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二)情境教学法(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情境教学法也叫视听法,是在听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外语的方法。 相对于听说教学法句型的单一替换与操练,情境教学法强调通过设计出真实和接近真实的具体场合和情境,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活化所教语言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因而更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尽管情境教学法是20 世纪30 至60 年代广泛运用的外语教学方法,我们今天很多流行的英语教科书仍然可以看到情境教学法的影子,如仍拥有广大学习者的《新概念英语》。 英语情境教学的特点是:

•强调语言结构,教材基本上根据由易到难的语法结构进行单元组织。

•新的语言点通过情境的设置进行教学和操练。

•教学过程中常借助视觉辅助物进行情境创设,如图画、卡片、视频等。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发挥着示范、协调指挥和监督的作用。 这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的作用,决定着学习者使用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时刻注意学习者在模仿和操练的过程中所犯的语法和结构错误, 并及时纠正。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不完全吻合。 其中,过于注重语言结构而忽略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是情境教学法招致批评较多的方面,因为基于特定语言结构的操练不仅缺乏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基础,而且易导致语言学习的枯燥乏味。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小学英语的早期教学中,适当的语言操练有助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也有利于儿童学习自信心的建立。

事实上,国外有很多的分级阅读所采用的思路便是情境教学法的套路,即通过同一情境下不同场合的变化实现某一句式结构的学习和操练。 从这种意义上讲,情境的丰富和语言结构的可预测性常常能在早期儿童英语学习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法应关注:

•教学内容通常按照英语的语法和句法结构,参考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编排,而词汇则根据结构的要求进行选择。

•教师在一定的语境下关注语言点的教学,并进行适当的操练和替换练习。

•教师常常借助于实物、简笔画、图示、音频、视频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示例: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 What Are They Doing?

(图片来源于Harmer,2001:81)

A: What is Mary doing?

B: She is reading a book.

A: What are Paul and Sarah doing?

B: They are playing cards.

在此教学案例中,情境创设的主题是“On Holiday”。 从图片中也可以看出,人物都比较悠闲。 借助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然地产出句子或者对话,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单词的替换练习(图片里的动作:read a book,swim,play cards),完成一般现在进行时的句式操练。 情境教学法中,句式操练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缺乏信息差,以及基于信息差的真实语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