胛下区;③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分裂,常可闻及第三心音;④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3)主动脉瓣狭窄:①胸骨右缘第2 肋间闻及喷射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向胸骨上切迹及颈动脉传导;②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③心尖区抬举样搏动;④重度狭窄时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①主要体征为主动脉瓣区闻及高调递减型、哈气样舒张期杂音;②第一心音减弱;③返流明显者,心尖区出现低调、柔和的舒张期杂音,称为Austin—Flint杂音;④脉压增大,周围血管征阳性,包括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股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双重杂音,有的出现点头征。
5.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①二尖瓣狭窄见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及肺淤血改变,心影呈梨形;②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③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钙化,左心房增大;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增大,升主动脉扩张,呈靴型心脏。
(2)心电图:①二尖瓣狭窄时P 波增宽呈双峰型,右室增大,心房颤动;②二尖瓣关闭不全:重者左心房增大,心房颤动,部分出现左室肥大;③主动脉瓣狭窄重者出现左心室增大,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心房颤动;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肥大。
(3)超声心动图
1)二尖瓣狭窄:M 型图可见EF 斜率降低(房颤时A 峰消失),前后叶同向运动呈城墙样改变。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瓣叶增厚,回声增强,舒张期开放幅度减小。左心房扩张,可继发右室及肺动脉扩张,有时发现左房血栓。多普勒-频谱可见通过二尖瓣口的前向血流速度增快,产生跨瓣压差,据其可估测二尖瓣口面积。
2)二尖瓣关闭不全: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时,诊断准确率高。M 型图可见左房、左室增大及容量负荷过重的现象(二尖瓣脱垂时),有时可见瓣膜钙化。二维超声可见瓣叶增厚,反射增强,瓣口在收缩期闭合不拢,前、后叶收缩期脱入左心房。多普勒检查:见收缩期由左室返流回左心房的高速射流。
3)主动脉瓣狭窄:M 型图不敏感且缺乏特异性。二维超声出现主动脉瓣增厚,活动受限,左室向心性肥厚。多普勒测见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加速,据此计算跨瓣压差和瓣口面积,与心导管测值相关良好。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M 型图可见左室腔及其流出道与升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大。二维超声可见舒张期主动脉瓣闭合不拢,有时可见赘生物。多普勒超声可见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返流频谱,可据其范围判断返流程度。
(4)心导管术:用于测定房室压力、跨瓣压差及返流速率,个别诊断困难者需此项检查。
二、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疼痛、缺氧有关。
2.疼痛与心肌缺血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治疗及自我护理的知识有关。
4.医护合作性问题 潜在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栓塞、心房颤动、感染性心内膜炎。
三、护理目标
1.病人主诉活动时无不适,耐力增加。
2.病人自述疼痛减轻。
3.病人能描述心脏瓣膜病的症状、治疗及保健措施。
四、护理措施
1.适当限制体力活动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保护心功能。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饮食。
3.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用抗生素预防风湿活动,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减轻心脏负荷,心房颤动时用电击或药物复律,用抗凝剂预防栓塞,洋地黄预防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等。
4.配合做好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人工瓣膜置换术等。
五、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使病人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2.饮食指导 饮食中适当增加纤维素类食物,且应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3.休息和活动指导 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活动量根据心功能分级决定,以不出现不适症状为度。
4.用药指导告知病人定时服药的重要性和正确服药的方法。
5.注意防寒保暖,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冬春季要预防链球菌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和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时,应及时治疗。
六、护理评价
1.病人活动无不适。
2.病人疼痛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3.病人能说出疾病的症状、治疗和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