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难点
2025年11月19日
(二)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是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应对。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期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出判断,把握难点在讲解中的程度问题。语言的学习具有阶段性,对于不是现阶段教学重点的难点,教师可以考虑在不影响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点到为止,不做深度讲解。 比如,在小学低段的绘本阅读中,偶尔出现的过去时态和完成时态,教师可以通过语境的呈现,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整体跟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但不对语言时态进行解析。
其次,对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尝试改变教学方式或者利用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对教学难点进行反复操练和巩固。 常见的策略有大量的举例说明;利用图示展示较为复杂、抽象的结构和流程;利用视、听、演等多种形式加深印象,简化语言难点。
知识的难点常常因人而异。 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各自的学习特点,便于教师对教学难点的形成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制订应对的方案。 如果教学难点仅仅来自个别学生,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