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不同形式

(四)教案的不同形式

教案的撰写是没有固定模式的,这是因为不同的教师关于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一学期的课程有着若干可能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为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改变,教案的设计也会迥然不同。 教案的设计与写作反映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因此,教案形式与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探索和反思的空间。 教案撰写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是否具备完整的教学框架和具体的教学要素。

在此介绍两种常见的教案格式:陈述性的教案写作与表格式的教案写作。 “格式”在这里指教案各教学要素,以某种整体框架的形式呈现出的教学计划与安排。 不同的教学设计,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教案格式,体现出教学侧重点的差异:

•陈述性的教案,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呈现教案构成的各要素和教学步骤,侧重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推进教学活动(请参考本章教案案例1 和教案案例2);

•表格式的教案,同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呈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但其侧重点在于挖掘教学时间、教学活动、教学意图等几个要素的相互依托(请参考本章教案案例3),且内容的展示一目了然。

陈述性的教案,通常可以展示更多教学细节,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参考性与可操作性强;表格式的教案,侧重于挖掘教案各要素的内容联系与相互依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理念。 在本书第八章的课例展示中,主要采用了表格式的教案格式,目的是通过大量优质的案例,帮助考生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熟能生巧,内化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结,并逐渐将这些教案相关的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