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篇知识与教学

(四)小学英语语篇知识与教学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需要将语言组织为意义连贯的语篇,传递信息,表达观点。 语篇的界定与文本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一个单词,一句话,如果有语境,且具备一定的语义,即可构成语篇内容。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语篇形式包括儿童诗歌、韵律诗、歌曲、故事、对话、记叙文、说明文等。

语篇由单词、句、段落、图片、图表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而语篇的整体性、逻辑性与内在联系,体现在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衔接上。 语篇教学的目的,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聚焦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把握文本的脉络,对全文的逻辑关系做出合理推断,获取语篇的主题意义,理解语篇所传递的观点和态度。 小学阶段的语篇教学还包括引导学生感受诗歌、韵律诗、故事等不同语篇类型的特点。 在语篇教学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是实现语篇理解的工具,而非目的。 小学低段的英语教学,即使是以培养语感为主的语音教学,也应以完整的儿歌、韵律诗和故事的形式出现,为教学提供一定的语境。 可以说,语篇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语音和词汇,或者语法项目。

1.语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

•学生能通过听、读、演,感受不同类型语篇的特点;

•在小学低段,学生能借助图片或者视频理解故事内容,判断语篇中的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

•在小学低段,学生能在教师的支持与提示下,说出图片中的人物和事件;

•在小学中高段,学生能借助关键词和图片,理解文本信息,把握语篇中主要事件的前后逻辑关系、先后顺序、因果关系;

•在小学中高段,学生能借助关键词和图片,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整合,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概念图示对语篇内容继续概括和总结。

2.常见的语篇教学活动

•略读:把握语篇大意,提取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扫读:根据特定的阅读目的,快速阅读提取关键信息;

•预测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所学语篇内容建立关联,形成整体理解;

•创作概念图示:梳理语篇结构,把握文本主线,理解语篇段落的逻辑关系;

•读后的复述、表演:内化、升华对语篇内容的理解;

•读后的拓展讨论:理解语篇所传递的观点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