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为上司着想才是聪明的下属

二、处处为上司着想才是聪明的下属

员工有员工的烦恼,上司有上司的苦恼,上司也可能会因为工作头绪繁多而忙得焦头烂额,可能会因为事业发展阻力太大而停滞不前,也可能会因为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而沮丧不已。因此,作为下属,你要多为上司着想,对陷入困境中的上司要热心帮助。然而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会觉得上司都帮不了,自己也帮不上忙。其实,只要你说出一句“我能不能帮上忙”的话语,上司就会感激不已的。

当上司有困难时,或者大家都不敢接近上司时,如果你不计利害去帮助他,上司心中的感激是可想而知的。多为上司着想的下属其实才是聪明的下属。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喜欢招贤纳士,来为自己做事。这其中有一个叫冯谖的人,就是一个会为孟尝君着想的贤能人才。

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去自己的封地薛城收债,冯谖在出发前问孟尝君:“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孟尝君说:“你看这里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回来吧。”于是冯谖拜别孟尝君赶往薛城。到了薛城后,他把欠债的老百姓都召集过来,叫他们把欠条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起这些债时,冯谖却对老百姓说:“孟尝君让我转告大家,还不了的,一概免了。”接着,他点起一把火,把欠条全都烧掉了。当冯谖回去见到孟尝君,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时,孟尝君十分生气:“你把欠条都烧了,我这3000人吃什么?”冯谖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里别的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老百姓的情义,因此我把情义买回来了。”孟尝君听了虽然很生气,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后来孟尝君在官场遇到了挫折,被撤了职,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当孟尝君的马车离薛城还有一百里地的时候,就看见薛城的很多老百姓在大道两旁迎接他回来。原来,当初冯谖一把火烧了薛城百姓的欠条,老百姓都十分感谢孟尝君,因此,一听说孟尝君要回薛城,都赶来迎接。孟尝君见此情景非常感动,对冯谖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终于看到了。”在孟尝君事业的低潮时期,最需要的就是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这是用金钱和权力无法得到的。冯谖的做法在当时看似对上司有所违背,但是从长远考虑,他是全心全意为孟尝君着想,是真正的忠于上司的下属。

我们今天的每一位中层领导也应像冯谖一样,做到处处为上司着想。如果认为上司的某个决定欠妥,对上司和公司十分不利,就应该坚决反对。但是给上司提意见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要看你怎么说、什么时候说能更易于被上司接受。首先,应避免当众提出反对意见。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维护上司的面子,当众提出反对意见,会让上司下不来台,自己的意见也容易被上司否定。其次,选择私下沟通。私下面对面地沟通,除了可以运用语言艺术外,还可以运用表情、肢体语言来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更可以看到上司的反应和面部表情,以便及时调整自己讲话的方式。作为中层领导,在给上司提意见时,只要出于公心、考虑周到,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