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类问题

(一)教学目标类问题

考生回答“教学目标”类的问题时,需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教学目标。 以宏观目标看,考生可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年版)》,把握小学英语各阶段教学目标中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小学英语课程发展方向和新理念,还需参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按新课标要求,宏观目标有纵向和横向的具体目标描述,纵向而言,分为小学英语低段、小学英语中段、小学英语高段;横向则进一步解释了不同阶段如何实现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目标,语言能力目标、文化意识目标、思维品质目标和学习能力目标。

从微观目标看,考生则应了解课型(语音、词汇、语法、对话、阅读、听说、歌曲、写作)特点和设计思路,如小学英语低段的知识目标对应思维和语用目标:能辨别、能听懂、能听说、能分析、能写作落实到教案设计中的具体目标,以及根据对应阶段的知识和能力发展程度,确定教学策略与文化思维能力培养方式。

考生应试答辩环节的总体思路:最好能拿到材料就判断出适合哪个学习阶段,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可操作的课型、教学活动,并在答辩时能解释各个教学目标和过程设计的缘由。

常见考题举例:

(1)请问你这节课的语言知识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设置? 你采用了哪些教学步骤来实现这个目标?

(2)请问你这节课的思维品质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思维品质目标? 你认为这个学段适合设置这样的目标吗?

(3)请问你这节课的文化意识目标是什么? 你是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个目标的?

(4)请问你这节课达到了什么学习策略目标? 这样的学习策略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5)请问你设置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你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