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谬制谬化解危机

四、以谬制谬化解危机

以谬制谬,即用比较荒谬的语言来回应对方荒谬的说法,从而使对方承认自己话语的无理。当遇到诡辩的时候,如果能及时抓住对方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某些悖论,将逻辑与机智融为一体,借用原话指出其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对方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这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术。

战国时期,楚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死了,他非常心疼地要群臣为其办丧事,并想用大夫的礼仪予以厚葬。大臣们都觉得荒唐,纷纷劝他别这么做。楚庄王不仅不听,反而下令说:“凡敢再为葬马之事谏劝者,一律处死。”众大臣都惊惧得不敢说话。

优孟听说后,号啕大哭地走进王宫。楚庄王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哭,优孟说:“那死去的马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对这匹马只以大夫的礼仪埋葬,未免太寒酸了,请用君王之礼厚葬它吧!”

楚庄王问:“照你看,怎么办才好呢?”

优孟慢慢地说道:“拿白玉做棺,红木做椁,调集大批士兵挖坟,发动全城男女去挑土。出殡时,要齐、赵两国之使臣在前面陪送,让韩、魏使节在后面护卫,还要建一座祠庙,放上牌位,追封它为万户侯。这就能让天下人知道,大王您是重马轻人的君主了!”

楚庄王听了,幡然悔悟:“我的过错竟如此之大。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优孟见楚庄王收回了成命,就建议道:“以灶头为椁,铁锅为棺,放上花椒、桂皮、生姜、大蒜,把马肉煮得香喷喷的,让人们饱食一顿。”

楚庄王见优孟说得有理,就下令照办。

论辩中还可以用对方的荒谬逻辑推出更为荒谬的事情来反驳对方,以谬制谬,让对方的观点不攻而破。

某城市的火车站候车室内,有个男青年一口痰吐在了洁白的墙壁上。车站管理员见状,便上前指责说:“同志,‘请勿随地吐痰’的标语你没有看到吗?”车站管理员的话马上吸引了周围的一些旅客,大家都围过来看热闹。男青年见到围观者众多,便争辩道:“我当然看到了,但我的痰是吐在墙上的,又不是吐在地上!”围观的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车站管理员马上回应道:“照你这种说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了,因为衣服也不是地啊。”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男青年哑口无言。在这段对话中,车站管理员巧妙地运用了以谬制谬的方法,使男青年的荒谬语言不攻自破。

在现实管理活动中,与蛮不讲理的人讲道理往往是无效的。由于对方并不讲道理,同这样的人去理论常常易使自己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所以,中层领导要想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就得学会使用“以谬制谬”的方法,重新造出一个与对方语言形式、逻辑形式相同,而语意截然相反的话语,从而给对方以有力的还击,让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谬制谬的方法只要用得合情合理,就会使你化解尴尬。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此方法的首要条件是对方有“谬”在先,如果对方的话合情合理,千万不可使用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